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典电影的庞大演员阵容:探索银幕上的每个角色 (一部经典电影的观后感)
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拥有一个庞大而才华横溢的演员阵容,每个角色都为故事增添了独特的维度。让我们深入探讨一部经典电影的演员阵容,揭开每个角色背后的演员和他们的精彩表演。
主角
电影的中心人物,驱使着故事的发展。他们往往是观众最能产生共鸣和支持的人物。
演员: [主角演员姓名]
反派
与主角相对立的人物,阻碍着他们的目标。反派可以是邪恶、复杂或仅仅是误入歧途。
演员: [反派演员姓名]
导师
指导和支持主角的角色。他们往往拥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为主角提供宝贵的教训。
演员: [导师演员姓名]
盟友
与主角并肩作战的角色。他们提供帮助、支持和陪伴。
演员: [盟友演员姓名]
对手
与主角产生摩擦或冲突的角色。他们可能是主角逃避的过去、遇到的障碍或个人弱点。
演员: [对手演员姓名]
旁观者
观察和评论故事事件的角色。他们可能提供不同的视角或社会评论。
演员: [旁观者演员姓名]
旁白
为故事提供叙述的角色。他们可能不是故事中的实际人物,但通过旁白提供额外的背景信息或见解。
旁白: [旁白配音演员姓名]
在一部经典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故事带来深度、复杂性和情感共鸣。演员们对这些角色的精彩演绎,将角色的内在生命力呈现在银幕之上,让观众得以沉浸在故事中并与人物产生联系。
虽然这部经典电影的特定角色和演员姓名可能会根据影片而有所不同,但了解这些常见的角色原型及其在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性,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电影的艺术。
怎么评价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纸醉金迷的“美国梦”,结果都是一样的—七彩的泡沫终究还是破了。
记得当时《了不起的盖茨比》制作方曾经表示: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最好要忘掉任何原著里的内容。
自然,要是对原著印象深刻,那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对原著诠释地最好的便是—视觉。
盖茨比别墅华贵的装饰、参加晚宴客人们奢华的衣服……众望所归,《了不起的盖茨比》斩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饰设计(而作为男主角的莱昂纳多在当时还在奥斯卡路上长跑……)。
在我看来,《了不起的盖茨比》表面上看上去,是在说伪装了一辈子的盖茨比,为了追求千金黛西,最终被揭穿了虚伪面具的故事。
但《了不起的盖茨比》它真正抨击的还是“美国梦”。
所以作为故事主人公的盖茨比结局当然是悲惨的,他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心中念着的还是那一束绿光—黛西。
不得不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男主角盖茨比的饰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下简直小李子)的表现。
在电影里,盖茨比从最开始的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再到最后的狰狞、咆哮,小李子的演技可以说是大开大合,张弛有度。
记得当初有个记者问过小李子,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最让你失望的事情是什么?小李子表示,最失望的事情?当然是我没拿到奥斯卡影帝啊!
在配乐《Young And Beautiful》响起时,观众们不禁会去想,这个年轻的小伙就这样走了吗?他曾经是那么疯狂、那么潇洒。
是啊,就和在20年代的美国一样,美国在当时也仿佛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年轻,不羁,可是太过狂妄!泡影终将只会是泡影。
强烈推荐亲自去看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都够让你理解小李子在电影海报上的微笑。
《勇闯夺命岛》一部引爆快感无法抵挡的影片,重温一回燃爆一回
《勇闯夺命岛》一部引爆快感无法抵挡的影片,豆瓣评价8.7,重温一回燃爆一回 这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看后心境难平,这是动作片中的精品,不不,是极品,看过整个影片,我觉得,无论是编剧和导演演员都不错,让人看后,十分地过瘾,爽快,最重要的是影片的主题有着一定 社会 意义。
从电影的构架说,它是一个商业片,很成功的商业片,而且完全用典型的美国式的手法,导演拍摄的技术相当见功底,商业片达到这个水准,那也真是的没的谁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电影还有一个更响亮的译名《石破天惊》,想想看,真的是够石破天惊的了。
一群人挟持人质在一个孤岛上对抗政府,这不天惊是什么! 实际上,从一开始看这片,我心都在提着,一直没有放下来。
那让我们看看影片吧! 电影开始是一位老将军在一个墓碑前悼念自己的亡妻,他很愤恨也很悲伤,愤恨的不是自己的亡妻躺在了墓碑里,愤恨的是自己的部下在秘密行动中牺牲,而最后没有被政府承认,以致他们的家属得不到抚恤金和他们该得的荣誉,他要对得起自己的士兵,他多次上诉,可如同石头沉下大海一样,没有结果,他没有办法,决定采取措施。
于是,影片开始了。
这位老将军叫汉默,他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他参加过越战,参加过海湾战争,他功勋卓著,于是,他召集部下,劫走了新式武器,这新式武器是化学武器,十五枚VX毒气弹,杀伤力非常了得,随后,他们控制了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叫阿卡拉岛,这里原来是一个监狱所在地,现在变成了 旅游 区,大伙因为这个岛上有监狱,所以叫这个岛“恶魔岛” 岛上有八十多人的旅客,这回成了汉默等人的人质,汉默将军是凭借毒气弹和这些人质,要国家给拿来一亿美金,他要用这个钱给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部下和阵亡的士兵作赔偿金。
此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美国。
国防部马上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经过激烈的讨论,也不能任由这些人敲诈政府,最后,决定派突击队登岛,消灭汉默等,或者活捉他们。
可要想上岛,谈何容易,因为这里当年是监狱,易守难攻,防守监视非常的严密,要想登岛几乎不可能,这里要重申一下,这个“恶魔岛”可不是白叫的,当时在岛上关押犯人时候,没有人能够越狱成功,说这些的是想表明,突击队根本登不上岛就被消灭了。
可在国家的档案里,有一位英国老特工梅森成功逃出“恶魔岛”,于是,联邦政府人员,找到了这个老特工,说服他带人潜入阿卡拉岛,联邦局长对他梅森做出虚假承诺,告诉他他将得到赦免,可以重获自由。
梅森同意了这个行动。
梅森和化学专家斯坦利一同去执行这次突击任务,斯坦利的任务很明显,就是拆除那些毒气弹,梅森是给大家引路,经过寻找,梅森找到了地下隧道,并带领突击队员成功进入了阿卡拉监狱,可不幸的是,被汉默等人放置的感应器发现,突击队员被包围,被歼灭。
只有梅森和斯坦利侥幸逃生,斯坦利告诉了事情的真相,并恳求梅森留下来帮助拆除毒气弹,梅森想了一下,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答应了斯坦利。
于是,他们开始了拆弹之旅,在拆除了十二枚导弹后,被汉默将军的手下给抓到了。
并被塞进了监狱,因为两个人共同拆弹,建立起了信任,梅森认为斯坦利是个可以信赖的人,斯坦利也一样,认为梅森是好人。
在监狱里,梅森告诉斯坦利,自己当年被捕是因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政府的一个特殊秘密,这个秘密已经制成了胶卷,在梅森的手上,这个胶卷的存在,让他成为美国和英国都不承认的人。
这个秘密让斯坦利感到震惊,同时也为梅森感到担心和惋惜。
之后,梅森用越狱的办法,打开了监狱的大门,两个人逃了出去,梅森和斯坦利一起拆掉剩余的导弹。
汉默的部下知道政府在欺骗他们,有人就同意用毒气弹毁灭一切,而作为军人的汉默将军根本就不同意用毒气弹,因为这太没有人性,人们是无辜的,于是发生了内部混战,汉默受伤,这个时候,见到了斯坦利,他把最后一个导弹的位置告诉了斯坦利,然后闭上了眼睛死去了。
于此同时,政府派来轰炸机要来炸岛屿,这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炸到毒气弹,那人质将会被毁灭,于是,斯坦利和梅森经过激烈紧张的斗争,终于找到了毒气弹,把它拆掉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而就在斯坦利发出完成任务的信号时候,天空中发下了导弹,轰天的巨响,所幸没有造成人质的伤亡,斯坦利和梅森由于及时跳海,逃过了一劫。
最后,斯坦利放走了梅森,而向国防部说梅森已经死亡,而梅森临走将胶卷的藏匿的位置告诉了斯坦利,整个电影到此结束了。
得说,影片场面非常震撼,本片长有136分钟,紧张的情绪,让你没有时间去喝水,唠嗑,吃爆米花,没有时间去厕所,全程定住影片,恐怕漏掉每一个场景。
影片试图在说军人捍卫自己的尊严,整个片子充满了阳刚,没有为了博眼球而用女主角。
影片都是男人帮,规模庞大,可没有丝毫拖拉的感觉。
而且影片的表现风格非常到位,虽然紧张,但对话也有幽默,可这丝毫没有减淡影片的紧张节奏。
这部影片高超奇妙的地方是,用 娱乐 的方式,说了一个比较沉重的命题,士兵为国家牺牲了,却得不到应有的抚恤,这是不公平的,就连身份是将军的汉默也感到不平,于是,激动犯险,为了手下讨回公道,而用来对付他们的,是一个被国家抛弃的间谍梅森,他曾经为国家的利益作出巨大牺牲,可最后却成了监狱里的逃犯,影片的主角们都是被国家抛弃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影片便充满了悬念。
而影片最后,所有的人,都没有背叛国家,老将军汉默到临死的时候,能够把导弹的位置告诉斯坦利,说明他的人品,梅森虽然蒙冤几十年,而且最后他知道联邦局长用谎言骗他,可他还是没有出卖国家,而是选择平静地离去,少校汉德森知道要被射杀,也没有放下武器,还在真诚地说服对手要信守《海军十次》,影片从这里,彰显了人格的高贵。
可以说,除了汉默手下两个制造事端的两个,都是正面角色。
这也就让整个影片充满了正能量,让人振奋。
而最重要的是,整个影片紧凑的毫无间隙,即使是插科打诨,也是在填补剧情,全程毫无尿点,看看吧,在把整个岛屿要炸平时候完成了任务,多么重的悬念,让你紧张到死,太好看了。
这部片子真的好,那,让我们先说说导演,他叫迈克尔贝,你完全想不到,这么完美的影片,竟然出自三十多岁的他手里,而且让人意料之外的是,这只是他的第二部电影,水平之高,已经惊艳到我们了,我想,国内是不会有这样高水平的导演了,从驾驭这么多是人力,物力,就令国内导演汗颜了。
说完了导演,再说演员,电影里汇聚了三大明星,哈里斯,尼古拉.凯奇,肖恩,每个人都有精湛的演技,先说扮演汉默将军的哈里斯,他挟持了八十一名人质,朝政府要钱来给手下抚恤,他在为民请命的角色,被哈里斯演绎的淋漓尽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反角,秉承正义的人,他让人们心情复杂,让我们看他在开始出现时候对墓碑深情的一吻,然后坚定地转身离去 占领恶魔岛后,将军走到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面前,内心复杂,他赶小孩走,因为他要扣押人质,而不想连累孩子。
再看看扮演梅森的肖恩,他是老影帝了,他的光芒没有被身边的小影帝给盖住,反而更显得他的演技炉火纯青,他一出场就注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一个老特工,一个刀口舔血的老人,可他的脸上始终保留着父亲般的慈心,电影上的梅森不止摆平了“夺命岛”,也摆平了观众的心。
还有,史丹利的扮演者 凯奇,他那忧郁的眼神,和略带质感很强的语言,入木三分的表演,一个消毒专家在经历一场生与死的战斗,他表演的绝对的棒。
汉默将军,你如此的热爱专家的祖国,所以,你无法忍受你的国家对你的舍弃,你的个非常优质的军人,你无法去真正地背叛你的国家,最后死去让我感到悲痛,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手下,对国家,他是一个将军,不是“杀手”和“叛徒”,影片里,梅森读懂了汉默,我们在影片外也读懂了汉默。
影片用细腻的感情描绘,臻于完美的情节处理,让我但到很舒服。
汉默的鲜血在阳光中流失,手下的少校沉重感激地说,“将军,能在你手下服役是我一生的光荣!”我们不去谴责政府,可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心里满满的悲伤。
说完演员,那我们再说影片的技术,在影片开头,大雨滂沱时候,用了蓝色调,再配上深沉浑厚的独白,让我们一下就感到影片主题的凝重,对比开头,中段史丹利和梅森的追车戏用的是另一种镜头。
这镜头的追踪,让观众目不暇接,感觉超级的兴奋,也有了看下去的理由,这就是高超的技术。
还有,电影的技术细节颇见导演的用心,开头汉默手下突袭火药库,着装全是黑色的作战服,而在绝命岛上又换上了蓝色的迷彩服,这让观众耳目一新。
汉默手里使用的突击步枪,在军迷的眼里一下就认出来,那是美制的M—16的改型,是特种部队的专属,可以看出导演完全按照实战情景安排的道具,我想那些枪一定都是真的。
影片的音乐,完全是大师级的音乐,据说的著名的德国音乐家汉斯.季默,是好莱坞最有实力的三个音乐家之一。
影片通片是以深沉,阳刚,和坚韧为主,用交响乐和铜管交替出现,很好地衬托了主题,达到了尽善尽美的效果。
可以说,影片的成功,音乐的配制功不可没。
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值得我们再回头去看看,真的不错! (完)
电影《教父》都说是一部十分不错的电影,这部剧好在哪里?
《教父》自1972年至今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这样的一部史诗巨作,对电影史的意义根本无需赘述,即使影片的时间长达三个小时,故事结构庞大,人物关系纷乱复杂,很多人都愿意翻来覆去的看它,并把它奉为经典。
库布里克说:看到第十遍,我才相信教父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
那么,《教父》一片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它如此的迷人?仿佛拥有着强大的魔力,不仅被誉为是“男人的圣经”,甚至成为了一种高度浓缩的文化符号。
我希望可以从我个人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大家一起再共同的欣赏这部旷世之作,同时想说明一点,在这里,我们只对电影本身进行阐述,并不考虑原著的文本。
电影的本质上是讲故事的艺术,在有限的时间里,生动饱满的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一部电影里,看见了别人的一生,也仿佛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教父》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发生在一个完全封闭隔绝的空间里,这里的世界完全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世界观,我们是处在一个《教父》的世界立场,去反观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
所以,我们难以去用自己原有的善恶观去评价这里面黑手党的对错,我们在这里,反而是站在黑手党的角度,并且会用黑手党的内部的视角去评价善恶与对错。
在这个完全封闭的世界里,道德的原则紧紧靠拢着老教父的为人处世,我们的评判标准,是家族式的,我们的正义和戒律,是黑手党内部的底线与守则。
唯一的恶人是叛徒。
永远不要和家族对着干。
好在,如果说这个黑道的世界也有一股清流,那便是老教父所遵守的公平和正直,这也就是整部电影矛盾的源头。
其他的家族与柯里昂家族之间底线的斗争,也贯穿了老教父一贯的为人传统,只插手博彩行业而绝不贩毒,后面波澜壮阔的故事,都因此而起。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我相信美国,寥寥几个字,但画面却是全黑,而后第一个特写给了这位爱女心切的殡仪馆老板。
美国梦,中产阶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脆弱暴露无遗,暗点了老教父也是从西西里来到美国白手起家,同时,昭示了未来柯里昂家族将要面临的困局。
紧接着,画面一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室外,但它依然给人昏暗的感觉,人物来来往往的穿梭的背景,和剧情本身一样的复杂。
电影大师的绝妙手笔,让一个个主要人物在婚礼上纷纷亮相。
每个场景都有其深意,第一个场景里,家族军师汤姆与长子桑尼同时出现,而他的二儿子只在家族合影中给了镜头,暗示了他们在家族中的不同地位,他们的结局,也各自不同。
特地的询问了麦克,并且没有麦克就不肯照相,可见他对自己这个小儿子的偏爱,那时候,麦克还没有成为未来教父的念头。
小儿麦克是军官的身份,本来无心于家族的事业,老教父对他的寄托深重,黑道洗白进入光明,也是他一直的夙愿。
柯里昂亲自出来接待另外一位黑道大佬巴西尼,教父的最大敌人之一,长子桑尼跟随左右,并且还在在吻面的礼节后面主动介绍了一下,若非剧情在后面的大转变,新一代教父就应该是桑尼。
但是桑尼却不具备成为一个教父的品质,他的性格为他后面的惨死埋下了祸根。
在这一幕里,教父再次的展现了他的智慧,与巴西尼的亲近,体现了他的又一名言。
要亲近你的敌人而不是憎恨,否则会影响判断力。
教父是一个真正顾家的男人,非常重视家族的关系,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孩子。
他说,一个真正的男人必须要花出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电影的后面有一幕餐桌上的细节,里面就透露了他们家族的一条家规,和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讨论公事。
这也是教父的人格魅力所在,与其他不同的在于,柯里昂在义利之间,讲究义字当先,但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教父既然已经垂垂老矣,那么他的秩序被取代是迟早的事情,家族的危机逐渐的暴露出来,“情感”不敌“生意”,一切都会变成利益的交换而不是情感的互补。
黑道大佬巴西尼命令手下,夺取柯里昂家族摄像师的机子,并且亲手毁去胶卷。
其中就隐现了各大家族暗藏的矛盾,表面的亲和是一套,但是幕后的心机算计皆是不同寻常。
军师汤姆对妻子道,他是教父收养的义子,从小培养长大,他是治世的能臣,而在未来的变句中却很难发生作用,缺少血缘的纽带,终归会与家族有一些疏离。
对探员的无礼和对摄像记者的鲁莽对待,长子桑尼的性格缺陷使他根本无法胜任教父,他的冲动和遇事不长脑子,也呼应了后来的中计被乱枪射死。
到了这里,室内室外两条线开始交叉叙事,外面是阳光明媚,里面是黑暗幽闭,教父的一生,也是在光与暗间不停的游走。
一扇窗户,两个世界。
开头安排的每个来找教父帮忙的人,都是为了烘托。
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那就是教父的地位之高和形象之伟岸。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和温暖的阳光,麦克携着女友终于出现了。
作为真正的主角,导演使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在婚礼进行了好一会时才出现,他在这场婚礼一直是作为第三视角去观察着一切。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他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慢慢的经历和磨练。
谁能想到,在欢笑和阳光下出现小儿子麦克,最后却接手教父的罪恶王座。
他的人生也将在这里为开端,慢慢的从光明走向黑暗的巅峰。
柯里昂在他俩一路上,都在透过窗子默默的注视着自己最喜欢的儿子。
教父的旧将在反复的排练自己见教父时要说的祝福话,侧面反映了教父的威信,但也折射了现在家族的凝聚力大不如从前,已经快貌合神离了。
电影前期的这段婚礼的交待,可谓是整部电影的重点,所以我们会在这里花下较多的笔墨,在后面会着情尽量简单阐述。
阳光下的笑声总是短暂的,大部分的时间里,还是在一片阴影的遮蔽下。
这个老头唱着荤段子,桑尼在楼上跟人调情,互相呼应。
黑道终归是黑道,哪怕教父的政界力量再强,家族依然不会轻易的被白道接受,所以很多议员没有来参加婚礼,只是礼貌性的书函回应,这也是无奈之处。
教父最疼爱的教子强尼出场,一位娱乐界的明星。
你以为教父真的有那么疼爱他吗,不,他只是看重娱乐圈的力量,不然也不会在后来帮助强尼的星路扫清路障。
麦克的一身戎装,在这个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他是教父最喜爱的小儿子,家族的掌中宝,但一直都远离着家族的力量,自己拼斗。
所谓不能拒绝的条件,无非就是威胁恐吓乃至枪杀。
麦克不太情愿的给女友讲起了这个故事,因为他本身是不想让她接触到这些阴暗面,甚至他原本也不喜欢这些阴暗。
女友很震惊,麦克的面部表情也很复杂,这个暴力的故事,刚好包裹在强尼已经疲惫的嗓子,一曲抒情的歌谣里娓娓道来。
那是我的家庭,不是我。
没想到,造化弄人,麦克最终也走上了这条血淋淋的黑暗之路,甚至更加罪恶和暴力。
这真是命运的嘲弄。
教父在电影里唯一外露出来的愤怒,也只是在对晚辈的教诲上面。
你怎么能哭的像个女人?旋即还模仿了一下,把自己和大家伙都逗乐了。
真是个复杂的人啊。
我喜欢这句话,男人的智慧宝典,《教父》魅力长存。
他虽然是对强尼说的,但实际上却对着桑尼,看来他早对他的大儿子和妻子不合的情况不满了。
教子的请求立马就答应了,没有丝毫犹豫。
为什么?上文说了,这是教父对娱乐圈力量的重视,只有这样的聪明人,才知道如何在利益和情感中保持平衡。
柯里昂对女儿和女婿的唯一要求,这是他的智慧,自古外戚插手就没好事,在电影里,家族的衰败确实因为有女婿的背叛。
所有的任务一一交代完成,每个事情的安排处理都妥善有度,婚礼最后的合影,作为这一段的尾声。
一个婚礼说完了故事,几乎完成了后面所有的铺垫,教科书级的电影。
这个合影还有一个暗示,那就是代表着,柯里昂教父,他的最后的辉煌,此后家族接连遭到重创,教父也被人暗杀未遂,将故事的史诗感推到巅峰,然后再慢慢的滑落。
真实还原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风貌,满满的优雅和怀旧,街上跑满了甲壳虫样的跑车(就不截图了,自己去看电影吧),让人充满了时空光怪陆离的错位感。
这段bgm很好听,有人说是猫和老鼠里面也用过,也有人说是爱的自杀,再问供养。
强尼的事情被圆满解决,直接宰了这匹金贵无比马儿,马头被扔到导演床上,吓得人家大小便失禁。
无法拒绝的理由,真的是无人敢拒绝,柯里昂家族的手段可见一斑。
前面铺垫了那么久,在这里,要快进入主线剧情了,那就是毒品贸易。
教父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原则立场却十分坚定,毒品,是绝对不碰的。
可是,除了他,谁还能抵挡毒品交易赤裸裸的巨大诱惑,除了他,谁能有长远的目光,知道毒品是政界和警察的禁区,只要沾染了,绝对会万劫不复。
可惜,这个世界上贪婪的人太多,为了巨额的利益,谁都会铤而走险,把自己推到深渊别让外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尤其是你的敌人。
教父的处事智慧,长子并没有继承,这让柯里昂很不满。
柯里昂是整部电影的道德核心,也是我们以黑手党内部视角去看电影时,我们会以教父法则内的公平和正直,作为自己的道德原则。
教父的世界不会有毒品,哪怕其他的犯罪,但绝对不会有毒品。
前文提到过的使刀的高手,一瞬间制服了教父派过去的间谍,因为教父的拒绝合作,同一天,矛盾摆上台前,立马从和谈变成了血腥的争谋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两个场面不停的切换,一边纯洁的婴儿受洗,一边开展着血腥的杀戮。
婴儿的啼哭与枪声砰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奇的刺杀,一举消灭五大家族的首脑,却又有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守护与杀戮,圣洁与罪恶,在同一时间,不停的交织着。
神父问:“麦克,你相信神造世界吗?”“你相信耶稣是唯一的神子吗?”“你相信圣灵和教会吗?”麦克::“我相信”回答始终如一,此时,麦克完成了双重的身份转变,成为真正意义的教父,也正式的,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你注定的,要接受自己的命运,接受这场轮回,麦克。
神圣的光辉里,鲜血纷飞。
任何一个背叛家族的人,都要受到惩罚。
麦克果断的处决了自己姐姐的丈夫,做错了事,就要为家族偿命。
你的孩子既然已经有了教父,那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最后,麦克的姐姐过来找他,疯狂的质问为何杀死自己的丈夫,麦克冷峻的,命令人把她带走,并且找医生过来。
他已经是新一代的教父了。
他不想让妻子知道他的做的事情,但是,他已经无法回头了。
电影的尾声,妻子默默的注视着麦克,接受着元老们的祝福。
柯里昂阁下!
书房门被助手慢慢的关闭,只留下了妻子复杂的眼神。
门关了,画面全黑,没有退路,再也回不到过去,一切都断绝,只有前方黑暗的巅峰。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第二代教父,麦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