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探索来自全球的电影杰作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表彰来自美国以外国家的非英语电影。该奖项自 1956 年起颁发,多年来已成为表彰全球电影制作卓越成就的标志性奖项。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评选过程涉及两个阶段。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一部电影代表其参选奥斯卡奖。一个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审查提交的电影,并提名五部影片角逐最终奖项。最终的获奖者由学院全体成员投票选出。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获奖名单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多样性和创造力。这些电影探索了广泛的主题,从历史事件到社会问题,再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名单
年份 | 影片 | 国家 | 导演 |
---|---|---|---|
1956 | 马路上的少女 | 意大利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1957 | 东京物语 | 日本 | 小津安二郎 |
1958 | 我的舅舅 | 法国 | 雅克·塔蒂 |
1959 | 黑眼睛 | 意大利 | 埃托·斯科拉 |
1960 | 处女泉 | 瑞典 | 英格玛·伯格曼 |
1961 | 夜 | 瑞典 | 英格玛·伯格曼 |
1962 | 八部半 | 意大利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1963 | 8 1/2 | 意大利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1964 | 昨日、今日、明日 | 意大利 | 维托里奥·德·西卡 |
1965 | 亲爱的约翰 | 丹麦 | 卡尔·西奥多·德雷耶 |
1966 | 男人与女人 | 法国 | 克洛德·勒鲁什 |
1967 | 街头观察 | 捷克斯洛伐克 | 伊日·孟泽尔 |
1968 | 战争与和平 | 苏联 |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1969 | 祖与占 | 阿尔及利亚 | 穆罕默德·拉西姆·哈努舍 |
1970 | 意大利工作 | 意大利 | 彼得·柯蒂斯 |
1971 | 半个黄太阳 | 尼日利亚 | 楚克·埃梅卡 |
1972 | 曼努埃尔·里维拉的选举 | 墨西哥 | 胡安·伊巴内斯 |
1973 | 美国风情画 | 意大利 | 马尔科·费雷里 |
1974 | 阿马科德 | 意大利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1975 | 辛特拉宫 | 葡萄牙 | 诺奥·德·莫赖斯 |
1976 | 卡桑德拉大桥 | 意大利 | 乔治·潘·科斯马托斯 |
1977 | 被剥削的人 | 法国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1978 | 预备钢琴 | 澳大利亚 | 詹·卡罗尔·林奇 |
1979 | 铁皮鼓 | 德国 | 沃尔克·施伦多夫 |
1980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 苏联 | 弗拉基米尔·门什夫 |
1981 | 梅菲斯特 | 匈牙利 | 伊斯特万·萨博 |
1982 | 失踪 | 哥斯达黎加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1983 | 芬妮和亚历山大 | 瑞典 | 英格玛·伯格曼 |
1984 | 黛丝姑娘 | 丹麦 | 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 |
1985 | 官方说法 | 瑞士 | 马尔科姆·莫布里奇 |
1986 | 袭击 | 荷兰 | 弗朗斯·韦绍斯特 |
1987 | 巴贝特盛宴 | 丹麦 | 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 |
1988 | 征服者佩勒 | 丹麦 | 比勒·奥古斯特 |
1989 | 新天堂乐园 | 意大利 | 朱塞佩·托纳多雷 |
1990 |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 意大利 | 朱塞佩·托纳多雷 |
1991 | 大红灯笼高高挂 | 中国 | 张艺谋 |
1992 | 印度支那 | 法国 | 雷吉斯·瓦尼埃 |
1993 | 比利时的四个早晨 | 比利时 | 雅克·韦勒雷斯 |
1994 | 燃烧的巴黎 | 阿尔及利亚 | 默罕默德·拉西姆·哈努舍 |
1995 | 反向 | 乌克兰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
1996 | 科利亚 | 俄罗斯 | 弗拉基米尔·霍京斯基 |
1997 | 甜蜜的生活 | 意大利 | 罗伯托·贝尼尼 |
1998 | 美丽人生 | 意大利 | 罗伯托·贝尼尼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