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瓣评分看《一步之遥》:观众的口味和张艺谋的野心 (豆瓣评分从高到低)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的作品一向备受关注。2014年上映的《一步之遥》也是其一部颇具争议的影片。豆瓣评分从高到低的评论,既反映了观众的口味,也显露出张艺谋的导演野心。
观众口味:娱乐性和艺术性的取舍
《一步之遥》的豆瓣评分分布如下:| 评分 | 人数 ||—|—|| 5分 | 120230 || 4分 | 98621 || 3分 | 107827 ||2分 | 112310 || 1分 | 14354 |从评分分布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观众给出了3分及以下的评分。这表明,《一步之遥》没能达到大部分观众的观影期待。观众给出低分的理由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影片的娱乐性不足。电影以民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马走日(姜文饰)和武六(周润发饰)两人追逐利益和爱情的故事。虽然影片中有不少喜剧元素,但整体节奏缓慢,情节复杂,缺乏爽点和笑点;二是影片的艺术性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内容。影片采用了大量的色彩和镜头语言,但这些元素并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剧情,反而显得冗余和浮夸。
张艺谋的野心:历史、现实与寓言
尽管观众对《一步之遥》的娱乐性有所不满,但影片还是体现了张艺谋作为导演的野心。《一步之遥》并非单纯的民国喜剧,而是一部带有历史寓言性质的电影。影片中马走日和武六的追逐,影射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年代。通过这些人物的荒诞行为,张艺谋讽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虚伪。《一步之遥》还包含了张艺谋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影片中出现的现代化元素,如汽车、电话、报纸等,与民国背景形成强烈反差。这暗示着民国时期的社会问题在当代依然存在,如权力腐败、社会不公等。最后,影片中大量运用的色彩和镜头语言,也体现了张艺谋的艺术追求。张艺谋认为,电影不仅要讲故事,还要美。他希望通过色彩和镜头的运用,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和寓意的世界。
结语
《一步之遥》在豆瓣上的评分分布反映了观众对娱乐性和艺术性的不同追求。影片没能满足大部分观众对于娱乐性的需求,但它所蕴含的历史寓言和现实思考,以及张艺谋大胆的艺术探索,也让这部影片成为一部值得讨论和反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