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现:薛平贵与王宝钏幕后英才
由著名导演赖水清执导,著名编剧杨和平编剧的经典越剧《薛平贵与王宝钏》将于近日重磅回归,并在全国巡演。本剧自1956年首演以来,60余年间经久不衰,成为越剧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作品。
除了主演们的精彩演绎,这部剧幕后的英才也功不可没。其中,著名越剧作曲家徐维农和著名越剧导演兼编剧杨和平可谓居功至伟。
著名越剧作曲家徐维农
徐维农出生于1927年,浙江宁波人。他自幼酷爱音乐,曾师从著名越剧音乐家尹桂芳学习越剧唱腔。1949年,徐维农加入浙江宁波越剧团,正式踏上越剧作曲的道路。
徐维农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越剧唱段,其中《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的唱段尤为经典。他根据人物性格和剧情需要,巧妙运用各种音乐元素,塑造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
例如,王宝钏的唱段《十八相送》就完美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凄楚与不舍。徐维农用委婉的旋律和细腻的配器,将王宝钏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越剧导演兼编剧杨和平
杨和平出生于1937年,浙江绍兴人。他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曾担任浙江越剧团导演。1980年,杨和平调入上海戏剧学院越剧系任教,培养了大批越剧人才。
杨和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剧。他改编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在保留原有经典唱段的基础上,对剧情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和加工,使整个故事更加紧凑合理。
例如,杨和平将全剧分为上、下两部,使故事的脉络更加清晰。他还增加了薛平贵与王宝钏重逢后的戏份,使人物情感更加饱满。
幕后英才的完美配合
徐维农的音乐才华和杨和平的编导功力完美结合,共同成就了《薛平贵与王宝钏》这部经典之作。他们的共同努力,使这部剧既保留了传统越剧的韵味,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正是有了这些幕后英才的辛勤付出,《薛平贵与王宝钏》才能穿越时空,成为越剧舞台上的不朽名篇。让我们期待这部经典佳作的再次绽放,领略越剧艺术的魅力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