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的独特魅力:被忽视的美景与文化 (大上海特色)
引言
大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以其现代化的都市风貌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在繁华的表象下,它的独特魅力常常被忽视。本文将深入探讨大上海的美景与文化,从不同角度呈现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历史与文化的交织
在大上海,历史与文化如同交织的丝线,构成了这座城市丰富的底色。从19世纪的租界时代到如今的全球金融中心,上海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如外滩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依然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上海的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汇,使得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美景的独特性
上海的美景不仅仅局限于标志性的东方明珠和外滩的夜景。在城市的角落,隐藏着许多被忽视的美丽。比如,静安寺的古朴与安宁,豫园的古典园林,和周庄那如诗如画的水乡风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美食的多元化
当谈及上海的独特魅力,不能不提到它的美食。上海菜以其独特的甜味和鲜香而闻名,代表菜品如红烧肉、生煎包等深受人们喜爱。上海的美食还融合了全国各地的特色,从川菜到粤菜,各种风味交汇在这座城市中,使得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食的诱惑。
艺术的繁荣
大上海是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上海的艺术氛围愈发浓厚。各类博物馆、画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的参与。同时,上海国际电影节等文化活动也为城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
现代化与传统的碰撞
大上海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走在街头,我们可以看到摩天大楼与老式石库门建筑并存,传统与现代交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这样的碰撞不仅是文化的交融,也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它让人们在感受现代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总结:忽视的美景与文化
大上海,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的城市。从历史遗迹到美食文化,从艺术氛围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这些美景与文化常常被游客忽视。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大上海的深层次魅力,去探索那些被忽略的美景与文化。
上海有哪些著名景点
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
繁华的大上海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老饭店的本帮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云南路的各地小吃,红房子的法国大菜,小绍兴的三黄鸡,美国的肯德基;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新欢旧爱,各有各的精彩。
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追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旧梦,而现代迪斯科的节奏,遍地开花的网吧,又把人带回了21世纪的现代文明……主要景点介绍:1、东方明珠 的详细说明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
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两侧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空中串联到如茵的绿色草地上,两个巨大球体宛如两颗红宝石,晶莹夺目,与塔下世界一流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19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主会场)的两个地球球体,构成了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诗情画意的壮美景观。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成。
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电梯为目前国内所仅有。
立体照明系统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光彩夺目的上球体观光层直径45米,高263米,是鸟瞰大上海的最佳场所。
当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佘山、崇明岛都隐约可见,令人心旷神怡。
上球体另有设在267米的旋转餐厅(每小时转一圈)、DISCO舞厅、钢琴酒吧和设在271米的20间KTV包房向游客开放。
高耸入云的太空舱建在350米处,内有观光层、会议厅和咖啡座,典雅豪华、得天独厚。
空中旅馆设在五个小球中,有20套客房,环境舒适、别有情趣。
东方明珠万邦百货有限公司商场面积平方米,经营服装、工艺美术品、金银饰品、皮具、食品等,使游客在观光之余可享受到购物与美食的乐趣。
东方明珠科幻城位于塔底,有森林之旅、南极之旅、魔幻之旅、藏宝洞、迪尼剧场、欢乐广场、激光影院、动感影院、探险列车等项目,精彩刺激、老少咸宜。
还有独一无二的“太空热气球”将您送上天空,尽览上海大都市美景,使您永生难忘。
东方明珠塔内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专门介绍上海近百年来发展史的史志性博物馆。
通过珍贵的文物、文献、档案、图片,以先进的影视和音响设备,形象生动地反映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
馆内陈列分国中之国的租界、旧上海市政建设和街景、近代城市经济、近代文化、都市生活、政治风云等六大部分,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文景点。
东方明珠塔下的国际游船码头,有“浦江游览”旅游项目,登上邓小平同志当年南巡视察上海时乘坐的游船,饱览浦江两岸美景,您将领略到“火树银花不夜城”的意境。
国际游船码头里的“海鸥坊”,供应自助餐,您只需花费48元,就能无限畅饮美味和美景。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集观光、会议、博览、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21世纪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目前,“东方明珠”年观光人数和旅游收入在世界各高塔中仅次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而位居第二,从而挤身世界著名旅游景点行列。
地址:世纪大道1号 电话:021-开放时间:8:00—21:30票价:东方明珠50元(263米观光厅),85元(第二个球加城市历史展示馆),100元(三个球)。
交通:明珠巴士870、871、872,公交81、82路,隧道三、四、五、六线,轮渡陆金线、泰公线等。
2、 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的详细说明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黄金地段,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由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管理,美国芝加哥SOM建筑事务所设计,总高度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楼,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裙房6层,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大厦里有办公楼、金茂凯悦大酒店、观光厅等等。
金茂大厦既有现代气派,又有民族风格,堪称上海迈向21世纪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金茂大厦第88层观光厅,高度为340.1米,面积为152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观光厅。
观光厅装饰豪华,全部采用进口天然大理石,其中墙面石材厚度只有3毫米;玻璃幕墙视野开阔,凭栏远眺,黄浦江两岸的都市风光以及长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两台每秒运行9.1米的直达电梯,只需45秒就可以将游客从地下一层到88层观光厅。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妙不可言的朝霞与落日,与瞬息万变的蓝天白云友好握手。
地址:浦东世纪大道88号。
电话:021-开放时间:8:30—21:30票价:(88层观光厅)50元,儿童25元,学生凭学生证半价25元。
交通:地铁二号线、公交81、82、574、581、870、871、872路、隧道三、四、五、六线。
3、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的详细说明 150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
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
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
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
”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亚细亚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
其高8层,建筑面积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
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
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
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
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东洋伦敦——东风饭店“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
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
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
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
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
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
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
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
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
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
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
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
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
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
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
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
第三、四层有小尖塔。
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
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
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
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
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
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
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
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
招商局大楼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
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
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
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
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
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
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
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
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
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
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上海海关大楼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
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
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它那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象征着使命。
交通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4号,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属近现代主义风格。
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
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
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
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
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至今已历了八十多个春秋。
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
该建筑结构坚实,装饰精致,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两旁有洞形窗户。
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
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色调和谐,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
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还保存完好。
台湾银行大楼现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之所在。
该楼兴建于1924年,占地904平方米。
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
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
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这不禁让人想起具有“东洋伦敦”之称的东风饭店。
这些楼与楼之间内在或外在的联系,使得外滩的建筑尤显和谐统一,建立一种整体的美感。
麦加利银行大楼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丽如银行,就开在如今被人们称作麦加利银行大楼之内。
大楼共五层,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
大门则是楼的主线,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
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
刻以花瓣造型。
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更让人们感受到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玲珑与别致。
友邦大厦(原桂林大楼、字宇大楼)这里曾是外国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馆。
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
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
和平饭店南楼(原汇中饭店)漫步外滩,有一幢白清水砖墙,红砖腰线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座美国风格的六曾楼房就是和平饭店南楼,它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原名中央饭店。
这座建于1906年的饭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09年“万国禁烟会”就在这里举行,1996年又召开了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
1911年中国同盟本部也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
这一系列具有纪念价值的史实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更多辉煌。
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南北两楼错落而置,与南楼相比,北楼顿觉气魄豪华。
高77平方米的大楼,由于内外装饰讲究而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花岗石的墙面,圆锥形的屋顶,紫铜的屋面,无部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气。
饭店内部设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国套房。
餐厅、大堂装饰富丽堂皇。
还有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仿佛置于一个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相交融的殿堂。
中国银行大楼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
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
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盖绿色琉璃瓦,楼檐上用斗拱装饰。
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
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
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
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
这些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扬。
怡泰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筑,它就是怡泰邮船大楼即“格林邮船大楼”。
该楼高7层,另有2层地下室。
坚固厚实的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
二至五层附有外展的阳台,七层顶楼还建有塔楼,雅致美观,整个大楼外立面简洁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正金大楼建成于1924年,独具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同样有着花岗石的外墙,明晰的主线,对称的造型,但少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显流畅。
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
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
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
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
怡和洋行大楼自从1943年上海开埠后,国外商家纷纷开设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几家之一。
此后英商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怡和洋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大楼一、二层为一段,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显得庄重坚实,第三至五层又一段,有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气魄雄伟,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顶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层。
东方大楼即现在的市公安局交通处大楼原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场所。
设计师用豪华浮夸的手笔,在教堂和宫殿中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结为一体,并用短檐、波浪形墙面、重迭柱及壁画,使建筑物产生神秘的宗教气氛。
大楼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尤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
其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两侧厚实的墙面横向划分为三段,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刻。
底层门窗形成三个高大的楼门,居中是线状的浮雕。
另外,大楼在小构体上也精雕细凿,力求完美可谓是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
英国领事馆建于1873年,楼高二层,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楼宇台基较高,底层竖向中段有五扇圆拱形窗,两边房间窗户倒是圆拱形。
外立面整齐见变化。
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层顶用中国蝴蝶瓦铺成,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大楼东面楼前有大草坪,环境更现优美。
解放后,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层设在这里,该社迁出后,由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这里。
除了上述地处外滩的大厦外,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俄罗斯总领事馆以及气象信号台与外滩的这些建筑浑然一体,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万国建筑博览”的画卷。
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
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跨度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
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
上海大厦由主楼和副楼组成的上海大厦位于外白渡桥的北侧。
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
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
主楼原名“百尧江大厦”。
副楼又名“浦江饭店”。
现为三星级宾馆,饭店设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国特色高级套房,曾接待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外游客。
俄罗斯总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
该楼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楼有四层,带阁楼。
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
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间有壁柱。
屋顶为双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线尖顶窗户,西侧楼顶有二层楼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观赏黄浦江、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
气象信号台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
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
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
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地址:上海中山东一路 交通:公交20、22、37、42、55、71、135、921路等。
4、豫园的详细说明 豫园是上海市区唯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万历5年(1577年)又加扩充,规模宏伟,被誉为“东南名园冠”。
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园是为“愉悦老亲”,故名豫园。
上海解放后加以全面修葺,1987年重建东部,恢复百余年前故景风姿,新旧诸景相映互彰,融为一体,实为游乐观瞻之极佳去处。
现占地30余亩,全园擅江南园林之胜,有萃秀堂、仰山堂、三穗堂、�%
介绍上海风情习俗作文
外滩—–记得上世纪初,曾有外国人说:“整个中国全都是农村,没有城市,如果有的话只能是上海.” 是啊,上海的确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它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亚洲的骄傲! 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它有别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城市,这一点从一些建筑物上就能看出. 最为明显的就是外滩,黄浦江西岸的一幢幢西洋建筑透出浓浓的异国风情,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万国建筑群.难怪许多外国友人来到外滩,会倍感亲切,仿佛自己置身于欧洲的感觉. 夜色中的外滩显得分外迷人:浦江两岸霓虹璀璨,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上顿时呈现出波光粼粼、五彩滨纷的景象,简直是美伦美焕!浦江东岸的现代化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高高的耸立在夜空中,它就像一颗颗由珍珠串联起来的明珠宝塔,在夜空中闪闪发光,把这浦江映衬得更为艳丽!在此美景中,一对对的恋人正相拥在江边的围墙旁,浪漫的谈情说爱,诉说衷肠,这里就是上海著名的“情人墙”. “呜”.“呜”,远处江面上传来阵阵轮船的汽笛声,那声音显得那么悠扬和美妙,仿佛正在演奏着“浦江之歌”.此时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又敲响了:“铛”.“铛”,这钟声听起来显得那么悠远.沧桑,仿佛在述说这百年上海的历史. 外滩,一直是世人的心目中是上海最美丽的风景、最精致的象征!南京路—– 紧挨着外滩,有一条被誉为“中华第一街”,闻名遐迩的南京路.南京路东起外滩,往西穿过26条马路,纵贯市中心区,直至静安寺和延安路交汇处,窄窄的马路,两旁不流痕迹的矗立着600多家大小不一的商店.据统计,每天有170万人次在繁华的南京路上来来往往.它是中国现代商业的发源地,它充满着另人震撼的传奇色彩.南京路以繁华著称,它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繁华至今,可谓长盛不衰!它的马路两旁商铺林立.这里主要以国货“一统天下”,上海乃至中国的许多名店和老字号,大都集中于此:第一百货、第一食品店、新世界、永安公司.有许多历史悠久老字号的特色名店:张小泉刀剪店、吴良材眼镜店、亨得利钟表店、老介福绸布店、老凤祥金店.他们大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商品都可谓“国货精品”!而且应有尽有.每到夜晚,南京路上霓虹闪烁,把南京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难怪许多外地人来上海,逛街最喜欢逛南京路了,这里整天人头攒动,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可谓是繁华奢侈的南京路,金碧辉煌的南京路!淮海路—–上海有着另一条和南京路齐名的商业街淮海路.它东起人民路,西至凯旋路,蜿蜒10余里,犹如一条长龙横卧市中心.它与南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又与南京路有许多的不同. 淮海路和南京路一样繁华、热闹,而且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但它更多体现出了西式浪漫、典雅的格调和浓郁的欧陆风情,是淮海路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西方文化和上海文化的结合体,也是最具有上海味道与精神的地方.淮海路的马路两旁法国梧桐树遮天辟日,这里商店的建筑大多也都是欧式建筑风格,如今全世界的品牌旗舰店和名牌服饰也都集中于此,这里也号称“贵族的天堂”.此外,还有许多欧式情调的店铺,如西餐馆、咖啡厅、舞厅、酒吧. 引来了无数“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此消费、娱乐.雨中的淮海路显得分外妖娆和浪漫:漫步在雨中的淮海路,透过雨帘看到那车、人、树、景.这一切的一切显得那么朦朦胧胧,犹如漫步在人间天堂!再呼吸一下那梧桐树散发出的湿润而清新的空气,真是感觉心旷神怡.入夜时分,淮海路上华灯初放,犹如天上的街市,连绵不绝的拱形彩灯阐述着淮海路百年不衰的时尚.正因为这浪漫而富有情调的淮海路,上海人和许多外国人特别钟爱淮海路.他们把这里当成最为理想的购物和休闲的场所!淮海路真是繁华中不逝典雅,典雅中又不逝浪漫!豫园城隍庙—– 上海的豫园城隍庙,又是一处别样的景致,它好象和现代化、时尚的上海好象格格不入. 它保留了中国古老的建筑风貌,那建筑物、街道、商铺都是中国明清时代的风格. 那里是小商品世界的海洋,商品数量达几十万种,可谓是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商铺所售的有许多中国古老文化艺术的结晶,如:剪纸、面人、刺绣、紫砂壶、陶器、字画、玉器. 此外,城隍庙里的传统小吃也是一绝,如南翔小笼、宁波汤团、酒酿园子、嘉兴粽子、五香豆、茶叶蛋、鸭胗肝、老虎脚爪、棉花糖、梨膏糖.真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些则是早以绝迹多年的传统小吃,这些制作精美又口味具佳的传统小吃,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些小吃店里成天是“人满为患”,每个到城隍庙旅游的游客们都希望品尝到这里的美食. 城隍庙里有一个湖,湖里种着荷花,湖里还有许多五颜六色、色彩斑澜的金鱼正在争奇斗艳.湖上有个弯弯曲曲的桥,名叫“九曲桥”,它曲静通幽,它又是中国式园林建筑的典范! 湖中有个湖心亭,里面开着一个茶馆,坐在那里,泡上一壶香茗,再稍稍闭目养神一会儿,好不悠然自得,这是在这喧闹的大都市里,难得的幽闲之处.我十分有幸置身于这美丽的大上海,能欣赏到上海的迷人、繁华、浪漫和多姿,感受到它独特的韵味和风情弄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赞美老上海美好短句
1.赞美上海的句子有哪些
1. 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都市,相见一眼,永年想念。
2. 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都是上海独具特色。
3. 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小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老饭店的本帮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红房子的法国大菜;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各有各精彩。
4. 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外滩安宁美丽,上海外滩,成了人们的生活的天堂。
5. 上海的东方明珠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型:整座建筑耸立云霄,像一串项链,又像一串糖葫芦,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火箭。
6. 上海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并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
7. 上海有许多的旅游景点让海内外的游客参观,例如外滩、豫园、陆家嘴、新天地、南京路步行街、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为我们开创了新的辉煌。
8. 上海国际新闻中心所在地,东方明珠塔是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江欢成设计,塔高467、9米,亚洲第四,世界第六高塔,是上海的地标之一,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样旅游景点。
9. 东方明珠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二,仅次于广州新电视塔、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
从远处看,东方明珠塔和两边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巧妙地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
10. 暮色不声不响地飘落下来,两岸高楼大厦的灯光也悄悄地亮起来,上海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11. 随着暮色越来越浓,浦江两岸的高楼、摩天大厦、桥梁绚丽的灯光也依层次绽放,当夜幕到达临界点的时候,暮霭完全笼罩了大地,两岸也随之更加灯火通明,五彩缤纷,散发着奇光异彩的光芒。
12. 灯火由近到远,层峦叠嶂。
五颜六色的灯将幢幢高楼大厦打扮得眉清目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纷纷闪动着美丽的眼睛。
外滩美丽的夜景处处引人入胜
13. 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塔巧妙地托起,恰似琵琶弦上奇妙的音符,在黄浦江潺潺流动的江水伴奏下,弹拔东方悦耳动听的乐声。
14. 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高耸入云,像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线上停着;又像一串冰糖葫芦;再仔细看更像一架要腾空而起的火箭。
15. 外滩五彩缤纷的夜景是上海的骄傲。
彩色的灯管勾勒出了浦江两岸的整排高楼,宛如童话世界里的巨大城堡。
众多建筑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银行大厦和和平饭店,这两幢沉浸在淡紫灯光里的石砌大楼已成为外滩百年沧桑风云变化的历史见证
16. 蓝天白云之下,东方明珠的各个球体呈现出炫目耀眼的粉红色,真像披着婚纱的新娘。
17. 绚丽的霓虹灯凸显着东明珠的辉煌,外滩的洋房让人在这座城市中迷惘,黄浦江上耀眼的光芒却有一种近代的沧桑。
2.描写上海美丽夜景的句子有哪些
描写上海美丽夜景的句子如下是:
1、绚丽的霓虹灯凸显着东方明珠的辉煌,外滩的洋房让人在这座城市中迷惘,黄浦江上耀眼的光芒却有一种近代的沧桑。
弄堂中老上海人将油灯点亮,星星点点照亮长廊,临街的商铺里是闪亮的衣裳,美丽的上海让我如此彷徨。
2、傍晚,我们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外滩,我一下车,就看见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遥遥相对,象是两个人在看着对看东方明珠塔的外貌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五颜六色了。
东方明珠塔一共有三个塔球,三个塔球都亮着光芒 。
在197米高处是第一个大球,有10个教室那样大,有可能比10个教室还大,在250米高的地方是第二个塔球,有五个教室大,从这里用望远镜可以看见整个大上海的迷人的夜色,非常美丽,要去350米高的塔球,那可就难了,你要排很长很长的队才能乘电梯到350米的太空舱,从这里往下看,行人和汽车就像蚂蚁一样的渺小,这体现出了东方明珠塔的高大。
3、傍晚来临了,天空慢慢变黑,大地开始沉沉入睡了.
4、不知不觉间,月亮也似害羞的木兰一样,悄悄地躲到一片乌云后面,“犹抱琵琶半遮面”,露出一个小月牙,整个天地也暗淡了下来。——戴徐达
5、衬着那传来的微弱的灯光,树枝投下稀疏的冷影,偶尔一阵轻风袭来,树叶稳稳约约、迷迷糊糊地,发出嗖嗖作响声。——金志成
6、大地开始觉醒,但我依然觉得它是那样的精妙绝伦.它的美丽将无法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只能用心灵去细细的体会.今天,我看到了这黑夜里的美景,只有这样的美景才能让我似乎在腾云驾雾一般.
7、到了傍晚,天空已是灰蒙蒙的,这时,高楼上的灯已经陆陆续续亮了起来。
就像是好几颗星星落了下来,在对我眨眼睛呢!接着,路上的路灯、车灯也争相亮了起来,整条路顿时灯火通明,一盏盏灯就像是一只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
等到天空完全暗了下来,霓虹灯也亮了起来。
这下,上海仿佛穿上了件闪亮的新衣服:一盏盏霓虹灯千变万化,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半紫半黄,真是五光十色;还有那变幻无穷的形状,又像彩虹,又像鲜花,这是那衣服上美丽的花纹。
一条条公路,一片金光,像是一条条彩带。
高楼顶上的灯光好像是闪闪烁烁的宝石,装饰着衣服。
3.请用几个华丽的句子来赞美上海,最好带点骄傲语气的
一座座钢筋水泥拔地而起,这个繁华的都市,令那么多的人魂牵梦绕。
仅仅是中国人吗?no!上海的常住外籍人员达70万人,很多发达国家的公民,来到上海后,就打算后辈子扎根于此。
明明很拥挤,我为什么还要赞美她呢?因为,上海是一个细腻的城市,集中了太多中国人的智慧和劳动。
明明房价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涌向上海呢?因为上海有种振奋人心的气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引力,让无数人慕名而来。
2010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位居前十,发达程度与东京不相上下。
这个城市,在20世纪初,曾经是东亚最大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日本侵华战争发动后,旧上海变成了一片废墟,只在浦东江边留下了一些西洋遗迹。
上海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地方,20世纪的民国时期,上海就成了世界商人享乐的天堂。
而香港,直到70年代,英国才开始大力发展。
改革开放后,上海迅速恢复昔日的繁华,并且证明给了世界上所有的人:这些高楼大厦,这些繁华,都是中国人自己建的。
英国人曾经说过,东方人一旦觉醒了,发展势头一定会超过西方,因为东方有上万万个聪明的大脑;而西方的天才,却是凤毛菱角。
上海就验证了这句话,大家敢相信吗?不到40年啊,大上海就跻身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一个城市可以发展得如此迅速。
4.关于上海大街繁华美丽的赞美诗句有什么
1.黄浦浪花千尘雪, 东方明珠网络春, 花满堵,酒满瓯, 十里绮罗外滩烟。
释义:黄浦江的浪花翻腾如同千层雪花,东方明珠百年依旧如春,望着长满鲜花的小洲,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十里的外滩美景笼罩着繁华。
2.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释义:眼里着长满鲜花的小洲,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在无边的波浪中我拥有了自由。
扩展资料:
赞美上海的现代诗句:
1. 绚丽的霓虹灯凸显着东方明珠的辉煌,外滩的洋房让人在这座城市中迷惘,黄浦江上耀眼的光芒却有一种近代的沧桑。
2. 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旗舰店,都闪动着巨大的点子屏幕,满大街的金银楼里,黄金链子一根比一根粗。
3. 无数前来上海旅游的外地人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那条被电视节目报道了无数便的熙熙攘攘的南京路。
4. 东方明珠塔美丽极了,犹如一颗巨大的彩色钻石,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
各种各样的船在水上漂着,船上面的广告灯放射出彩色的光,看得我眼花缭乱。
5. 我住在繁华的大上海,这里人流如潮、车水马龙。
6. 夜晚,从黄浦江的游轮上看,明珠塔上点点繁星,熠熠生辉,光影流动,变幻奇妙。
7. 从近处观赏,东方明珠塔耸天入云,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似要把人间最美好的信息向全球每个角落传达。
8. 白天,从远处眺望,东方明珠塔与两边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组成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
9. 明珠塔卓然秀立于黄浦江岸边、现代化建筑群中,以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顶天立地的王者风范,亲切地向人们述说黄河、长江的源远流长和黄山、长城的绝美神奇。
10. 弄堂中老上海人将油灯点亮,星星点点照亮长廊,临街的商铺里是闪亮的衣裳,美丽的上海让我如此彷徨。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上海
5.形容上海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上海的句子有: 绚丽的霓虹灯凸显着东方明珠的辉煌,外滩的洋房让人在这座城市中迷惘,黄浦江上耀眼 的光芒却有一种近代的沧桑。
2. 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旗舰店,都闪动着巨大的点子屏幕,满大街的金银楼里,黄金链子一根比 一根粗。
3. 无数前来上海旅游的外地人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那条被电视节目报道了无数便的熙熙攘 攘的南京路。
4. 东方明珠塔美丽极了,犹如一颗巨大的彩色钻石,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
各种各样的船在 水上漂着,船上面的广告灯放射出彩色的光,看得我眼花缭乱。
5. 我住在繁华的大上海,这里人流如潮、车水马龙。
6. 夜晚,从黄浦江的游轮上看,明珠塔上点点繁星,熠熠生辉,光影流动,变幻奇妙。
7. 从近处观赏,东方明珠塔耸天入云,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似要把人间最美好的信息向全 球每个角落传达。
8. 白天,从远处眺望,东方明珠塔与两边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组成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
9. 明珠塔卓然秀立于黄浦江岸边、现代化建筑群中,以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顶天立地的王者 风范,亲切地向人们述说黄河、长江的源远流长和黄山、长城的绝美神奇。
10. 弄堂中老上海人将油灯点亮,星星点点照亮长廊,临街的商铺里是闪亮的衣裳,美丽的上 海让我如此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