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十二章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立志于仁义之道,把仁德作为立足点,依托于仁爱,广泛涉猎艺术修养。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我不会享受它。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摆脱,我也不会逃避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及时复习和运用,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并不生气,难道不是一个君子该有的气度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有所成,四十岁不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顺应万物,七十岁随心所欲,但不会越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好的品质去学习,不好的品质从中改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反省自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孔子说:就好比堆一座山,没有堆成最后一筐土,但只要不停地堆,终会完成;就好比在平地上堆土,即使只覆上最后一筐土,也是进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肤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中找出新见解,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知识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