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多少条)
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的适用性
侵权责任法,也称民事侵权法,其在医疗领域中的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过错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个人过错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
-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中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
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过错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过错导致患者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其中,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包括:
- 医疗技术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 医疗设备、器具、药品的质量不合格
- 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不足
- 医疗行为不符合规程,存在重大缺陷
- 其他由于医疗机构过错造成的损害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个人过错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是指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个人过错造成患者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其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个人过错行为包括:
- 违反医疗规范或操作规程
-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或技能
- 疏忽大意或失职
- 故意或过失行为
- 其他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个人过错造成的损害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中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是指在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时,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过错造成患者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事故。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可以请求医疗机构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非直接经济损失。
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的局限性
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中的适用虽有其重要意义,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难以认定过错方
- 责任承担过重
- 救济手段有限
难以认定过错方,是指在医疗事故纠纷中,由于医疗技术专业性强,涉及因素复杂,有时很难明确认定过错方。例如,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复杂,治疗方案有多种选择,而且治疗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判断选择某一治疗方案是否构成过错。
责任承担过重,是指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的适用,可能会导致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承担过重的责任。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往往要求赔偿高额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非直接经济损失。如果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承担全部责任,可能会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医疗人员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救济手段有限,是指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的适用,所能提供的救济手段有限。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只能通过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损失,但诉讼程序复杂、耗时较长,而且赔偿金额往往不能完全弥补患者的损失。侵权责任法无法解决医疗事故的预防问题,只能在事故发生后提供事后救济。
结语
侵权责任法在医疗领域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并存,既有其重要价值,也有其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医疗领域法律体系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侵权责任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不断完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切实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服务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