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空之城》的深度评价:如何看待这部经典动画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 (关于《天空之城》手抄报,读后感)
引言
宫崎骏执导的《天空之城》是一部经典的日本动画电影,自1986年上映以来,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也在国际范围内赢得了无数影迷的喜爱。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精美的画面以及深刻的主题探讨,引发了观众对现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思考。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天空之城》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
故事背景与主题探讨
《天空之城》的故事围绕一座漂浮在空中的神秘城堡展开,结合了科技与自然、童话与现实等多种元素。影片的主角希达与波姆的冒险旅程,不仅是对寻求自我的探索,更是对人类与自然、科技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天空之城”,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它象征着人类梦想与贪婪的碰撞。
技术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在《天空之城》中,技术的运用与自然的力量呈现了一种矛盾的关系。故事中,空中城堡的存在是科技的产物,但同时它也代表了对自然力量的极大破坏。影片通过未来主义的视角,警示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反思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警示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面临气候变化、环保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我们更需要保持对技术的审慎态度。
角色分析与人性探讨
影片中的角色不仅各具特色,更反映出了人性的不同侧面。希达是一个勇敢而富有同情心的女孩,她对天空之城的探索象征着对梦想与自由的追求。而反派角色穆斯卡则代表了贪婪与权力的欲望,最终因其自私的行为而导致灾难的发生。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影片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黑暗,促使观众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避免情感的冷漠与价值观的扭曲。
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承
作为一部经典动画,<天空之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文化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吸引了大批影迷的追捧,更在年轻一代中树立了环保意识与人文关怀的典范。许多影迷在观看影片后,纷纷发起了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的活动,显示出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共鸣。电影中的音乐、艺术风格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动画创作,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教育意义与思考启示
《天空之城》不仅是一部娱乐性的作品,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鼓励观众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唤起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同时,影片中所体现的勇气、友情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激励年轻人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面对诸多压力与挑战,这些思想都显得尤为珍贵。
结论
《天空之城》作为一部经典动画,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启发。它通过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促使我们反思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性的善恶、并传递出环保与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部作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与珍视的经典。
如何评价宫崎骏的动画《天空之城》?
相信在人人心中都会有天空之城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只觉得宫崎骏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其实《天空之城》的动漫改编来自《格列佛游记》的小说当中,在小说《格列佛游记》里漂浮在空中的王国—拉普塔,但是在该影片是由小女孩希达为主线, 小女孩拥有一个具有无穷力量的飞行石。
在偶然的机会当中,小女孩认识了同龄孩子巴鲁,随后跟巴鲁一起共同面对着拯救世界的历史重任。
在现实中,跟大人内心邪恶的欲望相比,在这部《天空之城》影片当中,主要表现小孩子的天真、淳朴和勇敢无私。
在电影的结局里,机器人身边围绕着很多小动物,让人觉得很幸福但是又有些伤感。
《天空之城》动漫当中的背景音乐非常有名,因为这部影片上映的太过久远的原因, 现在有好多人没有欣赏过这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其实天空之城原本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本身并不是一场悲剧。
但是通过《天空之城》电影告诉大家,天空之城虽然被毁灭,但是在人们心中的贪欲却无法毁灭。
如果你喜欢宫崎骏的电影,还可以去看看《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
虽然明明是一部动漫,但是在看完了之后会使得自己内心变得很安静。
如何评价《天空之城》?
古老帝国拉比达是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大的机器岛,传说那里已经无人居住,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因此,无论军方还是海盗,都在找寻着这座传说中的飞行岛。
矿工帕克这天偶遇拉达比继承人希达,两人一见如故。
因为希达身上有找寻拉比达帝国的重要物件飞行石,军方和海盗两帮人马都在追杀希达。
帕克带着希达一起逃亡,最终都没有逃出军方的手中,希达被军队掳走了。
为救朋友,帕克只能选择与海盗合作。
帕克与海盗成功救出了希达,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军方的邪恶计划。
为了阻止军方邪恶计划的实施,他们和海盗一起踏上了寻找拉比达之旅。
有的时候很不愿意承认,自己很多梦想啊理念阿之类的东西在很小的时候就托生于一部日本影片了,但又不得不承认,每当心情烦躁的时候看看宫歧俊画的云和树,还有默默守护的机器人,一下子很多悲伤就都释然了斯威伏特笔下那个laputa是一个有关于高科技的飞岛,是用来讽刺英国社会的无趣,而宫歧俊笔下的laputa却是龙卷风背后人类的心灵家园——树。
不知道是因为太小的时候看这个片子留下了过深的印象,还是人类的心灵家园本身就是绿色的呢?我就是固执的喜欢自然中的绿色??整个laputa就是一棵大树,蓊蓊郁郁,荫蔽着安安静静的一切,漂浮在龙卷风的风眼,一个最平静的地方城市的砖砖瓦瓦,金币的摧残光芒都在水下,蒙上一层暗绿色的青苔,似乎这片世外桃源并不在乎这些工业时代的丰功伟绩。
而在这之上,是绿草,是古树,是史前遗留的三叶虫??而那些野心无限的人类们总是想着laputa的核心,那块万能的飞行石。
他们天真的以为,只要征服了laputa就能拥有飞行石,就能有至高无上的能量,能像奥特曼一样横行宇宙,可是,一切不会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在经过几千年之后还依旧不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善,自然就只好用自己的力量来教会我们什么是真谛——当上校骄傲的操控着laputa巨大的能量时,他以为他终于征服了世界!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人,我们很多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在贪婪却找不到借口的时候都会这样,用野蛮的手段违抗自己的心灵,久而久之,有一天终于习惯于这样的行为,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终于战胜了自己,庆幸于自己终于有了被社会承认的进步,征服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而对于我们心底那最后一片净土,征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吗??我常常在思考,我是如何从看不懂天空之城到现在能写出一些莫明其妙的读后感,这个过程蛮有趣,虽然漫长,虽然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一直都会哭,哭得越来越难受??以前幻想自己是舒塔,后来,开始想成为机器人,身上披着厚厚的青苔,守护着laputa,没有喧嚣,没有热闹??我一直还是很喜欢《蓝色生死恋》这部韩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恩熙说,如果有来生她想当一颗树。
如果有来生,我也想当一颗树,虽然我们的原因不大一样,但对于这种巧合还是很感动。
一棵树,一旦被种在一个地方就不会再挪动地方,还有那么多花花草草依附在四周,有小动物爬上爬下,我从不觉得树是孤单的,树有独特的语言,神奇的吸收养分的方式,从光,从土壤,从雨露,从随便很多地方都可以获取生存下去的希望,他坚强的漂亮,独立的威风,虽然他永远是单一的绿色和棕色,粗糙的树干,扁平的叶子,没有变化,却有这强烈的亲切感,无论在哪个气候带,树都是一个样子,想看到老朋友,想拍拍他的面庞,很确定,那将是一种坚实的感觉??阳光下,风吹过树叶,那是我觉得自然间最简单的美,在一个遥远的没有音响的时代,这可能是最原始的一种声音了吧,风吹过海洋,风吹过树叶,沙沙沙的,像laputa上,虽然有着极度发达的科技成就,却也就如此心甘情愿的还原着自然地本质,等着那些拼命发展的吐血的人们来发现,科技发展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看了很多遍《天空之城》,我竟然逐渐对慕斯卡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始终忘不了的有三个场景:一是慕斯卡近似疯狂地四处寻找核心,在丛林里穿来穿去,最后找到了黑色石碑,然后贪婪地用双手一边发抖一边摸索上面的文字,最后兴奋地说:“我能阅读这上面的文字了!”二是慕斯卡击坠飞行船后所说的台词:“哈哈哈,看哪,人就像废品一样。
”三是慕斯卡双眼受伤后带着哭腔似地到处摸索着出路,最后随着Laputa的崩坏消失了。
很多人可能只会单纯地把慕斯卡上校看做一个恶役,但其实这里面似乎还有宫崎骏的另一重心思在里面。
慕斯卡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坏人,通过上面三个场景,我几乎可以完整推断出慕斯卡这个人的一生的经历。
首先,慕斯卡一家是知道自己身份的。
这在幼年的慕斯卡心里一定种下过难以忘怀的种子。
有理由相信,当年单纯的慕斯卡,心里怀着的是和巴斯一样的憧憬,想要去看看那飞在天空中的超越一切的家园。
但天空之城是凡人无法接近的,放弃了天空之城的慕斯卡一族,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回到城堡之中。
并且作为王族证明的飞行石,也同样不在他的家族之中。
由此可见,慕斯卡一家或许是被剥夺了王位继承权的没落王族,而慕斯卡小时候很可能被灌输了关于如何夺回王位的“精英教育”。
从这个时候起,他的内心可能还没有变得疯狂,但已经开始扭曲了。
幼年对天空之城单纯的想象变成了要夺得天空之城的欲望,这是童年的终结,也是人的成长和堕落。
之后,慕斯卡长大了,他发现世界并不会如此的一帆风顺。
要回到天空之城,除了借助地面强国的力量,恐怕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他加入军队,想尽办法往上爬,但天空之城始终就像一个被人嘲笑的传说一样,得不到上头的兴趣。
慕斯卡的年龄恐怕已经不再年轻了,在长时间的岁月里,可能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家族的传说是不是只是一个谣言而已——直到天上掉下了那具机器人,慕斯卡才终于说服上级去调查关于天空之城的存在。
我想,在慕斯卡往上爬的日子里一定是很不好过的。
慕斯卡应该是个聪明人,但军队里腐败无能的高官却比比皆是(譬如那个只会夺宝的肥胖的将军),在慕斯卡做到上校之前,应该对不少这样的腐败者屈服过吧。
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知道自己是天上的王族,自视甚高的慕斯卡,不得不在地上的泥泞里过着摸爬打滚的日子,这样的屈辱使得他的内心一再扭曲。
从最后向地面发动进攻,还有那句“人就像废品一样”的话语里,多少可以听见他一种报复了、扬眉吐气了的心声。
在那些被他视作废品的人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时候,他的原本的梦想——夺回天空之城——已经变成了单纯的欲望——“追求强大的力量”。
让自己有一天也能君临世界,在这些愚蠢不堪的凡人头上作威作福一番。
慕斯卡其实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从剧中来看,他恐怕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家族关系淡漠,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吧,甚至可能连真正的梦想都没有。
他一直坚持的梦想——夺回天空之城——恐怕是家族里的人强加给他的负担,而这个梦想在看到核心那块黑色石碑之前,他恐怕连自己都半信半疑。
所以当他看着植物已经完全覆盖了核心区域的时候,慕斯卡的内心一定动摇了。
最后的最后,看到了那块中央的飞行石,还有一旁的控制台石碑时,慕斯卡几乎是扑上去的。
他佝偻着腰,几乎把鼻子凑到那块碑上去嗅那些文字,一边发抖着摸索一边对比着自己的笔记本时,我居然觉得有些辛酸——这是一个背负着痛苦的人得到释然的一刻。
他的梦想虽然实现了,但人却早已不是当时的那个人。
当年(也许)曾有过单纯幻想的幼年慕斯卡,已经成了一个内心被仇恨和欲望占满了的军人。
平心而论慕斯卡对希?还是很客气的,他没有说达成目的之后就斩草除根,也许是出于对同族人的怜悯吧。
然而他的野心仅仅实现了一瞬间,之后却被两个连毛都没长全的小鬼头给毁了。
飞行石发出的强光刺盲了他的眼睛,眼看到手的果实就这样崩溃了。
慕斯卡在最后的时刻,眼前一片黑暗,声音带着呜咽,那个时候他崩溃的内心,又在想着些什么呢?
如何评价《天空之城》?
古老帝国拉比达是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大的机器岛,传说那里已经无人居住,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因此,无论军方还是海盗,都在找寻着这座传说中的飞行岛。
矿工帕克这天偶遇拉达比继承人希达,两人一见如故。
因为希达身上有找寻拉比达帝国的重要物件飞行石,军方和海盗两帮人马都在追杀希达。
帕克带着希达一起逃亡,最终都没有逃出军方的手中,希达被军队掳走了。
为救朋友,帕克只能选择与海盗合作。
帕克与海盗成功救出了希达,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军方的邪恶计划。
为了阻止军方邪恶计划的实施,他们和海盗一起踏上了寻找拉比达之旅。
有的时候很不愿意承认,自己很多梦想啊理念阿之类的东西在很小的时候就托生于一部日本影片了,但又不得不承认,每当心情烦躁的时候看看宫歧俊画的云和树,还有默默守护的机器人,一下子很多悲伤就都释然了斯威伏特笔下那个laputa是一个有关于高科技的飞岛,是用来讽刺英国社会的无趣,而宫歧俊笔下的laputa却是龙卷风背后人类的心灵家园——树。
不知道是因为太小的时候看这个片子留下了过深的印象,还是人类的心灵家园本身就是绿色的呢?我就是固执的喜欢自然中的绿色……整个laputa就是一棵大树,蓊蓊郁郁,荫蔽着安安静静的一切,漂浮在龙卷风的风眼,一个最平静的地方城市的砖砖瓦瓦,金币的摧残光芒都在水下,蒙上一层暗绿色的青苔,似乎这片世外桃源并不在乎这些工业时代的丰功伟绩。
而在这之上,是绿草,是古树,是史前遗留的三叶虫……而那些野心无限的人类们总是想着laputa的核心,那块万能的飞行石。
他们天真的以为,只要征服了laputa就能拥有飞行石,就能有至高无上的能量,能像奥特曼一样横行宇宙,可是,一切不会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在经过几千年之后还依旧不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善,自然就只好用自己的力量来教会我们什么是真谛——当上校骄傲的操控着laputa巨大的能量时,他以为他终于征服了世界!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人,我们很多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在贪婪却找不到借口的时候都会这样,用野蛮的手段违抗自己的心灵,久而久之,有一天终于习惯于这样的行为,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终于战胜了自己,庆幸于自己终于有了被社会承认的进步,征服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而对于我们心底那最后一片净土,征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吗……我常常在思考,我是如何从看不懂天空之城到现在能写出一些莫明其妙的读后感,这个过程蛮有趣,虽然漫长,虽然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一直都会哭,哭得越来越难受……以前幻想自己是舒塔,后来,开始想成为机器人,身上披着厚厚的青苔,守护着laputa,没有喧嚣,没有热闹……我一直还是很喜欢《蓝色生死恋》这部韩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恩熙说,如果有来生她想当一颗树。
如果有来生,我也想当一颗树,虽然我们的原因不大一样,但对于这种巧合还是很感动。
一棵树,一旦被种在一个地方就不会再挪动地方,还有那么多花花草草依附在四周,有小动物爬上爬下,我从不觉得树是孤单的,树有独特的语言,神奇的吸收养分的方式,从光,从土壤,从雨露,从随便很多地方都可以获取生存下去的希望,他坚强的漂亮,独立的威风,虽然他永远是单一的绿色和棕色,粗糙的树干,扁平的叶子,没有变化,却有这强烈的亲切感,无论在哪个气候带,树都是一个样子,想看到老朋友,想拍拍他的面庞,很确定,那将是一种坚实的感觉……阳光下,风吹过树叶,那是我觉得自然间最简单的美,在一个遥远的没有音响的时代,这可能是最原始的一种声音了吧,风吹过海洋,风吹过树叶,沙沙沙的,像laputa上,虽然有着极度发达的科技成就,却也就如此心甘情愿的还原着自然地本质,等着那些拼命发展的吐血的人们来发现,科技发展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看了很多遍《天空之城》,我竟然逐渐对慕斯卡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始终忘不了的有三个场景:一是慕斯卡近似疯狂地四处寻找核心,在丛林里穿来穿去,最后找到了黑色石碑,然后贪婪地用双手一边发抖一边摸索上面的文字,最后兴奋地说:“我能阅读这上面的文字了!”二是慕斯卡击坠飞行船后所说的台词:“哈哈哈,看哪,人就像废品一样。
”三是慕斯卡双眼受伤后带着哭腔似地到处摸索着出路,最后随着Laputa的崩坏消失了。
很多人可能只会单纯地把慕斯卡上校看做一个恶役,但其实这里面似乎还有宫崎骏的另一重心思在里面。
慕斯卡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坏人,通过上面三个场景,我几乎可以完整推断出慕斯卡这个人的一生的经历。
首先,慕斯卡一家是知道自己身份的。
这在幼年的慕斯卡心里一定种下过难以忘怀的种子。
有理由相信,当年单纯的慕斯卡,心里怀着的是和巴斯一样的憧憬,想要去看看那飞在天空中的超越一切的家园。
但天空之城是凡人无法接近的,放弃了天空之城的慕斯卡一族,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回到城堡之中。
并且作为王族证明的飞行石,也同样不在他的家族之中。
由此可见,慕斯卡一家或许是被剥夺了王位继承权的没落王族,而慕斯卡小时候很可能被灌输了关于如何夺回王位的“精英教育”。
从这个时候起,他的内心可能还没有变得疯狂,但已经开始扭曲了。
幼年对天空之城单纯的想象变成了要夺得天空之城的欲望,这是童年的终结,也是人的成长和堕落。
之后,慕斯卡长大了,他发现世界并不会如此的一帆风顺。
要回到天空之城,除了借助地面强国的力量,恐怕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他加入军队,想尽办法往上爬,但天空之城始终就像一个被人嘲笑的传说一样,得不到上头的兴趣。
慕斯卡的年龄恐怕已经不再年轻了,在长时间的岁月里,可能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家族的传说是不是只是一个谣言而已——直到天上掉下了那具机器人,慕斯卡才终于说服上级去调查关于天空之城的存在。
我想,在慕斯卡往上爬的日子里一定是很不好过的。
慕斯卡应该是个聪明人,但军队里腐败无能的高官却比比皆是(譬如那个只会夺宝的肥胖的将军),在慕斯卡做到上校之前,应该对不少这样的腐败者屈服过吧。
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知道自己是天上的王族,自视甚高的慕斯卡,不得不在地上的泥泞里过着摸爬打滚的日子,这样的屈辱使得他的内心一再扭曲。
从最后向地面发动进攻,还有那句“人就像废品一样”的话语里,多少可以听见他一种报复了、扬眉吐气了的心声。
在那些被他视作废品的人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时候,他的原本的梦想——夺回天空之城——已经变成了单纯的欲望——“追求强大的力量”。
让自己有一天也能君临世界,在这些愚蠢不堪的凡人头上作威作福一番。
慕斯卡其实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从剧中来看,他恐怕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家族关系淡漠,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吧,甚至可能连真正的梦想都没有。
他一直坚持的梦想——夺回天空之城——恐怕是家族里的人强加给他的负担,而这个梦想在看到核心那块黑色石碑之前,他恐怕连自己都半信半疑。
所以当他看着植物已经完全覆盖了核心区域的时候,慕斯卡的内心一定动摇了。
最后的最后,看到了那块中央的飞行石,还有一旁的控制台石碑时,慕斯卡几乎是扑上去的。
他佝偻着腰,几乎把鼻子凑到那块碑上去嗅那些文字,一边发抖着摸索一边对比着自己的笔记本时,我居然觉得有些辛酸——这是一个背负着痛苦的人得到释然的一刻。
他的梦想虽然实现了,但人却早已不是当时的那个人。
当年(也许)曾有过单纯幻想的幼年慕斯卡,已经成了一个内心被仇恨和欲望占满了的军人。
平心而论慕斯卡对希逹还是很客气的,他没有说达成目的之后就斩草除根,也许是出于对同族人的怜悯吧。
然而他的野心仅仅实现了一瞬间,之后却被两个连毛都没长全的小鬼头给毁了。
飞行石发出的强光刺盲了他的眼睛,眼看到手的果实就这样崩溃了。
慕斯卡在最后的时刻,眼前一片黑暗,声音带着呜咽,那个时候他崩溃的内心,又在想着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