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精彩的英文电影推荐与影评,提升你的观影体验 (如何撰写精彩文章)

元宇宙3个月前发布 howgotuijian
3 0 0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提升你的观影体验

引言

在当今娱乐消费愈加多元的时代,电影和电视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能够撰写精彩的电影推荐与影评,不仅能帮助他人更好地选择观看内容,还能提升自身的观影体验。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撰写出色的电影和电视剧推荐与影评,帮助你在观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了解电影与电视剧的基本元素

撰写一篇成功的影评,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电影或电视剧的基本元素,包括剧情、角色、主题、导演以及拍摄手法等。对于电影来说,剧情是推动整体故事发展的线索,而角色则是观众与故事情感连接的关键。主题则是在叙述中所传达的深层次思想,导演的风格和拍摄手法则影响着观众的观看体验。

在分析电视剧时,还需关注集数、节奏以及情节的延展性。电视剧往往通过多集叙述来探索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因此一个优秀的影评者需要对整体剧情走向及角色的变化有清晰的把握。

研究与准备

撰写影评的第一步是对所观的作品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准备。观看电影或电视剧时,可以做适当的笔记,记录下各个重要节点、角色表现以及自己对于剧情发展的感受。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如导演的创作风格、主演的以往作品、以及该作品获得的奖项和评价,也能为你的影评增添深度。

在观看之前,研究作品的预告片、评论和观众反馈等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整体脉络及受众基础,这在撰写推荐时尤为重要。

构建清晰的影评结构

一篇优秀的影评通常具有清晰的结构,这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也能提升你写作的逻辑性。一般而言,可以将影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引言:

    简要概述观看的电影或电视剧,包括标题、导演、主演等基本信息。

  • 剧情梗概:

    无剧透的情况下,简要描述剧情的核心,吸引读者的兴趣。

  • 角色分析:

    深入分析主要角色的设定、表演及其对剧情的推动作用。

  • 主题探讨:

    阐述该作品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 视觉与听觉体验:

    评价影片的拍摄效果、音效以及配乐等。

  • 总结与推荐:

    最后总结作品的优缺点,并根据个人体验给出推荐意见。

撰写时的语言与风格

影评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术语,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流畅理解。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同时,适当插入个人感受和观后思考,使文章更具个性化。要记住,影评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个人观影体验的分享。

注意使用准确的词汇来形容作品的细节,例如在描述角色表演时,使用“细腻”、“张力十足”、“自然”等词汇,可以更好地传达你的观点。

避免常见的影评误区

在撰写影评时,需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一方面,要避免情节剧透,尤其是对没有观看过的读者而言,剧透会破坏他们的观影体验;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主观的评价,尽量结合事实和分析,使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同时,要避免单纯的赞美或批评,更多地关注作品的优缺点平衡,并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的证据或例子,这样可以使你的评述更加深入且引人思考。

结语

撰写精彩的英文电影推荐与影评,既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技能。通过对电影与电视剧的深入分析,合理的结构安排,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避免常见的误区,能够让你的影评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影评应反映出你个人的观影体验,与你的读者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找到优质的影视作品,还能提升自身的观影鉴赏能力。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在影评的创作中更进一步,享受观影的乐趣。


如何写出一篇真正的电影评论?——《如何写影评》

看电影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绝大部分人进入电影院都是希望获得放松与享受。

看完一部影片后,每一个人都会有着不同的观影体验和感受,很多人会把观后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到底看了什么? 这种记录下来的文章内容,就逐步形成了影评。

写影评,看上去很容易,只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有感触,就可以写,谁都可以写。

然而这些所谓的影评文章,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影评”,只能算是影迷看完电影后的观后感而已。

观后感与影评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观后感是人主观上的感受,影评则是客观专业的分析。

能否写好真正的影评,和一个人的艺术感觉、电影知识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有关,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看片量和电影史知识,你就无法确定,你看到的影片好到什么程度,它在同类影片中处于什么位置。

而真正专业的影评,主要解决的是电影分析和艺术评价问题。

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写出真正的影评呢?可以翻看一下这本《如何写影评》的书,它是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书。

不论是简短的电影评论、课堂上的电影报告,还是长篇大论的研究论文,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起步和深入的诀窍。

本书的作者不断的更新修订,确保全书既紧盯世界电影的最新科技、美学形态,又不忘对电影历史的拾遗。

01.什么是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评论。

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是可以影响别人的行为和决定的。

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

早期的电影评论开始出现于20世纪初。

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R.卡努多在巴黎率先对电影进行评论,并于1912年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

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可以引导观众对影片的鉴赏,以求对影片的创作者和观众有所启发和帮助。

真正的影评首先是有深度、有观点,能够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得非常完美的文章,可以以电影的主题、意义、叙事、角色、视点、镜头、剪辑、声音、动画、特效等为写作的切入点。

也如著名导演、评论家弗朗索瓦说得:“不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你的评论中,在作评论的时候,你应该至少要试图记住你的目的……吸引人的并不是公开声称某部电影好坏,而是要解释为什么。

”书中列举了六种常见的评写电影的方法: 电影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电影自身之间,或与制作条件、受众的关系; 民族电影: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角度来讨论电影; 类型:根据形式和内容的模式对电影进行分类; 作者论:通过将影片和导演、演员相联系来定义和检视一部电影; 形式主义的种类:研究一部影片的风格、结构和技巧等形式的组织方式; 意识形态:包含了政治、种族、阶级、性别、家庭等角度。

电影题材不同,写作的切入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要提高影评写作效率的方法除了要善于记录,还要善于总结。

当你影评写的足够多,观影量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提炼出影评写作的大纲、段落。

所以,《如何写影评》一书中作者蒂莫西·J·科里根强调要写出一片好的电影评论,一定要重复看电影,同时记下笔记。

02. 评写电影会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享受观影的愉悦。

知名电影导演李安曾经讲过:“我觉得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显现我们未知的部分。

”想要探知电影最大的魅力,仅仅停留在观影带给我们愉悦感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提炼出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微妙的细节,它们是如何构建出导演想向我们传达的精神和信息的。

所以说,看电影、理解电影是我们观影的乐趣之一,评写和解释应当是另一种令人激动的享受。

或许可以打开电影的一扇宝藏大门。

因为看电影的人不同,审美取向不同,对于同一部电影的判断也不同,所以产生的内容自然不同。

我们应该明白:好的影评,是用文字本身的魅力俘获读者,它是不依附于电影的、具有独立精气神的艺术品。

而这些,恰恰就是影评的魅力所在。

《如何写影评》除了介绍类型、作者论、意识形态、形式主义等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观察角度和专业术语外,还细致入微地为读者提供翔实的写作技巧:从写观影笔记、搜集资料、开头、下结论、找论据、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细节,到如何开掘电影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等等。

每一步骤均提供典型正反例文作为参考,可操作性极强。

增订的研究材料、网站索引、延伸阅读则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向。

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影评人,都是一本有章可循、平实质朴的写作工具书。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7篇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七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500字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范文

电影海上钢琴师专业影评5篇

《海上钢琴师》电影影评及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绝响的钢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1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现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思绪纷飞却不知从何整理的。

《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欲罢不能却欲言又止的电影。

也许多年之后,人们会忘记那场惊艳的钢琴决斗,会忘记他心爱的女孩就住在莫特街27号,会忘记……但在维吉尼亚号残骸中他与麦克斯最后的对白,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决绝而温柔,始终会出没在心底,带来生息。

这个故事的开头到结尾,始终是以倒叙的手法由迈克斯陈述而来的。

所以,有人说,迈克斯和1900其实就是“一个人”,因为除了迈克斯,没有人能作证,我们并不知道1900的故事是否真的存在。

所以,1900代表的是某种境界,是和外界纷扰不一样的存在状态。

对于这样的结尾,我一开始感到的是惋惜和同情:为什么不能试着上岸迎接新的人生呢?为什么不能在喧嚣繁闹的世界中找到另外的一面美好呢?为什么非要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捍卫一生的梦想呢?

对于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主题。

当然,如果一部电影只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就不算一部经典之作。

从追求梦想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人们都朝着美国梦不断努力,世界充满了欲望、利益和关系的纷争,甚至很多人拼搏多年依然没有获得想要的成功,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迈克斯为了生计可以把陪伴多年的小号卖掉,为了生存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1900一生都留在了船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梦想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于面对死亡,他依然无所畏惧。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常态,如果结尾没有这么悲剧性的一幕,这部影片就没有了升华的价值,在我看来,它反映了很多现实世界与理想主义的东西。

如果1900走出了大船,拥有了和平常人一样的家庭和财富,也许他就无法弹奏出在大船上那种纯净、自然的音乐了。

所以,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歌颂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纯洁梦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2

电影是我休闲时光不可缺少的伙伴,一部好的电影不仅可以陪伴你打发时间,更能给你以启迪。

曾经朋友给我推荐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但因无暇一直未看,昨天晚上终于有空闲,坐下来好好欣赏了这部电影。

影片全部内容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人们就叫他1900。

从此后,他留在弗吉尼亚号,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

不是他不愿意去追寻梦想,而是这艘轮船是他人生的起锚地,是他生命的载体,也是他的安全港,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舍弃所有登陆的机缘。

在他八岁时,船上的人们无意间听到一段奇妙的音乐,那就是1900弹奏出来的。

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但是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以超强的观察力去审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人生百态,可惜的是他最终无法脱离自我圈定的人生枷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海上钢琴师就是我们身边那些生存在自我空间里的人们的缩影。

他们熟识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热衷于弹奏属于自己的音乐,一旦环境有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们需要时间、精力来重新适应,或者无法适应。

他们在自我封闭中要么颓废无功,要么创造奇迹,用自己的方式来排遣内心的孤寂落寞,展现心灵深处一直向往的世界。

试想,如果1900放弃所谓的坚持,那他的人生是否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呢?当然,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选择与命运抗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选择逃避,放弃生命,走向绝望。

人生的旅途很短,短暂到有如那一段段跳跃的音符,转瞬即逝,我们只有敞开心扉,包容一切,去努力适应一切,才能演绎出精彩乐章。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3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

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一个人,一艘船,一架钢琴,一辈子的光阴,一段传奇的故事。

“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不会完蛋!”。

目前为止我在海上体验的时间很短,我总是在期盼着,最好能登上一艘游轮,在大海上航行几天,不在乎目的地,只希望可以体验在海上的感觉。

一艘船孤独的航行,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环境,如果没有阳光和星空,四周几乎没有分别,可以学着放松,让晃动的船体带我回到婴儿时代,感受对周围的未知,对目的地的迷茫,以及每天的无所事事。

也许最初几天我会到处溜达,保持亢奋和好奇的劲头儿。

然而也许十天,也许二十天,当这种新鲜的感觉一天天消散,厌倦、疲惫、无聊、焦虑、愤怒、恐惧… … 随之而来!

1900的人生很悲催,但也很幸运!悲催是站在世人的角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必须和孤独长时间相处。

幸运的是在我看来,他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和自己交流,船上来往的旅人,正好给了他多元化的感官体验,生活在熟悉的船上,安全的底色给了他无惧生命的力量。

而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也为他的演奏注入了灵魂。

技巧可以被模仿和学习,但思想是自私的,是独有的,是任谁也无法夺走的!人类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开启了自主意识模式,并擅长用意识创造和体验生命。

我们工作、生活、旅行、学习等等行为模式的意义是为了打开我们的意识框架:借由看到的去思考更多看不到的;借由体验到的去创造更多可以体验的。

1900不用下船,所以他从不期盼那个目的地的到来,开船的瞬间,他为同行的旅人开启一场音乐盛宴,驱散陆地带上船的雾霭。

没有分别心,却更愿意在有梦想的人群中抒发自己的梦想,没有评判心,更纯粹的倾听和接受不同的信念,通过思考把感受融入灵魂,融入梦想。

三十年,生活在船上,身体可以说被禁锢在船上,可并不影响他的心灵在宇宙间翱翔。完整的人生包含了生和死,而他的完整更是完美到没有瑕疵,生于船上,死于船上,短短人生所有传奇也都在船上创造,而他的音乐,却拥有法式爱情的浪漫,英式深沉的诉说,美式激荡的呐喊… …

他用意识走遍了千山万水,他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名利对于他的音乐执著,对于他的创造守护,卑微而肤浅。生命的意义!深奥的话题,却有着无数简单的回答,可谁也说不清哪个更为贴切… … 我愿意用一生去享受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也许这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4

初看完影片之后,唯一的感受是孤独,透彻心扉的孤独。

他来到这个世界还未来得及张开眼看父母一眼就被遗弃于邮轮之上,幸运的是被豪放的锅炉工丹尼收养,并给他起了个长而古怪的名字——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于是,1900在这艘邮轮的传奇故事缓缓拉开了序幕,他渐渐开始融入这个世界,一种叫音乐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心弦。

然而奈何造化弄人,几年内再度成为孤儿的他终于获得了他一生不会抛弃,也不会抛弃于他的钢琴。

此后,他伴随着邮轮在世界游历却从未下过维吉尼亚号半步。

期间面对着名利的诱惑,外界的挑衅,哪怕一段从未结束,也从未开始的的爱情也只是让他心潮更澎湃了些,挣扎更剧烈了些,他还是选择了大海,还是选择了那台伴其一生的钢琴。

在一声巨响中,他消失了,永远地消失在海上,永远地消失在每一个观影者的眼泪中。

也许有人会讲,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这是一种懦弱的态度,这是一种逃避的借口。

但我们清晰的看到他随着钢琴在海浪起伏摇摆的船舱内肆意滑行,听着他为心爱的姑娘弹奏出海上钢琴师的内心独白,用“fuck the regulation”轻轻地回答了船长的指责……这些画面无一不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他生活于他自己构建的灵性殿堂,那个殿堂无人可攀。

他不属于任何一种生活,他被上帝隐秘的藏起,被海洋保管,被一个多情的导演,用戏剧把他的所有一一遮盖……

暗自思忖,其实我们才是孤独的大多数吧。

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藏在那座海上浮城中,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的活着,然后死去。

而我们呢?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闹我们都仿佛一个座离岛,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逃避所不喜欢的一切。

我们所栖居的城市越来越鄙弃孤独,它让你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它要让你融入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它要你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

渐渐地,生活,让我们疏远了亲情;功利,让我们世俗了友情;欲望,让我们背叛了爱情,我们丢了个性却换来了共鸣。

可扪心自问,这一切的情感的告别换来的真的是我们曾经梦想过的真正的幸福么?

后来渐渐明白了为何1900终其一生也不愿走下弗吉尼亚号半步,因为我们的陆地就是他的海洋,无人愿意一生漂泊。

我们这些“陆地”上的人,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却还是那样漫长。

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是会含笑着想起,自己曾和挚友在毕业之际把酒言欢;会含笑着想起,自己曾拥有良人在侧,许下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誓言;会含笑着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望着刚来到世间的你满脸尽是疼爱……会想起那些曾无数次温暖过你的点点滴滴,然后默默告诉自己 ,这是很长、很好的一生。

正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陆地”上,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与残酷,却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

或许,我们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

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

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花花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巨大钢琴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篇华美乐章。

这是一场不是悲剧的悲剧,世间的繁华与喧闹,我们永远无法做1900,但1900的故事是一场让人沉迷的孤独,是那般的醉人,就像一杯美酒,越品越醇。

我们都不愿面对孤独,我们很难为一件事献上自己的一生,我们索取的只是“琴键”,而不是“音乐”。

其实,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孤独。

但,1900是直面孤独的,超越孤独的。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钟爱一件事,一个人,只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真的是很酷的事情,孤独又有什么好在意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5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

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爵士 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

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但这一切却在1900看到城市后都变成了幻想,他又回到船上,直到工程队用600吨炸药将巨轮炸毁,他也没上大陆一步。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我十分影响深刻。

第一个镜头,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画面选择了一种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的捱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

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扬扬自得的伸展着栉比的高楼和烟囱。

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Virginian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第二个镜头:当1900与Max分离时,二人拥抱时,这里用了一个十分经典的仰拍镜头,在这一刻,我看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人格的高大。

1900的人格在这一刻无疑是高大的,他拥有一个对音乐十分虔诚的灵魂,他不想下船的原因几乎全部都是从自己的音乐里悟出的,所以说,用一个仰拍来突出一个虔诚的灵魂;第二层是Max,他对1900的成全与尊重。

自己的朋友选择了死亡,他并没有选择强行带走,而是尊重与理解,这是,仰拍镜头将这种高尚的做法表现出来;第三层,是两个人的友谊。

Max一直相信1900一直在船上,所以不管多少人的阻拦也执意上船,说明二人的友谊已经是另一种高度,并且,Max作为1900口中的少数人,说明,Max少有能懂1900的人,所以说,用一个仰拍镜头,将二人的友谊体现的十分高大。

最后一个镜头,在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音乐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

钢琴的声音,尤其是这样以单音为主的简单旋律,总是显得特别的干净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1900是个天才,他从小就会弹出美妙的音符,但他又是个孤独的人,特别是在一艘巨轮上的天才,船上的旅客来来往往,1900群看到的永远都是陌生的新面孔。

他们怀揣着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前往美国,再美好的音乐也会因为那一声“America”抢去关注点,只留下1900那落寞孤独的身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6

一直以为《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爱情片,美若天仙的少女,恍若仙乐的钢琴曲,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浩渺无际的大海上!几次要看都没有看成。

终于,一个闲适的周末午后,怀着愉快的心情,要完成这一直来的愿望了。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一艘往返于欧洲和美国的名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轮上,无穷无尽的寻梦者,乘坐这艘游轮,来到美国。

我们的男主角,“1900”,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初生婴儿,被遗弃在这艘游轮上,被锅炉工收养,开始他在大海上从生到死的独特人生。

“1900”在船上演奏钢琴,经历了朋友离别、经济萧条和两次战争,最后,这艘游轮停止了航运,将被炸毁。

他的朋友麦克斯,坚信他仍在船上,千辛万苦找到他,劝说他。

“1900”最终没有离开“维吉尼亚号”:最后,他纤细的双手在空中象征性地演奏了最后一曲,在一片火光中,伴着巨大的声响和巨轮一起在海上沉没,和来时一样,钢琴师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我没有想到“1900”这么决绝,哪怕失去生命,他仍然不肯下船,选择和他的音乐,永远留在船上,消失在海上。

钢琴师的故事完结了,我却不由陷入深思中。

从个体的角度看,“1900”的抉择,与他独特的经历和纯粹的个性有关。

正如“1900”回忆起当年站在跳板中间的情景时所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

在有限的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应付的来;但走过跳板,前面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如何奏地出音乐来……上了岸又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路。

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我宁愿舍弃我的生命。

“1900”对自己很清醒,他生于海上,长于海上,“弗吉尼亚号”轮游就是他的家,钢琴和音乐就是他的世界。

童年的经历、锅炉工的警告,还有他和陆地有限的几次交集带来的不愉快经验,在他,陆地,从来就不是一个美好和值得向往的地方,也不是自己能够把握和想拥有的地方。

他坚守自己的生活,爱情可以放弃,其它财富和权势,更不在话下。

对于一个如此纯粹的人,做出与音乐和游轮共存亡,一点也不奇怪了。

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一个特殊人的立场对工业时代进行反思, 我更多体会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片中我们看到,当自由女神从海上的迷雾中出现时,游轮上人人欢呼,人人心向往之;但我们也看到,这个人人向往、人人奔赴的地方,有冷漠,有战争,有无止境的欲望和追求;这个地方,只能进入,只能前行,按照它的方式;当你无法融入的时候,最终只能灭亡。

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了。

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个性,对于生活,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

有人追求卓越,有人甘于平淡;有人执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有人更渴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成就一番伟业。

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能追求自我梦想,人人都能拥有梦想生活的社会,而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就像游轮通向陆地的踏板,只有唯一的一条;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只能追求世俗的名利和成功,才是幸福。

在这里,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所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7

《海上钢琴师》,反复看了三遍,每一遍的感受都格外深刻,我是在假期朋友之口中了解到这部影片,她看完后极力向我推荐,说这是一段旷世奇才的隐秘传说,还一边眼泪汪汪地向我描述这部影片那些打动她的点。

这个学期开学,挑了一个闲暇的下午,我开始走入这段回忆式叙述的影片。

故事里的主人公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

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而名字是一个年代,1900。

幼年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

他在偶然的一次,悄悄爱上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曾令人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

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

他无法驾驭。

是因为这样吗?

我记得影片中1900说的一段话,“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

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

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有人说,1900代表着的是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

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永远待在船上,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虽然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也会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

对我而言,这种“外面的世界”若是自己真的所爱所选,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也有人说,这部影片是讲述内向型人才在快节奏社会中倔强却无奈的低吟、是每个人在信息时代下打不开的内心和没有安全感的茫然。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

我们从单纯和执拗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人的一生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细小或者重大的选择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

凡人的选择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

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

对很多人而言,这也许是悲剧,但是我却认为这是1900的一种自我追求,他热爱船上的生活到达一种极致、高于一切,那里是他的整个世界,离开这里,他可能再也不能继续他所爱的这种生活。

有人问,这部影片既然这么有深意,为什么没有像《绿皮书》一样拿奥斯卡奖呢?很多人都觉得导演用错了力气,或者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只是这个世界浮躁的人太多。

他想传达的东西,不是你为了写影评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发现找不到可以作为主旨的东西。

导演是有野心,他想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想映射一个时代。

这部电影根本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给每个看官照镜子,主角就是你自己。

还记得当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音乐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

钢琴的声音,干净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海上钢琴师讲的不仅仅是一个钢琴师的诗意史诗,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会生活,在于让我们了解天才,在于让我们看见自己让我们看清自我存在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范文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6篇600字

★关于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5篇600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700字观后感范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script); =var s = (script)[0];(hm, s); })();

艺术留学之电影专业申请,Movie Review怎么写才更具影响力?

对于电影专业的留学生来说,撰写有影响力的Movie Review并非难事,它其实是一项常见的作业任务。

Movie Review要求在观影后,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电影,涵盖技术、细节分析,以及表达个人观点。

写影评不仅是展现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也是培养电影兴趣和知识扩展的方式。

写好影评的关键在于充分准备。

通常,建议的字数在1000字左右,但长篇影评则更多。

首先,至少观看2-3遍电影,确保对剧情和细节有深入理解。

其次,对电影背景、导演风格、演员表现等进行深入研究。

记录重要场景和细节,思考它们如何影响整体观影体验。

写作时,影评大纲一般包括:电影基本信息(名称、主演、类型等),剧情概述,深入讨论电影的两个方面,总结你的感受和评价,以及推荐理由。

影评写作过程中,注意结构清晰,每个段落都要具体详实地分析电影的某一方面,比如演技、导演手法等。

记住,每个部分都要有实例支撑,让读者能感受到你的观点。

总的来说,掌握撰写Movie Review的技巧,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能力,也能让艺术留学申请更具说服力。

© 版权声明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