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经典重现:《碧血剑》林家栋领衔江湖风云 (致敬金庸经典重现)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经典作品《碧血剑》即将被搬上荧幕,由实力派演员林家栋领衔主演。这部备受期待的武侠巨制将于今年年底与观众见面。
林家栋化身袁承志,演绎江湖侠义
林家栋在《碧血剑》中饰演男主角袁承志,一位身怀绝技、心系苍生的侠客。对于这个角色,林家栋表示非常有压力,但同时也很兴奋。
“袁承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武艺高强,但性格却很矛盾。”林家栋说,“他一方面渴望归隐江湖,另一方面却无法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我希望能塑造一个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的袁承志。”
阵容强大,实力派演员云集
除了林家栋,片中还集结了李若彤、袁洁莹、梁家辉等实力派演员。李若彤饰演女主角阿九,一位冰雪聪明、身世坎坷的奇女子。袁洁莹饰演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的温青青。梁家辉饰演亦正亦邪的温方山,一位武功高强的反派角色。
强大演员阵容的加盟,为《碧血剑》增添了更多看点。相信这部武侠巨制一定会带给观众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忠于原著,还原经典武侠世界
《碧血剑》的制作团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片中武打场面激烈震撼,特效制作精益求精,力求还原金庸笔下的经典武侠世界。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重新领略金庸武侠的魅力。”导演张纪中说,“我们会忠于原著,但也会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让这部电影更具可看性。”
期待值拉满,武侠迷翘首以盼
作为金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碧血剑》一直深受武侠迷的喜爱。此次翻拍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广大网友纷纷表示期待,并对林家栋的袁承志充满信心。
相信《碧血剑》这部武侠巨制,一定不会辜负观众的期待,为中国武侠电影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图片

林家栋饰演袁承志

李若彤饰演阿九

袁洁莹饰演温青青

梁家辉饰演温方山
金庸先生留给你怎样的记忆?
金庸先生的小说,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怡养多少青春不羁的梦想!我试从三个方面谈谈金庸的贡献!
第二,金庸武侠小说精神宗旨脱离月夜、秘籍、复仇、夺宝等范畴,这里有纠葛的爱恨情仇、人间大道、家国情怀、民族大义!
所以,金庸小说代表的武侠小说文化是华文世界的瑰宝之一,值得我们去重视传承,而不是一味挑刺!
2011年,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写了几篇博文后,被收入金庸先生委托新浪名博徐小明编选的海峡两岸博客名录,当时入选的,仅一百零几个博客。
后来不管入选博客数怎样变化,这个博客名录都有我的博客。
金庸先生1924年出生,委托徐小明先生编选这个博客名录的时候已经87岁,7年后去世。
且博客这种东西在当时是老年人非常陌生的新生事物,要不是一个从外国语大学毕业分配来敝地工作的一个年轻的教师朋友给我说并建议我开博客,连什么是博客我都不知道。
可年纪比我大许多的金庸先生知道,且委托徐小明先生编选博客名录。
我最早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我在一个教学点当代课教师,那时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没有电,没有电视看,唯一能消磨时间的就是看小说。
那年我去乡中心校参加全体教师会议,逛商店时买了金庸著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开完会回到学校,我便专心致志地看刚买到手的这部武侠小说,马上被作者描绘的精彩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全身心沉浸在行侠仗义的武林世界里。
我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完了《书剑恩仇录》,觉得金庸小说非常有趣,比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还要好看。
此后,我一连买了《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敖江湖》等,猎涉了金庸众多的江湖豪侠义士,记住了陈家洛、胡斐、郭靖、黄蓉、杨过、段誉等书中的武林人物。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四大掌门之首,他的小说风趣幽默,自成一派,非常受读者的喜爱,小说发行量之大,影响之远,国内没有多少个作家能与之比肩。
如果要评中国当代十大小说家,那么金庸无疑是名列其中之一,当之无愧。
金庸先生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用一支笔在每个人的心目中种下了一个武侠梦,不论生活在 社会 的哪个阶层的人,相信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而这个梦的起源相信就是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而来。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
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 社会 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金庸先生一生创作出诸多武侠经典小说,而且部部经典,被大家所熟知,例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碧血剑》等作品,在没有电视机时,大多数人通过小说了解武侠。
后来电视机广泛应用后,诸多武侠经典被搬上荧幕。
金庸以后,世间再无江湖,就是人们对金庸先生的最好的褒奖。
其中的江湖道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不止看到武侠里的恩怨情仇,更是从中学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留给我们对武侠的向阳一直还在,不论在家庭中、在生活中、在 社会 的为人处世中都留有一颗侠义之心来结交和帮助他人。
金庸先生给我们留下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经典作品,我一直梦想做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样的人。
向金庸先生致敬!!
金庸先生本名叫查良镛,浙江海宁市是金庸先生的出生地,真正让金庸先生影响力快速上升的应该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金庸先生给我留下的是阅历丰富、精益求精、作品出众的印象,金庸先生是我个人最喜爱的武侠小说家。
第一,金庸先生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 。
金庸先生出生在浙江省的海宁市,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多少受一点海宁文化的影响,也在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学习过,多少受一点重庆文化的影响。
在职业生涯中,金庸先生是一个具有多种身份职业的了不起的人物。
金庸先生在新闻界、政治界、商界、文学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也许是因为金庸先生从事过多种行业,在写书时,对于人物关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塑造的很成功。
第二,态度上金庸先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每一个成功的作家对于文章或小说的细节描写都很在意,金庸先生也不例外。
在写小说之后,只要发现大的 历史 错误或其他的瑕疵,都会不停改正,这种态度非一般人能比。
当然,金庸先生成名后,也有很忙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让自己的好友倪匡先生代笔了,每个人思想不同,有时候倪匡先生的写作风格不符合金庸先生的设定,金庸先生就要把其中一部分改过来。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 历史 情况和 情感 情况,金庸先生修改了好几次,也许是受了点英国 情感 的影响,金庸先生新修版的一些话语,我本人实在受不了,但这并不影响金庸先生精益求精的态度。
第三,金庸先生的作品出众,影响很大。
在很多媒体中讲到新派武侠小说家时,一般都会以梁羽生先生、金庸先生、古龙先生为代表进行介绍。
这三位武侠小说写得都非常好,大部分作品我也都浏览过,不过我个人最喜欢金庸先生的作品。
其中我最喜欢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面有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有 游戏 人间、不失侠情的洪七公、老顽童;更有杨过、小龙女一生一世一双人,一十六年不相离的坎坷爱情等等。
大部分作品都有一定的 历史 背景,更有真实性,其中不乏爱国情怀,正能量。
笔者主要从阅历、态度、作品影响力三方面谈了这个问题,金庸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阅历丰富、精益求精、作品出众的人 。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交流。
我是路留星,热爱武侠文化的行路人。
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世界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世界,长大后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套路”。
小时候最向往的就是金庸先生武侠世界的悬崖,掉下去非但不会死,通常都会练成绝世武功。
张无忌掉下悬崖学会了九阳神功,段誉掉下悬崖学会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小龙女掉下悬崖治好了情花毒。
小时候觉得这个套路实在有些滥用,肯定是作者想不出别的让主角突然变厉害的方法。
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金庸先生对《易经》和《道德经》都深有研究,他想表达的正是道家关于命运的理解。
人的运势都是在阴阳之间轮转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主角们掉下悬崖,看似到了生命尽头,最终却因祸得福,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才变得越来越强。
金庸先生笔下的主角都是年轻人,而且他们成长速度快得惊人,初入江湖时还和前辈们差距巨大,没过多久就已经不分伯仲了。
《射雕英雄传》以五绝的武功为最强,郭靖初入江湖简直弱道不值一提。
到结局阶段呢,已经到了能和四绝“华山论剑”的水平。
《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也一样,最后成为“新五绝”之一。
小时候觉得这种套路就是主角光环,谁是主角谁厉害。
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金庸先生想表达的其实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新人胜旧人”。
主角们学习了前辈们的武功绝学,年纪轻轻就赶上了前辈们的水平。
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的知识也是前人们传承下来的, 科技 的发展和 社会 的进步也是依赖于知识的传承。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常常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看到各种“邪门歪道”的人物,他们的坏写在脸上,行事作风也是明抢明杀。
这样的人都不会让人讨厌,真正讨厌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和东方不败都算是武林中的“大魔头”,但是真正令我们讨厌的却是岳不群和林平之。
小时候觉得有些人怎么那么傻呢?不分青红皂白,看不清这些伪君子的真面目。
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金庸先生想表达的是“江湖险恶,人心更险恶”。
武侠世界里的人分不清的“正”与“邪”,“真”与“伪”。
我们现实中的人又何尝分的清呢?在你意气风发的时候身边可能围着一群“狐朋狗友”,到了你“穷途末路”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留给我的记忆远不止于此,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我们身在江湖,永远是身不由己。
我第一部金庸小说是82或83年,看的是书剑恩仇录,不过当时看的是盗版,名字叫“乾隆秘史”,而且只有上半部,救出文泰来就终止了。
从此迷上金庸小说,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至于记忆,那可是太多了!
赵半山的神奇,文泰来的武勇,卫春华的冲劲儿。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平四叔的忠义,程灵素的痴情。
大丈夫只怕正人君子,岂怕鹰犬奴才。
锦毛貂的奸情,南兰的悔恨。
提撩剑白鹤舒翅。
万震山的恐怖,丁典的专情。
四,五十一,三十三,五十三。
大理段二的风流,函谷八友的师恩深重。
向来痴,从此醉,塞上牛羊空许约。
修罗刀下死,做鬼也风流。
小康,让我闻闻你头上的茉莉花香不香。
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常安宁,星眸竹腰相伴。
。
。
丘处机的豪爽,大漠的种种豪事。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海棠梨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美刀王的痴恋,李西华的仰慕。
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林平之的凄惨,田伯光的难言之隐。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程英的美好,绿萼的殉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郭静与忽必烈的对话,襄阳城头郭靖的感叹,太棒了。
大粽子,叮叮当当,开门揖盗,摩天居士的潇洒,气寒西北的爽利。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狮王的悲壮,蝠王的机敏,逍遥二仙的风采,灭绝师太的大气,千棺从家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
天涯思君不可忘,太极初传柔克钢,百尺高塔任翱翔,东西永隔如参商。
明教张教主,武功天下第一,河间双煞怎地不知?
记忆太多太多太多了。
。
。
永远的记忆,永恒的经典!!!
金庸先生是个很有才的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拥有多重身份,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 社会 活动家等。
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武侠小说,代表作品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雪山飞狐》等等,以及塑造了很多侠肝义胆的江湖儿女,都是被我们熟知的经典武侠作品,也有很多部拍成的影视作品。
金庸已逝,从此江湖无武侠,这算是对金庸先生的最高褒奖了吧!对于我等70后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那就是金庸武侠带来的。
十来岁时读武侠小说,看武侠电视,总想今后也行侠仗义,持剑行江湖,一声“靖哥哥”,纵是英雄骨也酥。
那时青春年少,狂阅金庸全部武侠小说。
对策马奔腾,除暴安良,保家卫国的武林俊杰是顶礼膜拜,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化身其中,共赴大义救昌生黎民于水火中。
岁月神偷,年渐变大,武侠梦已渐行渐远,然心中侠义未改,浩然正气始为初心。
刻骨铭记“侠之大者,国为民;侠之小者,与友为邻”。
以此祭金庸先生!
新碧血剑评论
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梁羽生、古龙和金庸被誉为三位巨擘,然而在商业影响力上,金庸无疑占据了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他的作品以其广泛的改编和翻拍次数,超越了梁、古二人的作品,成为了一道永不褪色的荧屏风景线。
无论四季更迭,时代的流转,金庸的名字始终如一地镌刻在观众的心中,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影视作品的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在影视行业中创造了无数的经典,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武侠传奇。
从古至今,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舞台剧,金庸的笔触都引领着潮流,他的故事跨越了国界,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每一次翻拍都是一次对原著的致敬,每一次改编都是一次新的艺术解读,这使得金庸的作品在不同的媒介中焕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总结来说,金庸的武侠世界不仅在文学上独领风骚,更在影视界创造了无可比拟的商业价值,使他在“吸金能力”方面独树一帜,成为真正的“武林盟主”。
他的作品如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武侠小说和影视产业的历程。
扩展资料
《新碧血剑》讲述了明朝末年,天性好动的长亭公主厌倦了宫廷生活,独自到江湖寻求刺激,向身怀绝技的武师学艺。
公主在途中遇见朝廷大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产生一系列误会,遭受绑架、囚禁,经历了许多曲折而有趣的事情。
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善恶均得到报应。
永别了金庸!金庸离世,他的武侠世界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就在刚才,听闻金庸老先生辞世,让人一阵唏嘘,一代武侠小说泰斗就此陨落。
金庸老先生一生留下了太多耳熟能详的武侠故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翻拍成电视剧,圆了无数人的武侠梦。
有网友知道消息后说道,好伤心,一个时代的结束……童年觉得不远,可原来也这么多年了。
是啊,金庸的武侠代表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还得小时候,偷偷猫在被窝里开个缝看《神雕侠女》的情景。
看着小杨过经历奇遇,一点点长大、变强,就好像自己在成长一样。
那时候,每每和发小玩游戏,都是他一招降龙十八掌,我一招黯然销魂掌,谁也不服谁,最后沉迷在武侠的梦中。
后来,我还喜欢上了段誉,那凌波微步配合六脉神剑,在我眼里,是最酷的武功。
我还曾“啾啾”发过数招,可未曾惊起一只鸟来。
况且,段誉还有美丽的仙女王语嫣。
那时的我,初懂男女关系,对于王语嫣,心中也向往着之。
直到看了《笑傲江湖》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最想学的武功,竟是独孤九剑。
那句以无招胜有招,以及剑术背后独孤求败的故事,让我对其心生迷恋。
当时看的是李亚鹏的版本,他潇洒舞剑斗余沧海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绝世剑法再配上令狐冲放荡不羁的性格,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大侠形象。
后来再看《射雕》《碧血剑》《侠客行》……都再难超越我喜欢的独孤九剑。
我是在很久之后,才翻开金庸的小说的。
因为当时年少,只觉得情节都知道了,看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却不明白,影视作品只是小说的再创作而已。
我看的第一本金庸武侠是《倚天屠龙记》,开篇便是郭襄和张君宝的故事。
可能是年纪不小了,我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张君宝对郭襄的感情,才发现后来名满江湖的张三丰,入道之前,原来也曾有过这样一段年少悸动。
总之,读小说还是读出了故事之外的精彩,然后完全臣服在金庸的文字魅力之下。
读金庸的小说,你能感受到他用词的讲究,比如,在《射雕英雄传》中,他用简单的人物称呼,反映出郭靖和黄蓉之间的关系变化。
那一声“靖哥哥”,宣告两人陷入爱河。
其实,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还有古龙,梁羽生。
梁羽生号称新派武侠的鼻祖,小说以批判精神、人文情怀见长。
而古龙是“杀人不见血”的奇诡,金庸是宏大、机智的代表。
相比古龙的主人公一开始即是大侠,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金庸小说里的主角,盖世武功都是从零开始,付出辛苦,邂逅奇遇,一步步练成神功的。
这特别像我们任何一门技能的修炼,只有不懈地追逐和付出,才能修炼得炉火纯青。
经常看到网上有人在讨论,金庸小说里谁的武功最厉害?
有人说是中神通,有人说是扫地僧……具体答案,只有金庸知道。
所以,小说之外,现实之中,最厉害的武功还是金庸的一支笔。
他用笔幻化出了各种神功,构建了一个武侠王国。
天下武功,写作第一。
而写作这门神功,正如金庸笔下的所有主人公一样,没有个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很难成一定气候。
最近研读写作技巧,书写写作文章,有种不断修炼精进之感。
写作是方法论,武功也是方法论,殊途同归,不断记秘籍,操练才是成功之法。
写不下去的时候,看看郭靖苦练十八年,也没学会什么,后来却是华山论剑第一人。
所以,坚持吧,人生说不上就来了转机,而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感谢金庸用手中之笔,送给我们一个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
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武侠将温暖一代又一代的人。
仅以此文致敬金庸老先生,祝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