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南宋抗金名将,善于防守,被称为神算子。他曾率领川陕军民多次击退金兵的进攻,保卫了西南地区的安宁。(南宋将领吴玠)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
吴玠(1093-1153年),字彦先,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南宋抗金名将,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吴璘并称“双吴”。吴玠自幼体格强健,习武好骑射,二十岁出头即参加北宋末年军民抗击金兵的战斗。靖康之变后,吴玠随宋高宗南渡,驻守川陕地区,屡次击败金兵的进攻,保卫了西南地区的安宁,被誉为“神算子”。
率军抗金,屡立战功
绍兴十二年(1142年),金兀术率领十万金兵侵犯川陕。吴玠奉命率川陕军民迎战。吴玠善于防守,据险而守,采取拖延、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金兵展开持久战。在秦岭一线,吴玠率军与金兵反复争夺,坚守了三个月,最终击退了金兵的进攻。
随后,吴玠率军收复利州、凤州等地,并与弟弟吴璘合兵,大败金兀术于和尚原。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金兀术再次南侵,吴玠率军与金兵在和尚原再次展开激战,最终迫使金兀术退兵,保全了川陕地区。
防御战术,冠绝当时
吴玠善于布防和调兵遣将,以奇谋妙算著称。他在险要之地设置关隘,構築堡垒,囤积粮草,以逸待劳。同时,他灵活运用“游击战”战术,出奇制胜,屡屡击败金兵。吴玠的防御战术冠绝当时,被后世军事家称为“神算子”。
重视民生,深得爱戴
吴玠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个爱民如子的贤将。他重视民生,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当地百姓中,吴玠威名远扬,备受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防川将军”和“再生父母”。
忠勇报国,壮烈牺牲
吴玠一生忠勇报国,屡立战功。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吴玠在率军镇守和尚原时,病重不起。临终前,他仍不忘国事,嘱咐弟弟吴璘继续抗击金兵。吴玠病逝后,南宋朝廷追封他为武康郡王,諡忠烈。吴玠的陵墓至今仍矗立在四川眉山市,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吴玠是南宋抗金战争中的一代名将,他以精湛的军事才能和忠勇爱国的精神,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防御战术和爱民思想,至今仍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