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亲人或者朋友觉察出你的“异样”,想知道你到底怎么了。
可是你欲言又止,最终嗫嚅着说出三个字:“我没事。”

压力,总是不期而至。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在今天要聊到的这部剧集中,面对询问与关心,主人公说出了同样的答案——“没事”。
真的没事吗?
不,其实他的生活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某天,他从黑暗中转醒,后脑传来剧痛。
转头一瞥,身侧竟然有另外一名男子倒在血泊之中。

惊吓之余,他匆忙离开。
到了院子里,脚下一滑跌入泳池。
那一刻他不禁回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变得混乱而不堪的呢?
这就要从4个月前说起。
《掩耳盗邻》
Your Friends and Neighbors

AppleTV+原创剧集《掩耳盗邻》4月11日开播。
目前IMDb7.9分,烂番茄新鲜度83%,口碑尚佳,不少观众称其为4月份最值得期待的剧集之一。
男主是金球奖、艾美奖双料视帝,“火腿叔”乔恩·哈姆。
凭借《广告狂人》中的唐·德雷柏一角成为美剧黄金时代表人物之一,观众赞誉:“完美诠释复古男性气质”。
《冰血暴》《早间新闻》《一位年轻医生的笔记》,高分经典代表作简直不要太多。

从海报中可以看出,现年54岁的火腿叔尽管魅力不减,但容貌确实肉眼可见得衰老了好多。
不仅如此,他在本剧中的角色还遭遇了严重的“中年危机”。
01
人生转折
电影《猜火车》里有一段经典台词: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择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小心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牙医保险,选择房屋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
今天这个故事中,安德鲁·库普(乔恩·哈姆 饰)也在做选择。
像大多数人一样,他在毕业之后选择工作、结婚、生子、努力晋升、换车换房……
多年的打拼终于让他成为了金融业高管,过上了成功人士的生活。
当然,也可以称其为“有钱人”。


(《掩耳盗邻》截影)
然而,生活出现了戏剧化的转折。
妻子梅尔出轨安德鲁的好友,“绿帽”来得猝不及防。
安德鲁选择离婚、分家,结束长达18年的婚姻。
之后在酒吧里,面对陌生女士的主动搭讪,欲拒还迎之时他又做了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掩耳盗邻》截影)
安德鲁惊闻噩耗:自己被解雇了。
起因就是他在酒吧的那场艳遇,公司不允许高管与员工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
他想为自己开脱,解释那名女子并非直接下属,但毫无用处。
中年失业,已成现实。

(《掩耳盗邻》截影)
还有更糟的,用于工作的资本账户被冻结,自己的钱都提不出来,先前的客户也全部失去。
想再就业?
没那么简单。
原公司在同业不断施压,谁都不敢聘用安德鲁。

(《掩耳盗邻》截影)
好不容易有公司愿意任用安德鲁,却因为他与原公司签了期限为两年的禁止挖角协议,根本没法入职。
简单地说,一个字——“难”。
两个字——“迷茫”。

(《掩耳盗邻》截影)
安德鲁曾经是个富人,但那也只是曾经。
为了维系表面的风光,本就不断透支的财务状况,在失业后更加捉襟见肘。
账单一大堆,存款余额越来越少,坐吃山空肯定不是办法。

(《掩耳盗邻》截影)
抽空回了趟以前的家,除了和前妻唇枪舌剑一番,收到的消息是儿子要买新架子鼓,女儿要激光美体。
钱、钱、钱,全是钱。

(《掩耳盗邻》截影)
临走时又遭晴天霹雳,17岁的女儿居然交了男朋友。
老父亲的心,彻底碎了。

(《掩耳盗邻》截影)
为了面子,失业的事安德鲁谁也没告诉。
朋友组织的家庭聚会上,心情沉郁的他喝得有点多。
去卫生间的时候,索性在这栋豪宅里转悠了起来。
安德鲁发现在衣帽间里的抽屉里,存放着各类名表还有不少现金,他拿起一卷,看了看又放了回去。
可到了晚上,那卷钱赫然出现在安德鲁的茶几上。
此时,一个不经意的想法涌上心头。

(《掩耳盗邻》截影)
02
奋起搞钱
给儿子买架子鼓,刷卡,买单。
该花的钱还得花。

(《掩耳盗邻》截影)
只是送鼓的时候意外撞见女儿正和男友“羞羞”。
安德鲁被气得当场暴走,直接履行了之前的“承诺”,挥拳砸向对方要害。


(《掩耳盗邻》截影)
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
安德鲁妹妹的焦虑症貌似又加重了,之前他还承担着妹妹的公寓房租。
现在的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掩耳盗邻》截影)
压力山大。
再次注视着从朋友米勒家偷拿的那卷美刀,安德鲁决定奋起搞钱。
米勒家所在的富人区,犯罪率几乎为零,所以居民很容易放松警惕,忘锁门是常见的事,这也给了安德鲁机会。
趁着对方全家出行,他悄悄地潜入了进去。
他首先盯上了一块百达翡丽鹦鹉螺18k白金款手表。
零售价7万刀,市场价超过16万刀。
安德鲁突然想起这款名表的广告语:“你永远不会真正拥有一块百达翡丽,你只是为下一代保管而已。”
下一代?年轻人都用手机看时间,谁戴表啊……我替你“保管”吧。
把手表揣进衣兜,又拿了一卷现金,收获满满。

(《掩耳盗邻》截影)
这时,门铃大作,窗外警灯闪烁。
第一次作案,就要被抓现行?
安德鲁急中生智,套上睡衣,抓乱头发,装作睡眼惺忪的样子。
竟然以房主的身份在警方那蒙混过关。

(《掩耳盗邻》截影)
转天,安德鲁就去了典当行,报价相当可观,能卖18万。
但没有证书和包装,老板不敢收。
安德鲁也不想只身犯险,回去再找,于是在老板的指引下去了别的地方。
这家店主“大刀”一挥,直接“打骨折”。

(《掩耳盗邻》截影)
没办法,卖家买家心里都清楚,这是赃物。
安德鲁忍痛出掉了手表,但这点“收入”仍然是杯水车薪。
子女抚养费、学费、律师费、两栋房子的按揭贷款、房产税、保险费……
还有那么多的费用支出,还有那么多的窟窿要填。

(《掩耳盗邻》截影)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羊毛不能可着一只薅,安德鲁认识的有钱人太多了,换一家就行了。
依然对名表下手,“理查德-米勒”——35万美元的市场天价。

(《掩耳盗邻》截影)
没想到的是,店主这次却拒收。
安德鲁不死心,直言可以再便宜一点。
但显然这女店主并不好惹,安德鲁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掩耳盗邻》截影)
安德鲁更不会想到,自己频繁的销赃行为已经引起了店主的怀疑。
或者说,是“兴趣”。
他,被盯上了。

(《掩耳盗邻》截影)
03
荒诞背后
本剧的中文译名很妙:掩耳盗邻。
通过解构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来凸显故事的主线——
安德鲁的盗窃行径。
按照目前一集偷一家的剧情,他肯定不会罢手,盲猜在开头时提到的命案现场也是偷盗时遭遇的大麻烦。

(《掩耳盗邻》截影)
妻离子散,中年失业的安德鲁,用盗窃来应对财务危机,这样的设定确实比较荒诞。
毕竟,这可是犯罪啊。
安德鲁却能找到自洽点,他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渡过难关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掩耳盗邻》截影)
真的会好起来吗?
恐怕很难。
首先,对他的解雇,本就是一场阴谋。
女员工没有揭发没有背刺,一切都是公司高层权斗的结果。
他们只是想把安德鲁踢出局而已。
女员工也是牺牲品,她曾想替安德鲁洗清冤屈,但被升职诱饵轻松拿捏。
资本,向来如此,不是吗?

(《掩耳盗邻》截影)
在工作圈里,愿意聘用安德鲁的,基本上都是觊觎他手中的资源,为的是窃夺他的客户群体。
裙带关系随处可见,靠真本事上位?
别做梦了。

(《掩耳盗邻》截影)
安德鲁的生活圈也没好到哪去。
给自己戴“绿帽”的是圈里的朋友,他的情 人是圈里的,盗窃的对象还是圈里的。
男女关系错综复杂,乌烟瘴气。
豆瓣有网友评论,真想把这些人集体送到隔壁的“白莲花度假村”去。
这个“圈”其实就是所谓的“阶级社群”。
它可以给安德鲁的工作带来帮助——帮有钱人投资赚取佣金。
但它也可以让安德鲁的生活碎成齑粉——如果他坦白自己的现状,那么一定也会被踢出去。
同时,走投无路的他现在又靠着圈内富豪维持生活——偷盗他们的财物。
而要长久地在这个社交圈立足,就要付出“代价”。
这代价既有物质上的,也有情感上的——每年10万美元的高昂俱乐部费用,以及不得不去做的奉承与谄媚。
就像剧中所说,这一切都是源自社会层面的勒索,看清本质的安德鲁,并无选择余地,只能随波逐流。

(《掩耳盗邻》截影)
他的偷盗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也是源于他对有钱人的了解。
安德鲁知道他们的贵重物品放在哪,偷哪些东西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发现。
价值数十万美元的名表就随随便便地被丢弃在抽屉的角落,许久都不曾被主人戴过。
“朱门酒肉臭”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因此,“劫富济贫”可能是某种“爽点”,但在黑色幽默与荒诞剧情背后,本剧的主旨是批判与讽刺。
资本主义与消费主义双重裹挟之下,整个社会的冷酷无情和欲望过剩。

(《掩耳盗邻》截影)
回到“人”的层面。
剧中所描述的“不安”“焦虑”“压力”“危机感”“一地鸡毛”,其实会让许多观众共情。
就像开头时提到的,“我没事”或许只是成年人嘴硬地强撑。
我们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也不能有“软弱”。
但这种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共同的“赋能”,可能真的太扭曲也太不健康。
在剧中,一名接受心理辅导的少年的叙述,竟也让人感同身受。

(《掩耳盗邻》截影)
生活的确不易,每个人都需要情绪宣泄的出口。
选择隐忍,选择坚强,维系心智成熟的形象,也许是时代的需要,但绝非自我的解药。
希望再次说出“我没事”的时候,我们都是发自真心的。
图源于网络
软饼干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