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维的最后选择:一封告别信揭示生命的意义 (欧维的最后选择是什么)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讲述了一个孤独且愤世嫉俗的老人的故事,这个老人名叫欧维。欧维的人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悲剧,让他变得坚信生命毫无意义,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封告别信
在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欧维写了一封告别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见解。这封信在小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揭示了欧维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在信中,欧维回忆了他的一生,从童年时期的孤独到成年后的失去爱人。他描述了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以及他如何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我曾以为生活就是一场战斗,一场永不停止的战争。我以为我必须证明自己,必须赢,必须比别人强。但现在我才明白,生活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段旅程。”
欧维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意识到他曾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机会。他曾因为愤怒和怨恨而与身边的人疏远,但他现在明白,爱才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
“我本可以更加珍惜我对索雅的爱。我本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丈夫、一个更好的父亲。但我却选择了愤怒和怨恨,最终伤害了我最爱的人。”
生命的意义
在告别信的末尾,欧维揭示了他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完成了什么,而在于谁陪伴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你付出了什么。”
欧维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与他人建立联系,给他人带来爱和欢乐。他明白,他曾被生活中的消极面蒙蔽了双眼,而忽略了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启示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关于爱、失去和救赎的小说。通过欧维的故事,巴克曼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并思考我们如何度过我们的时间。
小说告诉我们,生命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段旅程。重要的是享受旅程本身,珍惜与我们所爱的人共度的时光。重要的是付出和给予,而不是只关注获得。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希望。我们总是可以通过爱和联系找到生命的意义。
人活一辈子,要弄明白这3个道理,对人生很重要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还没有弄明白生存的真正意义;有些人始终在乎别人的看法,最后失去了自我;有些人却把不过几十年的光阴经营得有声有色……
虽然怎么活都是一生,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走向死亡。
可是怎样的活法,却可能给你的生命带来不一样的光彩。
毕竟,你是为自己而活,不是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如果自己都浑浑噩噩,什么都看不清楚,那么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实际价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讲述的是59岁的古怪老头欧维,性格孤僻呆板。
他每天都会在社区里巡查,查看小区的仓库,清理小区的废品,检查小区的门有没有锁好,驱赶猫狗,因为社区里不准遛狗。
他训斥不遵守社区规则的人,时常抱怨别人不按常理办事。
然而,欧维去上班时却被自己工作了43年的工厂解雇。
几十年循规蹈矩,突然失业,让他同时也失去了所有的精神寄托,他的人生了无牵持,于是决定去死。
活着的人总是觉得,死亡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想死的时候,却也并非容易。
欧维在房子里上吊,却看到一对夫妻搬家到隔壁,倒车技术不佳,撞坏了他的邮筒,他们家的小女孩趴在玻璃窗上对他做鬼脸.
欧维的生活一下子被新搬来的邻居所打乱,每次要自杀的时候,邻居们都有各种要他帮忙的借口,倒车、修暖气、借梯子、送人去医院、收养流浪猫、修自行车、收留被逐出家门的孩子,阻止朋友被强制送去疗养院……
他的自杀计划被一拖再拖,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曾经计划去死这件事。
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充斥着温情与感动。
欧维虽然一直在计划去死,但是从他的身上,却看到了人活一世的道理。
01 此生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都逃不开人生。
欧维是个生活经历多苦难的人,幼年失去母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16岁那年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给正在上班的父亲,结果父亲沉浸在儿子带来的骄傲和喜悦中,却意外出了事故。
失去经济来源的欧维不得不放弃了读大学,接替父亲的工作,一做便是43年。
其间,他的家被人强行拆毁,他无处可归。
还好,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妻子索雅,这是生活给予他最大的善意。
然而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和怀孕的索雅一起旅行时出了车祸,失去了孩子的同时妻子也被迫截肢失去双腿,从此只能靠轮椅行动。
后来索雅身患癌症,还是先欧维一步离开。
他陷入到失去的痛苦之中不可自拔,每天都会带着一束花到妻子的墓地上诉说思念之苦。
人生多劫难,欧维所经历每一个苦难,可能都会成为去死的理由。
性格孤僻的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包容,每天的生活都很折磨。
可是新搬来的邻居一家,看上去给了欧维很多的打扰,却一步一步把欧维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逐步适应新的生活。
人的一生虽然没那么容易,但其也有很多的机会。
唯有坚强地活下去,才可能会遇到美好的风景。
换言说,痛苦是一天,愉快也是一天,与其在痛苦中备受折磨,不如愉快地面对人生,因为谁也无法逃离,死亡并非都是易事,活着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02 每个人都想有尊严地生活,对不同的人来说,尊严是不同的。
索雅曾说,想要理解欧维这样的男人,就要先理解他其实是被困在错误时代的人。
他这样的人对生活要求其实非常简单,一套房子,安静的街道,值得他忠心耿耿的 汽车 品牌和女人,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屋里的东西定期有故障,让他修补。
索雅说,每个人都想有尊严地生活,对不同的人来说,尊严是不同的。
对欧维来说,他的尊严是成年之后能够自力更生,不依靠别人,在这种掌控中能让他感觉到属于自己的自豪。
他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明辨是非,知道该走哪条路,知道该不该在哪儿拧上螺丝,他永远是行动派,而不是只靠嘴说说而已。
每个人的环境和起点不同,在各自的生存空间里活成自己希望的模样,这样最好不过,而不是给自己制定超乎于现实的目标,永远可望不可及。
那样,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痛苦。
反观欧维,他很清楚自己的活法,他虽然单调固执,却有自己秉持的原则,他承担责任,自食其力并洁身自好,对正义、道德、勤劳以及一个对错分明的世界深信不疑。
虽然沉默寡言看上去不好接触,但其实内心里充满了“德”和“善”。
所以看上去古怪的他,一生节俭死后留下一大笔钱,邻居们用于设立一个慈善基金。
而他的葬礼,居然有三百多人参加,这就是对他最大的馈赠。
03 人,为什么而活。
很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时常会感到迷茫。
为什么欧维一定要选择去死?那是因为在索雅去世之后,工作又被辞掉,社区里他所维护的秩序永远不被人遵守……
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被需要,那种绝望的感觉充斥他,一刻也无法停留。
然而此时,欧维看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不能在她面前死去;孩子的爸爸受伤妈妈不会开车,所以欧维要教她;索雅曾经的学生被赶出家门,他有义务收留;流浪猫可能会被冻死、饿死,他要对生命负责……
正是在这些过程中,欧维发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也是一样的。
生命或许再普通不过,但你的存在,对于你的亲人来说就是意义。
生活虽然没有那么简单,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看上去是欧维抱着必死的决心要离开这个世界,但其实是一个人心灵得到救赎的过程。
谁都会对人生感到过迷茫,对工作感觉过不如意,对于失去亲人、爱人时悲痛欲绝,琐碎的日子可能会让人发疯……
然而,世界不会因为谁的离去而停滞,若是做到无法平衡心理,不妨静下来,放慢脚步,或许你就会发现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都曾经不被人理解,谁都会孤独,可是多些理解和包容,你就能够感受到生命中存在的爱,也被你忽略过。
多给自己一些机会,你的心终究会被温暖起来。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影片改编自瑞典同名畅销书《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作者是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也是本片的编剧之一。
正是因为该剧的编剧之一是原小说作者,该剧的导演又是该剧的另一个编剧,所有总体下来,影片的完成度比较高。
至于说有影片评论说该剧剧情拖沓、情节琐碎等问题。我是不怎么认同的,举个例子:
电影《老炮儿》,这部影片我不是很喜欢,当然我这种不喜欢,纯属个人喜好,认为该片把老炮儿这类人物刻画的过于装比。
过于装比是我认为的,我更多的小伙伴则认为《老炮儿》装比装的激动人心,让人喜欢的发自肺腑。
电影《老炮儿》把影视语言、隐喻和地方话等技术和情感表达,向观众呈现出了管虎以前从未有过的电影高度,才把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角色深入人心,人物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成功(冯小刚还有部影片叫《我是你爸爸》,是我看过的最好笑,最打动人的国产家庭伦理电影,有机会给大家推荐)。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
这段话,是金庸先生在自己的作品序中的首语。
虽然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但,同样的道理,电影也是给人看的,电影中的故事多是人的故事,即使是《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这样的栏目也是按照人的价值观和理解方式去拍摄和剪辑呈现的。
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部影片的评论中,像前面我提到的这样的评论“剧情拖沓、情节琐碎等”
我们得要看这些剧情拖沓在了哪个地方,情节琐碎琐碎到了哪个细节,而这些拖沓和琐碎是不是用在阐述这个名叫欧维的男人身上,如果是,那这些的琐碎很可能是成功的影片呈现方式。
前面啰嗦到这里,我们开始讲,欧维这个男人是谁。
欧维这个男人是谁呢?
欧维出现在影片中,是一个年龄到了五十九岁的老头。
老头的生活:他一个人生活,而且刚刚被工厂解雇,注意,是被解雇而不是退休。
老头的爱情:他的爱情是在守望和追寻,午夜梦回中回忆着他和妻子的过去,嗯,是过去,因为他的妻子在六个月前病逝。
老头的人际关系:欧维就没有人际关系。
他最近交往的一个朋友,还是他的邻居,也是他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妻子以外,唯一的朋友,然并卵,欧维和他的邻居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说过话了。
老头的固执和原则:口嫌体正直、脾气古怪执拗、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甚至是蛮不讲理,他跟超市售货员讲着第二杯半价的道理,然而他只买一杯,买一杯却想给售货员两杯优惠后除以二的价钱。
他甚至花几块钱看小丑表演魔术,他还会把那几块钱再从小丑身上要回来。
老头欧维的固执,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大家孤立他。
以上我说的这些在常人看起来的烦恼,至少对于欧维这个老头来说,这些烦恼很显然是不重要的,因为欧维决定用自杀来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已知的是欧维是一个五十九岁的老头,老头为什么在五十九岁的年纪想到了自杀?为啥不是五十八岁?或者更早?
因为欧维的妻子索菲亚,是他存活于世唯一的理由和信仰。
六个月前索菲亚的去世,欧维真的是我们常说的生无可恋,才准备自杀的。
然而自古以来你见过几个殉情自杀的?欧维自杀的原因,真的只取决于索菲亚去世的解释吗?
这就涉及到电影中的戏核,它到底要讲一个以什么为戏核的故事呢?
如果你了解过去的我,一定会原谅现在的我
欧维年幼时,母亲去世,他给本应幸福的童年,因为母亲的离世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还好,他有教他善良、正直做人的父亲。
然而在欧维刚成年时,欧维的父亲又意外被火车夺去了生命。
欧维失去了父亲,自己家的房子同时被地产商看中,欧维拒绝了地产商,然后资本家地产商使用阴谋将欧维的房子烧毁了,欧维被生活的折磨中,变得一无所有,包括住的地方。
欧维当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他只能睡在自己平时打扫火车的车厢中。
第二天,欧维醒来,发现火车早已开动,阳光透过车窗,一个坐在他对面的姑娘手捧着书,向他微笑致意。
欧维自此遇见了那个让他一生都欢乐、幸福的人——索菲亚。
性格内向的欧维的,不懂怎么向索菲亚表达感情,在一次短暂的相遇后,他错失了向索菲亚表达情感的机会。
然而此火车车厢的相遇不是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男女主一见钟情,男女主又都能善于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也不是像在上学时遇见了喜欢的姑娘,可以每次在上学的门口等,姑娘都会出现在那里。
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欧维为了再见到索菲亚,开始每天在早上坐那班火车,只为能再次偶遇到索菲亚。
欧维每天去“偶遇”索菲亚,都没有能够成功,就在欧维准备放弃的时候,索菲亚再次出现了(是的,影视剧中都这么演,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那如果有人在现实中,像欧维去“偶遇”索菲亚一样,真的这么做了呢?姑娘们,如果你有幸遇见了他,一定要娶了他)。
以上我说了欧维的童年和爱情史的一部分,说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明白这部写的戏核是什么:一个有童年阴影、不敢面对生活真相的人,在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后,试图用自杀逃避现实,他在逃避现实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生活的真相、最终找到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好,我们把这个戏核说完了,很多观影的小伙伴在观影中产生的一系列对影片的疑惑,如果用这个戏核去解释疑惑的话,可能会有用。
一不小心又写多了。
接下来,我们简短解说(从剧作手法上,简单说说,纯属自嗨,这是没有逻辑的,是我看影片时,随手记下的笔记,没办法,职业病,没有兴趣的宝宝可以跳过下面这段)。
欧维这个人物的亮点:
对爱情忠贞
做事情有原则极致化到偏执
童年的不幸
救猫咪:人物善良,在铁轨下救人,然后为什么不自杀,为的是让车站的小男孩不要有童年阴影。
人物缺陷:因为人物的亮点即是缺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索菲亚爱他,所以包容他,一直到死,而今索菲亚去世了。
他失去了整个世界,新的世界在跟他作对,他要对抗,从自杀,到自救,经历了一系列的阻碍(这是欧维童年阴影给欧维带来的影响:没有安全感!后来他跟索菲亚的相遇和之后的感情,那是索菲亚代替了欧维父母的角色功能,给欧维带来了安全感,当索菲亚去世后,童年的阴影再次袭来,欧维无路可逃,只能选择自杀)。
欧维去死的解释:童年阴影、老无所依、极度没有安全感
关于规矩:新老规矩的碰撞、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冲突,如电影《教父》。
剧情看点:
1,身着西装自杀的情节(分别用上吊、吸二氧化碳、撞火车、用猎枪的方式)
2,小亮点:刚开始想自杀,后来医疗公司的介入,欧维的生死就不由自己了,欧维改变了自己的原则跟邻居一起团结起来,对抗医疗公司,并赢得了胜利。
这也是文章的败笔,影片评论里有人说故事没有戏剧高潮,我是认同的,可我觉得导演明显知道故事这样继续下去确实没有高潮,但他依然这么做了,我想他还是想以刻画欧维这样的人物为主吧,也可能是他在向原著,以及原著作者的坚持妥协,我不喜欢妥协的人,我欣赏战略上妥协的策略,然而导演在影片中的功力,并没有让我看到他的可行性战略。
上面的随笔说完了,最后一段:个人观后感。
我有被影片打动到,特别是最后一幕:老年的欧维从火车车厢中醒来,发现火车早已开动,阳光透过车窗,像年轻时他第一次见索菲亚一样,老年但依然动人的索菲亚朝着欧维微笑,并等着欧维牵自己的手,欧维去握索菲亚的手,时间定格在了那一刻。
喝了这杯酒,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同样,握了我的手,你以后的一生要不就跟我走吧。
然而电影最后一幕只是导演善意的表达,无神论的我们知道,在欧维人生最后的黄昏,他一生中再也没有看见索菲亚在生活中出现过,但欧维的一生中,永远怀念第一次遇见索菲亚的欢喜,愿意为她死去。
像我前面所说的,那个叫欧维的男人都决定去死了,就让你写篇影评怎么了?其实我最终想表达的是这句话:有个男人都决定为你去死了,你喜欢一下他怎么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对的时间,都会让你遇见对的人,也并不是所有姑娘都是索菲亚,但还是感恩曾遇见,不然你一生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她在眼前,而那样欢喜过。
为了有时间写这些影评,我还婉拒了马大美女的周六晚上吃饭的邀约。
宝宝是一个害羞的人,宝宝……呃……
好吧,如果我这个铮在撩人的自媒体算一个大的平台,那我登报跟马姐致歉。
宝宝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那下次再邀约本宝的话,本宝一定去,我答应你了,算话,嗯呐。
还有,为了扩大铮在撩人这个自媒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可能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撸几部当前热播的电影、电视剧啥的。
我觉得一直追流行,骗点击量、骗大家时间是件很商业的事儿。
然而我觉得的,只是我个人觉得,大家都爱看,那一定有大家的道理,我是一个讲道理的人,那我就听大家的意见了啊……就是这么有原则……
打不死的老头什么电影?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是一部美好伤感治愈的喜剧电影,画面风格也很舒服,我几乎是一边笑一边哭看完的,直到影片结束了心里还很难受。
在男主欧维的一生中命运对他总是格外的不友好,早年父母双亡,岳父去世,妻子在旅行途中因为大巴司机的酒驾失去了未出世的孩子和双腿,最后又被癌症带走。
五十九岁的欧维先生古板刻薄,不近人情,不喜欢猫狗也不喜欢小孩子,讨厌在小区里随便停车的邻居和遍地乱跑的小孩。
但他会帮撞坏他收信箱的新邻居倒车;会给讨厌的鲁尼一家修暖气;会开车把老是打扰麻烦他的邻居家家的孕妇和女儿们送去医院;会帮乱停放车的学生修自行车;会拯救耽误他自杀的掉下铁轨的年轻人;喂养之前他一直讨厌的猫猫在它差点冻死的时候。
尽管欧维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当然从未曾了解过他的邻居们也认为他不是个好人。
而现在的他没有亲人和朋友,唯一的目标是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自杀,去见她的妻子。
但是被命运眷顾的一无所有的欧维先生,在他决定去见他妻子时命运便总是丢给他一堆麻烦,它知道他没办法置之不理,这个看上去凶恶暴躁的老头子会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处理这些事。
命运知道他的软肋,却抢走了他的盔甲,让他总是一次次无法如愿。
他被那群不靠谱的人们烦得没法自杀,最后在一个冬天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安详地躺在床上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他们为他办了个盛大而体面的葬礼。
看完整部电影,爱上一个叫欧维德固执暴躁的老头,爱上了他和她的爱情故事,爱上了他和他的邻居朋友们。
这部电影的叙述缓慢的像极了平凡人的日常生活,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我为此感到幸福,感动,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