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一部直击人性的社会现实主义电影,豆瓣9分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9.0 分,豆瓣高口碑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2018年上映的社会现实主义电影,由徐峥执导,宁浩监制,徐峥、王传君、谭卓、章宇等主演。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程勇从一个代购印度仿制药的药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拯救无数白血病患者的“药神”的故事。
电影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豆瓣评分高达 9.0 分,猫眼评分 9.3 分,成为当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直击人性的真实故事
《我不是药神》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其真实的故事背景。该片改编自陆勇的真实经历。陆勇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因买不起进口药而寻求更便宜的仿制药。他辗转印度,找到了价格便宜但质量有保证的仿制药,并带回国内分给病友。这一行为引起了媒体关注,陆勇被亲切地称为“药神”。
电影《我不是药神》忠实还原了陆勇的经历,真实展现了白血病患者在面对高昂的药价时的无奈和绝望。影片中的主人公程勇,是一个普通的小商贩,最初只是为了赚钱而贩卖仿制药。但随着他与病友的接触,他逐渐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为病友提供救命药的行列之中。
反思社会问题
《我不是药神》不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1. 医药行业的暴利
电影中,白血病患者使用的进口药“格列宁”高达每瓶 4 万元的天价,严重超出了普通患者的承受能力。影片通过刻画药厂高管的贪婪和自私,揭露了医药行业的暴利本质。
2. 政府监管缺失
影片中,程勇贩卖仿制药的行为虽然违法,但其出发点是为病友提供救命药。政府监管部门却对仿制药市场放任不管,使得患者只能通过非法渠道才能获得救命药。这反映了政府监管的缺失和对民生问题的漠视。
3. 人性的善恶
《我不是药神》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善与恶。程勇从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商贩,成长为一个无私奉献的“药神”,体现了人在面对苦难时的坚强和信念。而药厂高管的贪婪和冷漠,则揭示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感人至深的角色塑造
《我不是药神》的成功离不开精彩的角色塑造。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特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1. 程勇(徐峥 饰)
程勇是影片的绝对主角,是一个性格复杂而饱满的人物。他既有小商贩的精明世故,也有侠肝义胆的一面。在面对利益和道义的抉择时,他选择了后者,成为无数病友的救命恩人。
2. 吕受益(王传君 饰)
吕受益是一位白血病患者,也是程勇最忠实的病友。他积极乐观,面对病魔毫不退缩。他的经历感动了无数观众,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3. 思慧(谭卓 饰)
思慧是吕受益的妻子,是一位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始终陪伴着丈夫抗争病魔,从未放弃希望。她的无私和奉献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伟大。
社会意义
《我不是药神》的上映,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关注白血病患者群体
影片聚焦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困境,引发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降低白血病患者的用药负担。
2. 推动仿制药市场规范化
影片揭示了仿制药市场的混乱和监管缺失问题,推动了政府对仿制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仿制药市场逐渐规范,患者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获得价格低廉的优质仿制药。
3. 重塑社会价值观
《我不是药神》倡导了善良、奉献和互助的社会价值观。影片中的程勇和吕受益等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影片上映后,社会上涌现出了许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投身于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社会现实主义电影,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还直击了社会问题的痛点。影片对医药行业的暴利、政府监管的缺失以及人性的善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积极的影响。影片豆瓣 9.0 分的高评分,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