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奇女侠1984豆瓣》看女性力量在现代英雄叙事中的重要性 (从神奇女侠开始)
引言
在现代超级英雄叙事中,女性角色的塑造逐渐走入观众的视野,尤其是作为一部续集的《神奇女侠1984》更是把女性英雄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一影片和其先行之作《神奇女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力量在当代英雄叙事中的重要性。本文将探讨《神奇女侠1984》的主题、角色和叙事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出现代社会对女性力量的重视和认同。
女性力量的象征
《神奇女侠1984》继续了前作的传统,将女主角戴安娜·普林斯(Wonder Woman)塑造成力量与智慧的结合体。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强大,而且充满人性。戴安娜在面对力量的诱惑和个人欲望时,选择了坚守原则,展现了女性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深思熟虑。这种复杂的人物设定,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她的力量,更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对权力与欲望的深刻反思
在《神奇女侠1984》中,影片通过反派角色圈养依旧存在的权力欲望和人性贪婪,形成了与戴安娜的鲜明对比。反派角色失去了对自身欲望的控制,而戴安娜则在痛苦和责任中寻找自己的方向。通过对这两者的对比,影片在传达女性力量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权力与欲望的深刻反思。女性不再只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能够主动选择和抗争的力量,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英雄形象。
情感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影片不仅关注戴安娜的英雄之旅,也深入探讨了她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她挚爱的人的联系。这种情感的深度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为女性角色的成长提供了动力。与传统英雄叙事中常见的孤独形象相比,《神奇女侠1984》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体现了女性在情感中寻求支持的真实与必要。
女性友谊的力量
在影片中,女性之间的友谊和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戴安娜与她的女性同伴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并在关键时刻相互扶持。通过这些精彩的女性友谊,影片展示了女性团结的重要性,反映出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挑战,也要在内部寻求共鸣与支持。这种模式在许多现代影视作品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展示了女性在议题上的共同努力,以应对性别不平等的挑战。
视觉与叙事语言的创新
从视觉效果和叙事语言的角度来看,《神奇女侠1984》通过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动作设计来展现女性英雄的力量。影片的构图、色彩和音乐都加强了女性角色在叙事中的主导地位,视觉风格的独特性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这种鲜明的视觉叙述不仅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还让女性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女性力量的未来
《神奇女侠1984》在现代英雄叙事中,通过丰富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现了女性力量的重要性及其多维度的表现方式。女性不再是英雄故事中的配角,她们的情感、道德和人际关系都在叙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切都向观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现代女性在英雄叙事中同样具有强大的力量与无限的可能。从《神奇女侠》开始,女性英雄的故事将继续书写下去,成为未来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电影《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神奇女侠》是一部中规中矩的DC漫改作品,如果给它打分的话,晗光会打7分(满分10分)。晗光认为这部电影的优点有以下几个:
1.影片表达的主题很好–人类还是有高尚的情感的(战争与和平 、挑拨离间与无私奉献等)
影片通过世外桃源的设定,让戴安娜这个半神血统的女性英雄拥有上帝一般的人格。
她纯洁、高尚、无私。
影片中的战争是阿瑞斯蛊惑和挑起的,最后被神圣的戴安娜打败了。
然而,影射到现实中,就是总有一些类似“阿瑞斯”的人,为了侵略、为了利益而挑起战争,不顾民间疾苦,不顾生灵涂炭。
而人类的高尚情感“无私”、“热爱和平”、“团结”则是战胜这些“阿瑞斯”的无上法宝。
2.盖尔加朵的颜值和气质与神奇女侠高度吻合
盖尔加朵在《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的惊艳亮相,让大家都忘记了蝙蝠侠和超人才是影片的主角。
冷峻的目光、坚毅的眼神、凌厉的身手和英姿飒爽的身姿,让蝙蝠侠和超人都看呆了。
可以说,超模出身的盖尔加朵在颜值上还是和漫画神奇女侠高度吻合的,虽然没有漫画里的魔鬼身材,但加朵的气质出众,这让她饰演的戴安娜看起来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仿佛真的从世外桃源来到人间。
加朵的女侠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可以说,《神奇女侠》的成功与选角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了,缺点也是有的:
1.剧情方面没有太大的亮点,略显冗长(-1分)
介绍戴安娜的起源故事显得略长和沉闷,在讲故事方面,完全没有今年的《海王》做的好。
而且剧情没有惊喜、没有伏笔、也没有反转。
影片高潮也来的太快太短暂,仿佛刚刚面对最终的敌人,转眼间就结束了。
剧情方面可以横向对比漫威的《美国队长1》,美队1也是剧情略显平淡,但美队2就是质的飞跃。
希望明年的《神奇女侠1984》能有更激动人心的剧情。
2.没有明显看到人物的成长(-1分)
这可能是目前大部分DC电影的通病,就是人物没有立起来。
戴安娜唯一情感上的成长就是从“女王教导她人类不可信”到“史蒂夫让她又对人类刮目相看”。
但是,影片中铺垫略显不足。
另一方面,戴安娜实力的成长也是十分不明显,作为同父异母的哥哥阿瑞斯,前一分钟还气定神闲、似乎拥有深不可测的实力。
可转眼间就化身为“美式英雄里俗套的反派”,被主角打败后惊呼“这怎么可能”(同样的还有正义联盟的荒原狼)。
这是一个失败的反派,可以说,这部电影看不到英雄的成长,也看不到反派的魅力。
3.观看时没有明显的情绪爆点和认同感,主角的亲情与爱情都不够深刻(-1分)
导演派蒂杰金斯的《神奇女侠》处理英雄的情感爆发点不够好,晗光也是感觉不如温子仁的《海王》。
前者没有侧重描绘戴安娜的感情重心,从小没有父亲,母亲是女王,周围也全是女人。
后来跟史蒂夫一起出岛也是因为相信“是阿瑞斯在捣鬼”。
没有亲情的鼓励,也没有戴安娜本人的决心。
可以说,作为观众看不到明显的戏剧冲突,更没有认同感。
爱情方面,史蒂夫是她见到的第一个男人,而正巧史蒂夫是一个三观正而且有奉献精神的人,可以说史蒂夫是一个完美的人类,他身上没有人类明显的缺点,要硬说有,那么“恐惧”算是一个,恐惧体现在史蒂夫毕竟是肉体凡胎,他不像戴安娜一样是半神之体,面对枪林弹雨,他依然无法冲锋陷阵,换句话说就是能力有限。
但一旦遇到他个人能够做到却需要献出生命的时刻,他也会毫不犹豫(最后驾驶满是毒气炸弹的飞机)。
如果,戴安娜遇见的第一个男人是鲁登道夫将军那样的呢?她还会改变对人类的看法吗。
影片中描述戴安娜和史蒂夫感情升华的镜头和场景太少,唯一一个就是在攻破德军防线的那晚一起跳了个舞,然后脉脉温情。
整体上来看仿佛就是:史蒂夫一直是在协助戴安娜除掉战神阿瑞斯,而他和他的战友则在戴安娜的领导下,客服了人性的一些缺点,最后结束了战争。
其实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情感冲突应该不少的,可惜影片中描绘的太少。
这一点感觉也不如《海王》里处理的好。
亚瑟和媚拉从陌生到相知,经历了很多,媚拉施法救下亚瑟父亲–亚瑟与弟弟决斗被打败后和媚拉一起逃亡–一起冒险寻找三叉戟线索–在西西里岛一起享受人间温情(尤其是一起吃玫瑰花那段太赞)–一起打败黑蝠鲼和奥姆的手下–一起出海遭遇海沟族–一起到地心藏海取到三叉戟–一起并肩作战夺回海洋领主。
如何评价电影《神奇女侠》(Wonder Woman)?
《神奇女侠》不仅收获了近乎炸裂的赞誉和口碑,还创造了数项纪录,刷新了电影史。
这是有史以来由女性执导的预算最高的真人电影(1.49亿美金),是DC组建电影宇宙以来第一部获得影评人好评的电影,而且很可能成为女性执导的票房收入最高的真人电影。
导演派蒂·杰金斯为影片创造了一种介乎梦幻和现实之间的浪漫基调。
亚马逊人隐居的天堂岛风景如画、一片祥和,相比之下,人类世界的昏暗杂乱以及前线的残酷艰辛让人忍不住慨叹,是战争把人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 童年戴安娜无忧无虑地驰骋在天堂岛
△ 成年戴安娜忧心忡忡地厮杀在前线
这个故事跨越了神界和人界,融合了神话和真实历史,从远古众神统治的奥林匹斯山讲到现代世界灯火通明的卢浮宫。
△ 某年某月某日亚马逊女王希波吕特和她的女儿
△ 一战期间伦敦某处小酒馆
△ 21世纪的卢浮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神话风格的精美丝缎、皮革护甲、金属饰品,也可以看到工业时代的机枪火炮、翻领军大衣、假体面具,这些充满年代印记的物品和这个故事一起奠定了影片恢弘庞大的史诗架构。
在这个架构之下,杰金斯却讲了一个发自肺腑的成长故事,一个细腻感人的爱情故事,一个紧张刺激的谍战故事。
我们看到的亚马逊公主戴安娜,有着少女般的纯真、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智者般的博学。
△ 初到伦敦的戴安娜一脸纯真
她是真正的超级英雄,乐观却不幼稚、强悍却不骇人,眼中永远充满温暖和同情。
然而却从未有过救世主的心态,也不会困惑于拯救世界的责任和压力,她只是恰巧拥有可以帮助弱者的技能,保护那些无法为自己战斗的人们。
△ 她是那个义无反顾冲出战壕的人
人类永远不需要为她担忧,她不用对抗心魔、一不小心就黑化,也不会受困于身世纠葛。
导演杰金斯怀念第一部超人电影所传达的积极正向的能量 —— 如何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她不仅让戴安娜成为榜样,还在影片中致敬了1978年版《超人》中的经典桥段。
△ “我为你挡子弹”:神奇女侠 vs. 超人
△ 我讨厌旋转门”:神奇女侠 vs. 超人
戴安娜当然也有缺点,傲慢无礼、不谙世事甚至有些盲目自信,所以她也将为自己的不足付出代价,从她踏入人类社会开始,就和芸芸众生一样需要完成自己的课题。
幸运的是,有一位陪她一起度过这段珍贵旅程的同伴,他就是史蒂夫·特雷弗。
从戴安娜把这名倒霉的飞行员从海中托起那刻起,这两人的命运就交织在一起。
△ 从天而降的史蒂夫
他和戴安娜既是战友又是恋人,他们一起奉献了影片中最动人的几个片段:史蒂夫把第一次到伦敦的戴安娜当成孩子一般照顾,尴尬地帮她拉住斗篷,阻止她去骚扰一名婴儿,为她买了人生中第一支冰淇淋;在无人区敌人凶猛的火力之下两人配合默契地突围,在小镇片刻宁静之中浪漫的共舞和短暂的交心。
△ 一支舞、一场雪、一个吻
戴安娜从史蒂夫身上看到了人类美好的品质,也看到了人类的弱点。
史蒂夫在某种意义上是戴安娜进入人类世界的向导,也是催化她成长的一部分,而这种成长促进是相互的。
他们给了对方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尊重各自的目标,即使一个说要阻止毒气战,另一个说要杀死战神阿瑞斯。
最终他们明白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 —— 结束战争。
△ 并肩作战的恋人
戴安娜和史蒂夫之间的浪漫情愫看似波澜不惊,却藏在点滴之间,不经意的对视、为对方挡下的子弹、互相开的玩笑和急切的争执。
导演杰金斯从《卡萨布兰卡》中找到了灵感:“我喜欢那种深刻的爱情故事,两个相爱的人共同面对一个艰辛复杂的难题。”
△ 最终总有一人要上那架飞机
这两个重要的选角如此成功,以致于人们对盖尔·加朵和克里斯·派恩之间的奇妙火花赞不绝口,这可能是超级英雄电影里最令人信服的浪漫关系。
以色列女演员盖尔·加朵有着高贵古典的长相,气质介于甜美和性感之间,笑容可以融化冰雪。
她曾经在以色列军队服役的经历也赋予了她冷静、坚定和充满力量的眼神。
她几乎完美平衡了柔和的个性和刚强的气魄。
△ 气质独特的盖尔·加朵
克里斯·派恩塑造的史蒂夫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却在最严峻的战争环境下仍然保持着幽默感,甚至有些淘气和无赖。
导演杰金斯希望史蒂夫是个有趣的角色,就像印第安纳·琼斯,既顽皮又不乏男子气概,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人物,而是接地气儿的大兵。
△ 喜欢耍宝的克里斯·派恩
一位女导演、一位超级女英雄,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女权主义色彩,但令我舒心的是,电影里却并未对此做过分渲染,这在如今算是很难得。
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影里有强势的女性角色,通常做法会把一位想法和作为都极其现代的女性角色放在和她格格不入的时代环境里,如同21世纪的姑娘穿越回了18世纪,而且她身边一定有一个或一群俗不可耐的男性角色来衬托她的独特。
并不是说那个年代的女性不能拥有现代女性的品质,而是这种方式实在有偷懒之嫌,《神奇女侠》用了一种更聪明和更优雅的方式来表达女权主义。
这个故事把我们熟知的浪漫冒险故事中的性别调转。
英雄救美变成了美人救英雄,戴安娜和史蒂夫初遇的桥段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一般是男主角帅气地将溺水的女主角救起,在这里却是史蒂夫一脸惊艳和感激地望着戴安娜。
△ 内心戏:天哪,我被仙女救了吗?
再来山洞里美人出浴的戏码,通常是女主角羞涩地面对男主角的调戏,结果史蒂夫却被“调戏”了一把,而且是在相当无奈的情况下,因为戴安娜根本没有男女之别这个概念,只有史蒂夫所来自的文明才会把男女区别对待。
这种来自不同文明的认知也促成了两人在船上的对话,戴安娜对两性关系的精辟看法令史蒂夫哑口无言。
还有在伦敦,戴安娜把束身衣当成盔甲成了无意的戏谑,她出现在会议室引起的骚动和无所顾忌地责难将军,都在质问这个无视女性的社会。
△ “这是你们人类的盔甲?”
史蒂夫在登上飞机前对戴安娜说:“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
”之后便放心地将这个世界交给了戴安娜。
在他眼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能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就是那个应该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人。
最终,这场由男人挑起的、把世界弄得一团糟的战争,被一个女人平息了。
这部电影简直不能更女权,但它却没有把战争的过错归结于男人身上,每个人都是这场战争的一部分,无论是史蒂夫还是丸博士,就像史蒂夫说的,也许我们都有错。
△ “也许我们都有错。”
《神奇女侠》诞生于二战期间,电影却把故事背景改成了一战,那场让杀人收割机 —— 机枪成为主流的战争,那场首次让人们见识到毒气战的战争,这些在电影中都有体现。
德军和亚马逊人的海滩大战,是一次冷兵器和重型火力的残酷对决,子弹无情穿过肉身的特写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很久未被侵蚀过的文明所面对的巨大威胁。
△ 两个文明的交战
戴安娜以一己之力,用盾牌阻挡了所有机枪火力的举动,以及史蒂夫倾尽全力阻止毒气弹运输的义举,都让我们希望,神奇女侠和史蒂夫·特雷弗真的在我们的世界存在过。
△ “她挡住了全部火力!”
这部电影最动人之处在于,无论是那些轻松诙谐的对话,还是悲壮惨烈的动作场面,都充满了情感,都是塑造这些人物、构成这个故事的重要部分,而不是机械化的叙事要求:这里太闷了,来点笑话;或者这里文戏太多了,插个动作戏。
戴安娜在最后一刻终于明白,真正的战争存在于她的内心,就像她的战友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战争。
而戴安娜的战争就在于,在见过了人类犯下的罪行之后是否仍旧相信人性。
而最终让她挣脱阿瑞斯的束缚,给予她超凡力量,并且选择信任人类的,是“爱”。
△ “爱”让戴安娜拥有了无限能量
于是我们的故事有了一个美好结局,但戴安娜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现在我们终于理解影片一开场戴安娜的旁白:“我曾经想要拯救世界,这个美丽的世界。
但当你靠得越近,看到的越多,就知道这里有无尽的黑暗。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用最艰难的方式,学到了这一点。
”
影片结尾我们终于明白了那张作为关键道具“麦高芬”的老照片的意义,此时还多了另一件,那只代表时间和永恒的手表。
△ 这张老照片是他们共存的回忆
很显然,DC也用最艰难的方式,学会如何漂亮地讲一个故事,以至于DC兴高采烈地把6月3日(影片上映第2天) 作为“神奇女侠日”,而今年恰好也是神奇女侠独立漫画诞生75周年。
△ 神奇女侠有自己的节日啦~
票房分析网站的首席分析师肖恩·罗宾斯说:“这部电影把DC带入了正确轨道”。
投资公司Needham & Co.的媒体分析师劳拉·马丁说:“如果《神奇女侠》可以取得《钢铁侠》那样的成功,那么它将有助于减少好莱坞男女薪酬差异。”
在派蒂·杰金斯之后,其他女导演也将陆续贡献自己的大制作电影,安娜·波顿将联手瑞安·弗雷克执导漫威的《惊奇队长》、吉娜·普林斯-拜斯伍德将执导《蜘蛛侠》的衍生电影《银貂与黑猫》、艾娃·德约列将执导迪士尼的《时间的皱折》。
神奇女侠在正义召唤下跃入夜空,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准备好拯救世界。
参考引用:
Wonder Woman may flip the superhero script, By Ryan Faughnder,
“Wonder Woman” director Patty Jenkins’ cinematic influences might surprise you, By C. Molly Smith,
《神奇女侠》电影观后感
观看电影《神奇女侠》有感【1】
影片剧情确实是好莱坞大片的套路,感觉似曾相识,中间段落节奏偏慢,人物性格设置也比较粗糙,看得出女导演在节奏掌控和性格塑造上面稍欠火候,但几个场面镜头效果还是不错,特别是在影院感受有点小震撼,为此我还是给本片8分。
整部片都是在烘托女神(神奇女侠战争女神傻傻分不清),简单说女主性格有点傻大姐(不是黑),上去就是干,让我想起了暗黑3风暴里面的女野蛮人,无论是挡子弹还是横冲直撞都有点莽夫(姐)的味道。
当然本片就是为了烘托女侠,大大的特写镜头不停地展现女主的美,以迷倒迷弟迷妹们。
男主在本片里确实是配角的份儿,作为温顺帅气的忠犬陪在女侠身边。
本片结尾算是高潮姗姗来迟也是我认为的亮点,战神阿瑞斯即大Boss终于登场,煽动勾引人的战争欲是他的智谋,证明战神不是仅仅是一个武夫。
当然他穿上盔甲也是很帅气,还有闪电助阵。
。
女主最后并不像《冰雪奇缘》里面那样,因姐妹情而觉醒,这次还是因为男女之爱而愤怒解禁。
女侠觉醒了战力,开外挂般解决了boss阿瑞斯,个人觉得如果最后是肉搏取胜会更好。
总之盖尔·加朵很适合这个角色,她的大眼睛清晰的五官轮廓留给人印象深刻,虽然女侠在智商上没展现出惊艳的一面,但相信她在第二部中会展现更多的魅力。
另外吐槽下女侠专属bgm露脸太少,这么热血沸腾的bgm不多来几下岂不浪费?哪怕结尾也是一闪而过。
观看电影《神奇女侠》有感【2】
拥有烂番茄93%新鲜度和超高口碑的电影《神奇女侠》正在国内热映,已经有不少影迷透过之前的点映和首映观看过影片,并留下了他们最真实的看法和感受,想知道这部《神奇女侠》有多好看?那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怎么说的吧!
万众瞩目的《神奇女侠》到来了。
为了迎合大众的市场,加入了很多幽默的元素,优化了主线故事,先入为主的神奇女侠专属背景音乐,燃爆并加分了打斗画面。
总的来说是一份良好的答卷。
导演派蒂。
杰金斯在电影的构图上极为考究,成功展现了戴安娜的勇猛和柔情,比起之前导了《超人钢铁之躯》和《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导演扎克施耐德,少了很多晦涩的剧情展现和宗教映射,把许多篇幅用来塑造戴安娜和史蒂夫两人爱情的关系上。
盖尔。
加朵也成功挑起了有75年历史的神奇女侠这一角色。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以下简称BVS)的惊鸿一现,就奠定了她的形象。
在《神奇女侠》里她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展现英勇的一面毫无半点马虎,展现柔情一面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只是很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没有在电影看到更多的惊喜。
虽然DC漫画的历史比漫威漫画早很多年,但是在开拓电影市场这一块不得不说漫威捷足先登。
于是DC为了迎合和吸收更多的观众,尽量学习了“前辈”漫威的一些英雄影片塑造的结构和套路。
就这部《神奇女侠》来看,已经看不出是DC还是漫威的影片了。
但在之前的《超人钢铁之躯》和《BVS》还是有很明显的DC风格的。
早前的蝙蝠侠三部曲更是把漫画改编提高到了殿堂级的地步(或许那个时期已经远去)。
只能说现在DC这部《神奇女侠》选择了一条最保险的叙述方式,让影片从头到尾不会让人有黑人问号脸。
但是少了DC该有的暗黑风格,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好事。
希望漫威和DC各有自己的水准和风格,个性鲜明,这才是观众最大的福音。
影片没有彩蛋,在影片里除了出现的维恩公司,没有再过多的涉及其他的超级英雄,据说《神奇女侠》要拍成三部曲,所以相信会有其他超级英雄的加入。
正义联盟
本以为这部电影会为接下来的《正义联盟》继续打打前瞻铺铺路,没想到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预习《正义联盟》,建议就再去补习一下《BVS》吧,那部才是《正义联盟》的前瞻之作。
但是不要以为你真的看懂了这部《神奇女侠》,毕竟神奇女侠是DC非常重要的超级英雄,已经有75岁高龄,影片透出的隐藏彩蛋和故事线还是非常精彩的。
观看电影《神奇女侠》有感【3】
最近国内上映超级英雄系列–神奇女侠,这部电影讲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马逊一族的公主戴安娜,生活在只有女人的天堂岛上。
直到有一天,戴安娜将坠海的飞行员史蒂夫救起,史蒂夫强调自己的目标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戴安娜则认为这场人类的浩劫或许是战神阿瑞斯捣的鬼,于是决定与史蒂夫一起前往战争前线,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人类战争的威力,并取得上帝赐予的武器与装备,化身神奇女侠,逐渐理解了身为英雄的意义和代价。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良久,我觉得这部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不是神奇女侠,而是她的男朋友史蒂夫!一个为了国家去牺牲自己,一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超凡的事!一个真正的英雄!
史蒂夫这个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现代女性的白马王子。
戴安娜被什么样的男人吸引,就证明了公主心里最重视的是什么。
他是一个心怀正义的人。
他是一个武力值只比普通民众稍高一点点,但没有特殊能力的一般人。
他的工作听起来很帅气,但不是007那种帅法。
他没有巨大的权力,也没有通天本领,但他有他的坚持,他认真拼命做好自己的工作,希望用尽全力去让整个局势有机会往和平前进那么一小步。
对比于戴安娜,他连愿望都是平凡的:和爱人一起吃早餐,然后出门上班。
当公主问他那会是什么感觉时,他代表那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说出了令人心酸的答案:我不知道,我没试过。
但是他敢在最危险的地方出入,为了戴安娜公主冒着死亡风险偷笔记本。
他有愿意一起出生入死的朋友(当然那哥们一开始还是看着钱的份上)。
他在战争中穿梭,累积了经验和圆滑,却没有遗忘是非。
对黛安娜来说,也许这个人在武力上不如她,但他带她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没有看过的风景。
让她成长。
试图维护她的纯真,又在战斗时与她并肩作战。
他尊重她,那晚吻她之前他甚至有点犹豫。
也珍惜她,怎么看她都比他强壮,但在寒冷的野地,夜里他还是为她披上一件外套。
他不是调情圣手,也不富有,能送她的只有一套衣服和多加一个球的冰淇淋。
但从他的表情看得出来,他一直希望这个女孩快乐,看着她快乐的样子,他笑得像个孩子。
即使戴安娜的善良太过傻气,他始终是不希望戳破她的想像。
所以当不得不直接谈战神到底存在与否时,他说的是:如果可以,我多希望能告诉你这世上只有一个坏人啊!
这不是白马王子,什么是白马王子呢?
其实我最感动的台词是他和女神最后道别时说的话,他没有说你是我遇过最美的女人,没说我会永远看护着你之类的情话,在我爱你三个字之前他说的是:我真希望能有多一点的时间。
想跟她厮守,想跟她为伴,想在她身边,再多一点时间。
这比什么甜言蜜语都要真诚。
最后在飞机上那一幕,他先由衷为即将到来和平开心(自己却很可能享受不到),然后开始害怕将要面对死亡,害怕证明了他的品格,因为面对不怕的东西是不是需要勇气的,明明害怕,却为了实现目标去面对它,才是真正的勇敢。
他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爱与正义与勇气,也证明了戴安娜的选择,始终是爱与正义与勇气。
这个男人其实也和戴安娜一样有纯粹的热情,也有他的挣扎,更有真实的勇气。
对许多女性来说,白马王子不见得要真的骑白马(开跑车?)力大无穷或富甲一方。
但他要能和自己一起成长,一起努力,一起并肩作战。
他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保护和帮助,也要能保护和帮助自己。
他有他的温柔和体贴,也有他的坚持与信念。
导演给了这部电影的男观众们这个时代的戴安娜公主,也给了女观众们这个时代的白马王子,也许不像我们小时候看的那么勇不畏死,可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令人心折。
跟戴安娜一样,他是真正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