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妨碍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行为。(其他妨碍司法解释最新)
除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以外,还有其他行为妨碍司法机关履行职责,例如:
- 威胁、侮辱、诽谤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
- 干扰、破坏司法机关正常工作的行为,如围堵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 利用各种方式对司法活动进行不正当干预、施加影响的行为,如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请客送礼,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司法程序;
- 伪造、变造、毁弃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的行为;
- 妨碍司法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如拒不执行司法文书,或者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之一规定:
妨碍司法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他妨碍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分别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21年12月3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对妨碍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罪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明确了以下内容:
- 妨碍司法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是指阻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查办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职务的行为。
- 造成严重后果是指导致司法机关无法正常履行职务,或者对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
- 构成妨碍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罪,不以行为人是否有具体妨碍司法机关具体案件的查办为要件。
-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 多次实施妨碍司法机关依法执行职务行为的;
- 对司法工作人员实施暴力、威胁或者侮辱的;
- 造成司法机关无法正常履行职务或者对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的;
-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案例分析
案例1:被告人张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抓捕张某时,其同伙李某伙同他人围攻公安人员,阻挠公安人员执行公务。李某的行为构成妨碍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罪。案例2:被告人王某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决有期徒刑三年。王某不服判决,多次到法院上访,并向承办法官行贿,要求改判无罪。王某的行为构成妨碍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罪。
结语
妨碍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行为严重危害司法公正,损害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因此,对于此类行为,司法机关必须依法严厉打击,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司法公正。同时,广大公民也应当自觉遵守法律,尊重司法机关的权威,支持和配合司法机关履行职责。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