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张艺谋倾心打造的中国农村史诗 (活着张艺谋)
《活着》是张艺谋执导的第16部长篇电影,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由葛优、巩俐、姜武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徐福贵坎坷的一生,以中国农村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农民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执着。
一、影片背景
《活着》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农村。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中国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农民在这个时代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但他们依然顽强地活着。
二、人物塑造
影片中的徐福贵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他善良、淳朴、勤劳,但也懦弱、自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孙等一系列打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徐福贵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他的缺点让他犯下了许多错误,但他的优点让他最终得到了救赎。他是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观众不禁为他的命运而感动。
除了徐福贵之外,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也刻画得十分生动。如徐福贵的妻子家珍,是一个坚强而贤惠的女性。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照顾着家庭。还有徐福贵的儿子福贵,是一个孝顺而懂事的孩子。他年纪轻轻就去世,给徐福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三、史诗意义
《活着》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中国农村的史诗。影片通过徐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展现了中国农民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和执着。影片中所描绘的场景,如土改、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张艺谋通过这些场景,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历史画卷。
四、艺术特色
《活着》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影片的画面构图讲究,摄影色彩饱满,音乐深沉动人。张艺谋导演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中国农村故事。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福贵的儿子福贵去世的场景。这一场景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用几个简单的镜头,就将福贵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场景的处理,体现了张艺谋导演高超的艺术功力。
五、影响
《活着》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影片获得过第50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众多奖项。影片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活着》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张艺谋导演的艺术功力,也证明了中国电影的巨大潜力。影片为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也为世界观众展示了真正的中国农村故事。
结语
《活着》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真实而感人,史诗般地展现了中国农民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和执着。影片不仅是张艺谋导演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