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历届获奖者及幕后故事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是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颁发的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电影导演在影片创作中所展现的杰出艺术成就和导演技巧。
历届获奖者
年份 | 获奖者 | 获奖影片 |
---|---|---|
1927 | 威廉·A·韦尔曼 | 《战翼》 |
1928 | 弗兰克·博尔塞奇 | 《第七天堂》 |
1929 | 刘易斯·迈尔斯通 | 《两阿拉伯骑士》 |
1930 | 弗兰克·劳埃德 | 《百老汇的迪西》 |
1931 | 诺曼·陶罗格 | 《斯基皮》 |
1932 | 弗兰克·博尔塞奇 | 《巴德·莱斯大酒店》 |
1933 | 弗兰克·卡普拉 | 《一夜风流》 |
1934 | 弗兰克·卡普拉 | 《一个晚上的风流韵事》 |
1935 | 约翰·福特 | 《告密者》 |
1936 | 弗兰克·卡普拉 | 《戴德利·杜兰特奋斗记》 |
1937 | 李奥·麦克凯瑞 | 《可怕的真相》 |
1938 | 弗兰克·卡普拉 | 《浮生若梦》 |
1939 | 维克多·弗莱明 | 《乱世佳人》 |
1940 | 约翰·福特 | 《怒火之花》 |
1941 | 约翰·福特 | 《青山翠谷》 |
1942 | 威廉·惠勒 | 《妇人芳心》 |
1943 | 迈克尔·柯蒂斯 | 《北非谍影》 |
1944 | 利奥·麦克凯瑞 | 《与我同行》 |
1945 | 比利·怀尔德 | 《失去的周末》 |
1946 | 威廉·惠勒 | 《我们的年代》 |
1947 | 埃利亚·卡赞 | 《君子协定》 |
1948 | 约翰·休斯顿 | 《塞拉马德雷的财宝》 |
1949 | 约瑟夫·L·曼凯维奇 | 《茱莉小姐》 |
1950 | 乔瑟夫·L·曼凯维奇 | 《彗星美人》 |
1951 | 乔治·史蒂文斯 |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
1952 | 约翰·福特 | 《宁静的人》 |
1953 | 弗雷德·金尼曼 | 《日正当中》 |
1954 | 伊利亚·卡赞 | 《码头风云》 |
1955 | 德尔伯特·曼 | 《烈焰征途》 |
1956 | 乔治·史蒂文斯 | 《巨人》 |
1957 | 大卫·里恩 | 《桂河大桥》 |
1958 | 文森特·明内利 | 《金粉世界》 |
1959 | 威廉·惠勒 | 《宾虚》 |
1960 | 比利·怀尔德 | 《公寓春秋》 |
1961 | 罗伯特·怀斯 | 《西区故事》 |
1962 | 大卫·里恩 | 《阿拉伯的劳伦斯》 |
1963 | 托尼·理查德森 | 《汤姆·琼斯》 |
1964 | 乔治·丘克 | 《窈窕淑女》 |
1965 | 罗伯特·怀斯 | 《音乐之声》 |
1966 | 弗雷德·齐纳曼 | 《大丈夫的条件》 |
1967 | 迈克·尼科尔斯 | 《毕业生》 |
1968 | 卡洛·李 | 《雾都孤儿》 |
1969 | 约翰·施莱辛格 | 《午夜牛郎》 |
1970 | 弗兰克林·J·沙夫纳 | 《巴顿将军》 |
1971 | 威廉·弗莱德金 | 《霹雳神探》 |
1972 | 鲍勃·福斯 | 《卡巴莱》 |
1973 | 弗朗西斯·F·科波拉 | 《教父》 |
1974 | 弗朗西斯·F·科波拉 | 《教父2》 |
1975 | 米洛斯·福尔曼 | 《飞越疯人院》 |
1976 | 约翰·G·阿维尔德森 | 《洛奇》 |
1977 | 伍迪·艾伦 | 《安妮·霍尔》 |
1978 | 迈克尔·西米诺 | 《猎鹿人》 |
1979 | 罗伯特·本顿 | 《克莱默夫妇》 |
1980 | 罗伯特·雷德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