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粤语美食奥秘:味想天开粤语 (粤语美食俚语)
引言
粤语美食博大精深,其独特的风味和细腻的口感举世闻名。除了美味佳肴,粤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美食俚语,这些俚语往往形象生动,含义丰富,为粤语美食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些粤语美食俚语,解锁粤语美食的奥秘。
常见粤语美食俚语
-
食神落凡
:形容美食极其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
大开眼界
:形容美食新奇独特,让人大感意外和惊喜。 -
丧心病狂
:形容美食太好吃,让人忍不住暴饮暴食。 -
食到停唔到口
:形容美食令人欲罢不能,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
食屎都嫌臭
:形容美食难以下咽,让人连屎都觉得香。 -
沟头沟尾
:形容菜肴种类繁多,样样齐全。 -
发瘟
:形容美食因放置过久而变质。 -
搭棚
:形容美食摆盘精致,如同搭建棚子一般。 -
打边炉
:形容火锅宴请,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美食。 -
捞起
:形容捞鱼生,寓意发财好运。
美食俚语中的饮食文化
粤语美食俚语不仅反映了粤语的语言特色,还体现了粤语地区的饮食文化。例如,“食屎都嫌臭”一语反映了粤语地区对饮食卫生的重视。而“沟头沟尾”一词则体现了粤语地区丰俭由人的饮食习惯。
粤语美食俚语的应用
粤语美食俚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食客们在品尝美食时常会脱口而出这些俚语,以表达自己的喜悦、惊讶或不满。这些俚语不仅增添了用餐的乐趣,也让粤语美食更加生动有趣。
结语
粤语美食俚语是粤语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俚语形象生动,含义丰富,反映了粤语地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通过了解这些俚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粤语美食的魅力,并体会粤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延伸阅读
广州话”食得咸鱼抵得渴”是什么意思?
解释:要吃咸鱼就要忍得了口渴。
比喻要做某事就要勇于承担某事所带来的各种后果,敢作敢当。
引申义:就是你想得到某样东西或想做某一件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它的负面因素,并且要具有勇于承担责任的思想准备,你才好去实施。
扩展资料:
还有一些广州俗语也蛮有意思的:
生人唔生胆(没有胆量,胆小怕事)
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
手板眼见工夫(比喻工作范围小,一眼可见)
有风驶尽利(比喻在得势的时候仗势凌人,不留情面)
跌落地都要楋翻揸沙(比喻失败了不认失败,硬撑着)
楋手唔成势(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有碗话碗,有碟话碟(说话直率,有什么说什么)
食咗人只车咩(想要人家的老命吗)
食碗面反碗底(比喻忘恩负义)
参考资料:食得咸鱼抵得渴_网络百科
粤语俚语大全
俚语具有感染力、情感和幽默色彩,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我整理的粤语俚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粤语俚语摘抄 【一于】 实是“一意”的讹音,因讲者乡音而影响已成习惯所致。
义为专心,引申为决定不再改变,如“一于咁话”(决定照讲妥的办,不再改变)。
【一支公】 “一支”,特指人的数量词,表“只一个”,隐含孤单意;“公”指“人”的特有土话讲法,指男人,女性自谓时也可用。
【一旧水】 “水”此处亦可称为“嘢”,钱。
一百元。
市井语,严肃场合或高雅人士不用。
【一撇水】 “撇”音pit3,“水”亦可称为“嘢”。
一千元,用法同上。
【一盘水】 一万元。
【一个崩】 相当于一分钱或一个铜钱。
【一啖】 “啖”音“淡”(dem6)作量词即口,动词作吃讲。
如:“日啖荔枝三百颗”(动词:食),“咬两三啖”(量词:口)。
【一碌木(或竹,或蔗)】 “碌”音luk7,段、截。
字面意为一段木头,常以喻人反应迟顿。
【一粒嘢】 一角钱(旧称一毫子)。
二三十年代至50年代初,市面通行,带轻视其值少的隐意,其后渐不用。
【一粒仔(女)】 一个仔(女),隐含“孤单”、“矜贵”之意。
【一身蚁】 “一身”,浑身,周身。
喻“不胜其痒”、“麻烦多多”、“虽不致命,苦恼难堪”等意。
【一阵】 义如“一会儿”、“片刻”“俄倾”。
如“等一阵,一齐去”。
又可连“一”也省略掉:“等阵一齐去”。
【一味】 非指菜肴,意为坚持某种意见的态度,略如普通话“老是……”、“总是……”。
如:“我讲到口水都干晒, 重系一味摇头”(我口都说干了,他仍是摇头坚持不答应)。
【一脚踢】 劳务市场惯用语,义为“包括全部在内”,约相当于普通话的“一揽子”,但用法不全同;后者是形容词性定语,如“一揽子计划”;前者通常作独立成分出现,不直接与句中任何成分结成词组,如“请盏个保姆,带细路(小孩)、煮饭、买菜、洗衫等,一脚踢,月薪三百元”(一脚踢指从带小孩到其他家中杂务全部包括在内)。
【豆厘】 旧时重量单位为斤、两、钱、分、厘……,封建时代货币银也以此为重量计值,“厘”为值甚微。
豆,形容一颗豆子那么小。
俗语引申其义,作“低级”、“贱价”、“劣品”讲,如:“呢只表,豆厘嘢 ”(这只表,低级品罢了)。
【二世祖】 义同败家仔、纨?子弟;带鄙视、嘲骂意。
指其人是只凭先人遗泽,光顾享乐,挥霍成性。
【八卦】 原是易经八卦图中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之名。
近、现代老百姓用以指人爱搬弄是非、爱管闲事、说三道四等。
粤语俚语精选 【九出十三归】 是民国时代流行的一句关于高利贷的术语,指“贷”出名义上10元而实只付给9元,到期(一般甚短,甚至只一二天)除还足10元外,又加收3元利,一共13元。
旧社会贫苦人家,许多是被这样的阎王债压到终生翻不了身的。
【大把】 字面意义为大捆、大束,申引义为很多。
如:“大把禾草”,“两大把柴”。
老百姓更多用其申引义,如:“大把货”,“大把水头”(均指钱)。
【大头虾】 嘲笑或嗔怪他人之词,指办事没头脑、魂不守舍、不牢靠的冒失鬼。
语源出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确有一种虾,头长于身,几无肉可食名为大头虾。
【大头菜(又名冲菜)】 寻常百姓家佐膳腌菜,略似四川榨菜。
据说多吃了会多做梦,故广州人嘲笑别人的谋望只是空想时,说:“你食得大头冲菜多嘞!”或“你食多口的(些)大头冲菜先啦!” 【大食懒】 鄙屑、指责之词,指其人是好逸恶劳、只食不做的懒汉。
【大泡和】 微带轻视、不大尊重意味的称谓语;互相熟悉者也常可用以互唤,则带开玩笑。
【大碌藕】 字面义为粗大的一段(即一碌,数量词)莲藕,用作比喻语,带贬义,指责、讽喻他人之词。
指其人之为人或气质,粗枝大叶,大手大脚,鲁鲁莽莽;却又并非有意轻视。
【大晒】 在同类中权威最大的,“晒”表超过一切。
建国时代,皇帝是全国范围内“大晒”的,故曰“至尊”,在省、县、乡、乃至一个单位,其最高领导人也是其相应范围内“大晒”的。
仿此,玩牌,玩“斗大”,轮至无人出更大的牌时,在已出的里面的最大牌,也谓之“大晒”。
【飞来蜢】 谚曰:“跛脚了哥(八哥),自有飞来蜢”,比喻意外地送上门来,不劳而获的东西;也比喻那些自甘送上门去让人处置的人。
【飞起来咬】 指生意人开高价,乱收费等。
【大癫大废】 指放荡不羁,随意尽情玩乐,不顾天高地厚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比如:“个(那)个人,大癫大废过日子!” 【大耳牛】 指对事物漫不经心、善忘的人,约相当于普通话的“马大哈”。
【大阵仗】 指从事某项活动人多势众,规模或场面宏大,甚至超过必要的程度。
【下阑】 原指饮食服务业中的下脚料,如鸡脚、菜头菜尾、锅巴、客筵吃剩菜肴之类。
旧时按惯例均归伙计公有作为小费之类分享,渐扩大到指一切残余边角料。
比如:“呢把(这捆)菜心,条条食得,症乜下阑!” 【口花花】 多嘴,随便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带贬意。
【大石责死蟹】 “责”只取其音,本字原为“石乇”,古字,罕见,故不沿用;义为压。
比喻小人物、下级,被大人物、上级利用地位、权势强制或压迫接受某种处置,含无可奈何和并不甘心的不满情绪。
可用于自谓或谓人。
【易话为】 易办,好商量。
比如:甲求乙筹借十万元办公司,乙说:“十万喈!易话为!” 粤语俚语推荐 【沙胆】 与“斗胆”同义同用法。
如:“你好沙胆!” 【化学】 作为俚词,是形容词,指徒有其表一触即坏,或不顶用,不耐用,名不符实。
【牛精】 形容词,指一个人的脾性暴躁、横蛮,动辄发火骂人甚至要打人。
【手作仔】 名词,建国前通用,今少用,义为手工操作的劳动者,是干手艺活人员的泛称。
如泥水、木匠、补镬、铁工、杂活等。
【牙擦】 形容一个人爱表现自己,争说抢言,口不让人,甚至表现为嚣张、狂妄等作风。
有时还可说成“牙擦擦”。
【牙烟】 形容词,危险的。
如:“路窄车多,搭单车尾,太牙烟。
” 【无搭霎】 意含儿儿戏戏、似真似假。
不认真、无章法、太随随便便,态度不严肃等等。
【车大炮】 有广狭二义。
广义,谈天,聊天,相当于四川人的“摆龙门阵”;狭义,说谎,吹牛。
【掟葫芦】 掟音丁柄切(deη),摔、掷。
义同车大炮、吹牛皮。
【扎扎跳】 意为坐立不安,躁动不定,一般因受刺激或遭突然事故所致。
【匀循】 指事物分布或结构状态,义为均匀。
也借指人的精神状态,如:“傻傻得匀循又好呀!” 【无厘头】 从香港传入的流行俚语,形容词,义为“没来由的”、“不知所谓的”、“没意义”、“不实际”的。
【 符】“符”原指道家“符篆”、“符咒”,画成某种图案符号或兼写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之类的文字,用以“作法治邪”、“请仙”及其他迷信活动。
广州老百姓受道教、迷信影响者向来不少,于是产生了表示有术可治者谓之“有符”,无术可治者谓之“症符”。
引申义为一点办法也没有。
【专登】 义近“故意”、“特意”、“存心”等,如:“ 系专登激我皍”(他是故意气我的)。
粤语俚语大全相关文章: 1. 俚语大全 2. 广州话俚语大全 3. 粤语俚语 4. 常见英文俚语 5. 广东话俚语大全
食过返寻味是什么意思
食过返寻味是广东的一句俚语,顾名思义就是吃到美食之后,回味无穷,还想要转过身再次找寻这个味道。
这句话从侧面就反映出了广东是一个拥有很多美食的城市,当然目前这句话也不只局限于广东,在全国只要碰上美食,对于吃货来时肯定是停不下来的。
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广东的美食。
乜意思: “食过返寻味”就是对于一些好味道的菜肴,吃过以后经常牵挂,想再次品尝一番。
点造句: “食在广东”名不虚传,好多游客品尝过广东美食之后都会食过返寻味。
(“食在广东”名不虚传,很多游客品尝过广东美食之后都会想再品尝一番。
) 果间餐厅啲出品冇得顶啊,我次次都食过返寻味。
(那家餐厅的出品很好,我每次都想再次品尝一番。
) 话你知: “食”在广东人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食过返寻味”,回去寻觅的是“味道”,而非“色”和“香”。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人对食物务实的态度。
后来,这个粤语又有了引申的意思,就是对于曾经获得的利益或者愉悦的经历,念念不忘,很想再来一次。
成记鹿肉庄:百姓吃得起的“帝王餐” 鹿的全身都是宝,补益肾气的功效,居肉类之首。
昔日帝王宴的顶级野味,飞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甲鱼搭配鹿肉,经过爆炒、红焖、炖煮,成就温润滋补的玄武鹿煲。
强身健体的鹿血融合炒饭,色香味俱全,“美食特搜员”毛方圆忍不住大吃一“斤”。
珍珍小食:小吃做出大味道 10步之内必有美食的西关美食老字号一条街,有一家坚守了35年的小食店。
4张桌子,每天卖出1000多份菜品,食客们多年如一日地来这“撑台脚”。
秘制的啫啫酱,配上熬煮酥软的牛腩块,珍珠粉与瓦煲欢快“合奏”,几十年的功力,浓缩在这一碗当中。
明记肠粉:薄薄肠衣裹着满满心意 创始于1981年的老店“明记肠粉”,素有“明记拉肠,西关之王”的美誉。
浓稠的米浆在笼屉里铺开,裹上牛腩或猪肝,蒸上几分钟,淋上秘制酱料,口感绵密爽滑。
吃完肠粉,再来一碗艇仔粥。
猪骨熬制的粥底,放进鱼片、叉烧、浮皮、鱿鱼须等佐料,“内涵”十足。
蒲天光:宵夜一条街的“老大哥” 这是全广州第1家开通宵的大排档。
传统的老广味道,烹调原生态的阳山美食。
水煮剥皮牛,慢火煎之、放糖烹之,最后放入热辣的水煮汤汁里熬煮,一时间鱼香四溢。
招牌怪味青口,用独家酱料秘制而成,一口下去酸甜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