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幕到经典,《喜宴》演员阵容的传奇演绎 (从舞台到银幕)
舞台的起源
《喜宴》最初是一部由李安编剧并执导的舞台剧,于1989年在台北首演。该剧以台湾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同性恋男子高伟同与美国白人女性维维安的假婚姻故事。这部舞台剧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从舞台到银幕
1993年,李安将《喜宴》搬上了大银幕。电影版《喜宴》的演员阵容包括赵文瑄、金素梅、归亚蕾、郎雄等实力派演员。这部电影以其出色的表演、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对文化差异的深刻洞察获得了广泛 acclaim。
演员阵容的传奇演绎
赵文瑄 饰 高伟同
赵文瑄凭借在《喜宴》中饰演高伟同一角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他将一个压抑同性恋身份的台湾男子的复杂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细腻而克制,完美地展现了高伟同在家庭、爱情和社会压力之间的挣扎。
金素梅 饰 维维安
金素梅在《喜宴》中饰演美国白人女性维维安。她将维维安的善良、宽容和对高伟同的爱演绎得十分感人。她的表演真实而自然,让观众相信了这段跨文化的爱情故事。
归亚蕾 饰 高母
归亚蕾在《喜宴》中饰演高伟同的母亲。她将一位深爱儿子却无法理解其性取向的传统中国母亲演绎得入木三分。她的表演既细腻又动人,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母亲在爱与传统观念之间挣扎的复杂心路历程。
郎雄 饰 高父
郎雄在《喜宴》中饰演高伟同的父亲。他将一位传统保守、渴望抱孙子的中国父亲塑造得十分鲜活。他的表演朴实而自然,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父亲在面对儿子婚事时的复杂情绪。
经典的诞生
《喜宴》的电影版不仅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也得到了影评界的广泛赞誉。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并获得了包括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诸多奖项。其对同性恋题材的关注和对文化差异的深刻洞察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结语
《喜宴》演员阵容的传奇演绎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赵文瑄、金素梅、归亚蕾、郎雄等实力派演员通过细腻入微的表演,将人物的复杂情感和文化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之作,也为华语电影史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胡歌演过哪些电影?有反派的吗?
胡歌演过不少电影,《第601个电话》、《剑蝶》、《辛亥革命》、《华丽之后》……最让人惊艳的角色就是《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他演了反派袁雎。
说到胡歌,网友们的印象肯定是胡歌演的电视剧,从刚出道以一部《仙剑1》亮相,他饰演的李逍遥痞痞的,带着一股正义感,又体现出了一股子放荡不羁爱自由,和灵儿妹妹的爱情故事看哭了无数网友。
在这之后胡歌就出车祸,修养了一年,本该是演艺生涯的巅峰时期却不得不沉寂了很久。
不过胡歌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他的演技也不错,在之后又演了不少电视剧,每一部收视率都很高,胡歌也成了古装男神。
后来《仙剑3》一出,胡歌又火了,再加上他演的麒麟才子梅长苏,让他稳居一线。
而胡歌演的角色都是正派,反派少得可怜,《轩辕剑》中就演了一次反派,但也算是亦正亦邪,一个人诠释了七个角色,让粉丝们过足了眼瘾。
但在胡歌演的《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中,他第一次饰演了一个反派,而且是高智商犯罪分子,阴狠毒辣,那股子狠劲,当时第一眼看到他的造型时都没认出来这个人是胡歌。
电影中他的角色可塑性很强,属于从小到大没有人爱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态,终于遇到了唯一的温暖,却被对方背叛,所以恨不得杀死所有人。胡歌将这个人物的每一面都诠释很好,果然是个演技派!
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那些奖?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委会特别大奖、特别技术奖、金棕榈奖、最高综合技术奖、最高技术大奖,获奖影片及时间如下:
1、《杨贵妃》
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
该片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主要讲述杨贵妃深得唐明皇的宠爱,贵妃之兄杨国忠凭妹显贵,位居丞相,却因为贪赃枉法,引起军民共愤。
最终贵妃走到梨花树下投缳自尽,整部电影相当悲情。
2、《侠女》
1975年胡金铨执导的《侠女》夺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
该片根据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侠女》改编,讲述明代书生顾省斋为了妻子,与东厂交锋对决的故事。
《侠女》的武侠题材、戏曲美学和东方思考的完美结合,被后世的武侠电影模仿与借鉴。
3、《霸王别姬》
1993年陈凯歌凭《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这部电影可谓是华语电影巅峰之作,至今无电影可以媲美。
该片改编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4、《戏梦人生》
1993年侯孝贤执导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它是一部记实性电影,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5、《活着》
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获评委会大奖。
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史诗的电影,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电影和原著比较起来,基本接近于原著,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座巅峰。
6、《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5年张艺谋执导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最高技术大奖。
该片讲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乡村少年水生来到上海滩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后小金宝所引出的黑帮悲情故事。
也是张艺谋把文艺元素和类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影片讲述了一对同性恋人前往南美游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果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
这部电影无论从镜头、情节、主旨、美感都运用到了极致。
是王家卫最有水准的一部电影。
8、《荆轲刺秦王》
1999年陈凯歌执导的《荆轲刺秦王》获第52届最高技术大奖。
该片讲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
《荆轲刺秦王》中,陈凯歌把那个时代的历史,很艺术地搬到银幕上,算是对历史的敬畏。
9、《鬼子来了》
2000年中国导演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第53届评委会特别大奖。
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
影片反映了中国人忍让但坚韧不拔的性格。
10、《花样年华》
2000年,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特别技术奖。
此片由王家卫自编自导,改编自刘以鬯的《对倒》,讲述了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
《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的电影。
11、《一一》
2000年杨德昌执导的《一一》夺得最佳导演奖。
这是一部刻画出家庭亲情及生命意义的电影。
本片主演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
也是杨德昌遗作。
12、《青红》
2005年由王小帅执导的《青红》获第58届评委会大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青红》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探索家族长老和子嗣之间矛盾冲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风沉醉的夜晚》
2009年娄烨导演,梅峰担任编剧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最佳编剧奖。
影片讲述2007年的南京发生的两男一女的情欲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罗海涛驱车前往海边,偶遇了漂亮女孩晓雪,随后三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欲望的斗争。
这是一部特别安静的电影,没多少对话,就连戏剧冲突都少。
14、《天注定》
2013年贾樟柯执导的电影《天注定》获最佳编剧奖。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儿骑摩托回家,与大海擦肩而过。
大海焦灼于村里的煤矿被私人侵占。
小玉告诉男友这个春天他们的感情要有个决定。
广州,小辉不停地换工作。
四个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他们交错相遇,各自面对生活之中的忧伤,爱与希望。
这是贾樟柯最与众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聂隐娘》
2015年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
主要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
这也是侯孝贤拍出的最美电影,浓浓的唐朝古风,美到令人窒息。
我要了解周润发
周润发个人档案本名:周润发英文名: Chow Yun-fat籍贯:广东宝安出生地:香港南丫岛生日: 1955年5月18日生肖:羊星座:金牛座身高:180 cm最喜欢的人:妈妈最喜欢的运动:浅水、帆板周润发获奖经历1985年,《等待黎明》获亚洲太平洋影展、第2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87年,《英雄本色》“MARK”哥一角获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秋天的童话》(台湾名《流氓大亨》),获第二十四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88年,《秋天的童话》获香港第一届“导演评选大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凭《龙虎风云》获香港第七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8年,获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杰出演员奖”;1990年,《阿郎的故事》获香港第九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0年,《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今年已49岁的周润发,从小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长大,历经许多人事沧桑与砺练,而他的魅力也是由此酝酿成形。
他出生在香港外海一个名叫南丫的小岛上。
他的家庭是以务农维生,10岁时才搬到香港。
周润发的小学老师说,发仔小时候是个成绩普通,顽皮捣蛋的学生,但他却是岛上出名的孝子。
发哥知道家中经济拮据,从来不向母亲要零用钱,还主动帮父母下田浇菜喂鸡。
其后为了家庭生计,发仔17岁便辍学,提前进入龙蛇混杂的“社会大学”,他曾做过送货小弟、推销员、邮差、计程车司机等,丰富的人生经验无疑为他提供了最好的演技舞台。
18岁那年,发哥看到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征人广告,便与朋友一同去应征,从此展开了他的演艺事业。
无线电视台至今仍流传一个广为人知的趣闻,据说当年的发仔不甘就此被埋没,为了争取演出机会,每天都守在人来人往的电梯前,向路过的人问好,说声:“早安!”以求加强别人对他的印象,结果他的行径真的惹来一些监制,好奇地打听这名年轻小伙子。
周润发首部参演的剧集名为《共屋共住》。
1975年开始拍电影,首部电影为《投胎人》。
很多人熟悉周润发是因为《上海滩》里的许文强,而爱上周润发则是因为《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
电影《胡越的故事》其实是他第一部可以称得上成功的影片,接下来的《上海滩》更让他成为华人世界中最红的明星,许文强这个角色也变成家喻户晓的名字。
据说当时在上海每次播出这个节目时,所有的人都守在电视机前,使得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竟然宛如一座空城。
《上海滩》之后,周润发的事业突然陷入低潮。
他拍了许多电影,甚至成为亚洲影展和金马奖的影帝,但这些电影却叫好不叫座。
影片连番失利,发仔变成了票房毒药。
这时候,另一位事业也陷入低潮的导演吴宇森正在思索着新的出路。
他原以功夫片知名,但他认为传统的功夫片已经走到一个瓶颈,社会需要新的英雄,一个现代的英雄。
于是他集合了周润发和狄龙,拍摄了《英雄本色》。
吴宇森的运镜加上周润发丰富的肢体语言,让《英雄本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小马哥成为深植人心的一个角色。
到1995年,发哥已经拍了70多部电影,更曾7次获得影帝殊荣,其中包括台湾的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和美国电影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演员奖等,甚至得到日本影迷票选为最佳电影枪手。
步入中年后,周润发的戏路愈发沉稳,接的戏也越来越少,但演技并未因此而退步。
40岁那年,拍完《和平饭店》后,他毅然选择进入好莱坞发展。
“在好莱坞,我也只是一个新人,我还能要求什么?第一部都未必成功,但在香港拍了70部电影,只有《英雄本色》是一生难得遇上一次的好片子。
七十分之一的机会!我现在在美国1年只拍1部,就算拍20年也只有20部,而我此生很可能再也碰不到另一个《英雄本色》呀!”《安娜与国王》中,他已完全蜕去了“小马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凝练蓄而不发。
正如《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有了渐老的沧桑和悲凉,却不失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无穷底蕴。
发哥的样子是可以用“丰神俊朗”4个字来形容的。
只要他站在那里,就会成为千万人梦想的化身–冷峻而锐利的眼神、风衣猎猎手持双枪的动作,伟岸的身材。
而在很多人看来线条不够分明的嘴形,却反而为他表演的多样化提供了完备的条件,歪着嘴角一笑的表情和温暖的眼神配合起来相得益彰,于是才有了《英雄本色》里真挚的兄弟情义、《阿郎的故事》中的浪子情怀以及《秋天的童话》的真挚爱情!“我并不迷人。
周润发不是最英俊的人,我很邋遢,也很平凡,但是我因为演过的角色而受到欢迎。
大家都记得我是许文强、小马哥,是这些好的角色帮助了我。
”周润发给自己名字的注解是:“馒头泡在稀饭里”,如果真是这样,它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馒头,泡在电影的“八宝粥”里细细地散发其特有的味道。
与大多数香港影人不同,周润发没有英文名字,即使到了好莱坞,他的英文名字也只是CHOW YOU-FAT既不好记也不好读,仿佛一堆毫无关联的字母组合在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他的酷,一种世故但却诚恳的美丽!龙虎风云香港影坛有两位大哥级的人物,一位是成龙,一位是周润发。
周润发继成龙后于2003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奖银紫荆星章,成为第二位香港艺人获此荣誉。
但是,2001年周润发成为第一位在同一年内应邀担任金球、金像双奖颁奖人的中国演员,更是奥斯卡金像奖连续两年都邀请颁奖的华裔大明星。
过去虽然吴宇森、成龙等,都在奥斯卡上颁过奖,好莱坞数百位大牌明星挤破头都不一定能在奥斯卡上颁奖,周润发能“连庄”,显示他备受美国影艺学院看重。
与成龙相比,发哥更是在2003年被香港中学教科书列入中国语文的自习篇章,过去从未有香港艺人成为中学教科书的教材,而香港启思出版社所出版的中一级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本,“讲读篇章”选了岳飞之少年时代做教材,“导读篇章”选了平民总统孙中山和华裔太空人张福林做教材,而“自习篇章”则选了大器晚成的周润发,约花了12页篇幅描写其奋斗经过。
对于中学教科书以自己经历做教材一事,周润发说:“真没想到自己的经历可以成为教材,所以我知道之后真是好开心。
希望从我的经历中,可以令年轻人明白一个人成功要付出好多努力,重要的是做事不要怕辛苦和挫败,则成功必然在望。
”Walk Like a Dragon发哥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谈及自己塑造的各类深入人心的角色,周润发笑言:“这些都是导演让我演的,我的生活可没这么复杂,都由我太太来导演,她说什么我就怎么做。
”不仅为人谦和踏实,艺德出众,在生活中,更是人们推崇的典范。
身为大哥级人物,发哥从未有过一丝绯闻,结婚十几年的周润发,形容自己与太太陈荟莲的感情,就像一杯加了青柠檬的白开水,虽然清澈通透,却又能够永远保持清新的感觉。
他表示:“爱过十多年,应该好像烈火烧完一样,变成一块炭!意思就是夫妻之间的爱,不再是干柴烈火的热恋阶段,而是升华到互相关怀和爱护的阶段。
”周润发总是喜欢以缘分来解释他和太太之间的感情,他认为如果双方有缘,地震也震不开,若无缘,则用强力胶也黏不住。
在认识现任太太之前,风流倜傥的周润发,也曾经谈过好几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只可惜最终都是有缘无份。
1976年周润发承认因拍《狂潮》电视剧爱上中的对手缪骞人,却苦无结果。
1979年,周润发和无线电视台另一位知名女艺人陈玉莲相恋,后于1983年终告分手。
同年2月8日,突然传出周润发和女艺人余安安闪电结婚的消息,不料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9个月,就戏剧性地宣告离婚。
第二年,周润发和现任妻子陈荟莲(当时名为陈蕙莲)恋情曝光,两人在1987年6月5日共结连理。
第二次结婚之后的周润发,星路越走越顺,他也说:“我老婆的职位有很多个,她是我的私人秘书、经理人、煮饭婆、半个律师、公关和英文补习老师。
”谈到夫妻相处之道时,他说:“太太就好像我的一面镜子,望到她就好像望到自己。
同她结婚这么多年,我俩几乎大部份时间都在一起,甚至最多都没分开过几个钟头,平时假如不拍电影,我比较喜欢待在家里,不过我在家里很少说话,但是太太基本上是话说不停,比较喜欢讲,有时成天被她说得都会觉得有点烦,但听不到她的声音,又会感到不习惯。
”的确,无论是在什么社交场合,发哥与发嫂手牵手的形象永远都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等待黎明发哥此次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接拍广告,还不仅仅是纯粹做品牌代言人那么简单。
这个福建出产的品牌男装的广告语:心平常、自非凡就是出自发哥的妙手之笔。
其实,联想到周润发的为人处事之道,这句话也应该是他对自己的一个概括。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个中滋味大概只有演员才能体会。
周润发刚开始是跑龙套的,因为当时又黑又瘦,所以经常扮演路人、衙差之类的角色。
几乎没有人找他拍戏,在和无线签约的三年中,他一直靠拿工资过日子,一个小时最多可以拿到25块钱,最好情况是一天跑4个通告,月薪则只有800港币,就那样混了三年。
刚接拍电影时,周润发与金公主影业公司签下了一份长期合约,由于金公主是一家小公司,实力不是很强,发哥即使是在大红大紫时也没能享受很高的片酬。
他在香港的巅峰阶段,多家大影业公司多次试图说服他跳槽,可只爱简单生活,并且十分重感情的他拒绝了更多的片酬,一直将与金公主的合约履行到1994年,也就是他动身前往好莱坞的前一年。
上世纪90初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周润发贵为大哥级人物,在当时的片酬与成龙的差距是几何倍数,刘德华、梁朝伟、周星弛等人也远远超过他,甚至一些后起之秀也与他不相上下。
“每人快乐的定义不同。
别人或许是赚很多钱、吃名贵鲍鱼、开名贵房车、打高尔夫球……我的快乐来自于平淡和简单,没病没痛就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发哥就是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事业,他的专业与敬业精神更是无庸置疑。
当年拍摄《监狱风云》的一帮艺人,至今仍对身为主角的周润发印象深刻。
“其中有一幕讲到周润发逃狱的剧情,他必须跳进一个粪坑避过追捕,当揭开那个盖子时,现场所有人都觉得臭气冲天,里面除了有屎之外,还充满粪蛆、蟑螂,但是周润发却二话不说,跳进屎坑完成了那个镜头,他专业的精神真的很令人佩服。
”在香港的演艺圈的收入排行榜中,发哥从未进入过前三甲,这与他的身份无疑是不相符的,可是他却有自己的道理:“其实这30年来,由第一天开工至今,我只当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
不管当初在无线电视拿500元的月薪还是现在拿1300万美元的酬金,只要不是太辛苦,电影里不会有侮辱华人的镜头,不用脱光衣服,我拍什么都没关系。
我只是一个简单的打工仔,只要给我一份工作,就可以了。
”正是这份超然,才让他更加得到了华人圈中男女老少的喜爱。
Rising Sun从零开始学习英文进入好莱坞发展后,周润发的片酬才得到了显著增长。
1998年,他接拍了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血仍未冷》,当时的片酬仅为300万美元(约2400万元人民币)。
2000年,周润发与大导演李安合作,凭影片《卧虎藏龙》走红美国,创造了逾亿美元(约10亿元)票房。
之后,多家美国电影公司争相邀他拍片。
他主演的《防弹武僧》,美国美高梅电影公司付给他1000万美元(约8200万元人民币)的片酬。
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更以1500万美元(约1.2亿元)片酬,邀周润发出演大片《Walk Like a Dragon》中的角色,这将成为他闯荡好莱坞以来片酬最高的一部电影。
华纳电影也开出相同的条件,更任他挑选导演及搭档,力邀他演出爱情文艺片《Rising Sun》,以此打动周润发。
甚至在《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多项大奖后,厚道的周润发也有顺势抬高片酬的想法。
近年来,港台娱乐明星蜂拥而到内地接拍各种各样的广告,即便是成龙大哥也不能免俗,而发哥精心挑选所接受的几个广告,无一不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次现身为该福建品牌男装代言之前,周润发在内地为企业品牌代言,已经是2001年底的事了,而上次的报酬据传也为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如果发哥“俗”一点,在金钱上无疑会有更大的收获,但那样的话,他也许就不再是我们所喜欢的周润发了。
有人说,周润发是个老派男人,像格里高利·派克那样的,一丝不苟爱惜自己的名誉,穿西装比穿休闲装好看。
发哥就是那种用一生一世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的男人,不紧张、不激烈、不尖锐、不轻狂,不放弃、不灰心,永不言败。
在这个随随便便的时代,他这样的男人成了稀世珍品,可望而不可求,总是温文尔雅,含蓄平和,情意绵绵。
这样的男人永远会讨女人喜欢,也会成为男人的偶像。
绝不以奢侈、张扬为荣。
得体,是他对时尚最深刻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