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苏
前段时间刷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然后再看配图。
啥?
这不是咱“村花”吗?

(注:此图非所看新闻配图)
有村架纯下海了?
没道理啊,她在日本的国民度不是很高吗?怎么会下海呢?
直到我看了文章的具体内容,我才反应过来,哦,是介绍新电影啊。
所谓“下海”其实只是演员饰演了“下海”的角色而已。
但仔细想想,这个词似乎经常出现在女演员中。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选,嗯……要是她能下海就好了。

好像身材好一点,演了一个与之相关的角色、打扮和搭配了一个稍微性感风的妆容和服装,甚至是只要长得漂亮,被人所喜爱着,人们就会迫不及待想要给她们打上“下海”的标签。
但实际上,真的有下海吗?真的能算大尺度吗?
好像不重要,就像“村花”的新电影,看了就会知道,电影其实和尺度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论述的重点也不是风俗女,但就是会成为他人宣传和议论的焦点乃至核心。
《千寻小姐》
ちひろさん

海边的一个小镇来了位千寻小姐。
千寻以前是风俗女,而现在是便当员。

她很奇怪。
她会趴在地上逗路边的流浪猫。

会在客人来买便当,调戏她时,轻松应对。
“又点增强能力的便当啊。”
“因为今晚我想再满足你啊。”
千寻大笑,并回复到:
“糟老头,我给你两份酱油,多吃点钠元素可以早点死。”

便当店的老板娘听到了忍不住惊呼,做过风俗女的就是不一样,得心应手啊。
千寻不以为意,笑着回答说多谢夸奖,然后继续积极工作。
这是她最奇怪的点吗?好像还算不上。
千寻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拾荒老人被小孩子欺负,不仅帮助老人解围,还把自己的便当给了老人。
当然这不会是千寻“奇怪”的地方。因为认为老人身上太脏,应该需要洗个澡,所以千寻把老人带回家了。
这个也算不上奇怪。
真正奇怪的是千寻帮老人亲自洗的澡。

岛国不愧是岛国,真的是在用一种很温馨的方式上演一件很变态的事情。
初看时,哦……
再看,啊!!!!!!
不仅如此,千寻还在下班闲暇的日子随意进入废弃的房子。咋说呢,女主真的是有一种完全不顾自己死活的感觉。
而千寻的这些行为也吸引了岛上的一个中学生。
她觉得千寻好奇怪啊,当然这种奇怪源于一种特别。

千寻太不一样了,和岛上的人以及自己的家人太不一样了。
在女孩的家里,母亲会因为父亲吃生鱼片没有提前备好酱油时的一个眼神慌乱到拼命道歉。
父亲决定了要家庭出游,就不管女孩是否有其他打算都要求她去。晚上起来做了个饭团,也会被母亲以不体谅他人而责骂。
古板,严肃且没有丝毫温度可言,而千寻身上好似充满了温暖。

千寻的这份温暖也确实治愈了岛上的无数人。
偷拍千寻的女孩在与千寻的相处过程中,开始尝试与家人说自己的想法,尝试去反抗。虽然家庭依旧有不可太调解的矛盾,但是在和千寻的相处过程中对待人生开始有了新的态度。

第一次见面就咬自己的男孩,因为母亲经常不在家,所以经常饿肚子。也是在千寻的鼓励和调和之下,男孩与母亲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千寻好像治愈了所有人,唯独她自己。
正如便当店大婶对千寻的评价,不管你走到哪里,你的心都是孤独的。

即使去到新的地方,即使假装什么都不在意,即使脸上永远挂着微笑。不管走到哪,不管周围充满多少欢声笑语,都是孤独的。
这个时候,我突然好像稍微理解了千寻前面一些“过于大胆”的做法。
危险吗?
危险啊!
但期待。
想要规避危险,但是内心同样也期待危险。
就好像我们很多人拼命努力只为了生存下去,但是内心却有一个无法消散的声音,在呐喊,在咆哮,毁灭吧!这个世界毁灭吧!请务必,马上,一定,尽快毁灭吧。
而这种想要毁灭的意识会时常藏匿在人的内心深处。
嗯……好像又不算内心深处。
毕竟这种想法太容易出现了。

那个拾荒老人死了。
啊,毁灭吧!毁灭吧!
你问为什么只是一个拾荒老人死了就会产生这种想法呢。他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知道,不知道啊,可能是走过太长的路了,而这一路都在伪装。
已经在很努力假装这里有美好了,但是怎么就连这点假装的美好老天爷也要亲手毁掉呢?

人生的意义有的时候就是个伪命题,似乎只要你开始思考,你就会陷入到一种无法逃脱的无力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有意义吗?我的人生真与有意义有关吗?
没有答案,或者说答案我们无法接受。
在影片中,千寻的父亲并没有出现,对于母亲的描述也很少。
但是可以猜出来千寻的家庭应该是很典型的在日剧中会出现的那类家庭。亲生父亲大概率很早就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母亲拥有过很多新男友,不管千寻,觉得她是拖油瓶,甚至很有可能会有为了讨好新男友,而做出对千寻造成不可挽回伤害的事情。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家里有人打电话给千寻,告诉千寻母亲死了,她的内心会毫无波澜,并表示自己不会回去守丧。
但是这样说着,还是会忍不住想去。

再回到千寻这个名字,其实千寻的在剧中的原名并不叫千寻。千寻是她当风俗女时的名字。
这个名字来源于千寻小时候所遇到的一位风俗女,那个女人对她很温柔。

这个女人告诉小千寻,她的名字啊,叫千寻。
是一个承载了美好回忆的名字啊,这还不是最心酸的。
千寻在去应聘风俗女之前是打算跳楼自杀的。为什么要走上了这条路呢?
好像不需要问,因为好像已经知道了答案。在悲伤这件事情上,人们很多时候是无限靠近的。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属于中规中矩的电影,有优点,但也有短板,豆瓣得分为7.7分。

这个得分其实对于海外电影来说算不上高,但也确实算不上差。看了很多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很多人没给这部片子高分更多是认为千寻的人设不现实,里面做的一些事也确实让人瞠目结舌,而且像千寻这样的人真的可以到达那样一个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境界?还有人觉得电影好像没有真实还原出风俗女的真实困境。
但是怎么说呢?很多时候对于某些东西的评价与评判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千寻这样的人真的可以如此无拘无束吗?什么叫无拘无束呢?什么叫自由自在?
假装无拘无束算不上无拘无束?
千寻的无拘无束是假装,还是真的本身到达了那样一种境界呢?
所以,答案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毕竟一部电影的评价是主观的,可以说不好,也可以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