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中的经典台词:在这人世上,有谁没有过遭人厌恶的时候呢? (《罗生门》中的套层式结构是如何体现的?)
《罗生门》是一部经典的日本电影,由黑泽明执导,讲述了四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的证词,引发了关于真理、谎言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台词之一是:”在这人世上,有谁没有过遭人厌恶的时候呢?” 这句话由电影中的强盗多襄丸所说,道出了人性的一个普遍事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丑陋的一面,都会被他人所厌恶。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中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另一方面,我们又害怕被别人讨厌和排斥。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会让我们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行为,例如:为了取悦他人而违背自己的原则,或者为了避免被讨厌而隐藏自己的真实一面。
在《罗生门》中,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强盗多襄丸,也适用于其他三个证人:武士、樵夫和老婆婆。武士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而撒谎,樵夫为了逃避责任而推卸罪责,老婆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实。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理由,但都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证词,这导致了事件的真相永远无法被还原。
《罗生门》中的套层式结构
《罗生门》采用了独特的套层式结构,即故事套故事,层层递进,最终揭示事件的真相。这种结构增加了影片的悬念和复杂性,让观众看到事件的多个侧面,从而引发思考和讨论。
第一层:寺庙
影片的第一层故事发生在寺庙的罗生门下,一群人在暴风雨中躲避。其中一个僧人讲起了他之前听到的一桩凶杀案,并引出了后面的几个故事。
第二层:强盗
第二层故事是强盗多襄丸对事件的描述。他声称自己是武士的仆人,在森林里遇到了武士和他的妻子,并抢走了他们的财物。他还表示,武士的妻子在混乱中被武士杀死了。
第三层:武士
第三层故事是武士对事件的描述。他承认自己杀死了妻子,但声称这是因为妻子不贞,与强盗通奸。他还表示,强盗趁机逃跑了,而他因为无法忍受妻子的背叛和自己的丑闻而自杀了。
第四层:樵夫
第四层故事是樵夫对事件的描述。他声称自己当时也在森林里,目睹了武士杀死妻子。他还表示,他看到强盗从森林中逃走,并捡到了武士的佩刀。
第五层:老婆婆
第五层故事是老婆婆对事件的描述。她声称自己当时在森林里拾柴火,看到武士和他的妻子争吵。她还表示,她看到妻子被强盗杀死,而武士随后逃跑了。
第六层:僧人
影片的最后一层故事回到寺庙的僧人身上。他听完这些证词后,感叹道:”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编造任何谎言。” 这句话揭示了影片的主旨:真理往往是相对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的,会不惜扭曲事实,甚至撒谎。
结论
《罗生门》中经典的台词和套层式结构相辅相成,创造了一个悬念迭起、发人深思的故事。它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真理的相对性,让人们重新思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