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先生:一个被生活碾压的悲剧人物 (树先生33分钟后全是想象)
树先生,电影《树先生》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小县城的平凡男人。他性格内向、木讷、不善言辞,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在家庭中也缺乏关注。
树先生的工作是一名看门人,他的生活简单枯燥,每天除了看门之外就是喝酒、睡觉。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去网吧上网,在那里他可以逃避现实,进入到一个虚幻的世界。
树先生的生活却在一次意外后发生了改变。一天晚上,他无意中目睹了一场车祸,肇事者是一位有钱有势的富二代。为了包庇富二代,警察将树先生当作了替罪羊,冤枉他肇事逃逸。
树先生被抓进了监狱,出来后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和他离婚,儿子也不认他,他成为了一个社会弃儿。从此,树先生更加封闭自己,沉迷于酒精和幻想之中。
影片的后33分钟,树先生的生活完全变成了想象。他幻想自己是一名特工,执行着各种危险的任务。他幻想自己是一个英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些幻想终归是虚幻的,现实却残酷地将他拉回。
树先生的悲剧源于他对生活的无力感。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挣扎。他渴望被认可,被爱,但他始终得不到他想要的。最终,他只能在酒精和幻想中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痛苦。
树先生的悲剧也折射了社会中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他们不被重视,不被尊重,他们的苦难往往被忽视。树先生的命运,正是对这些小人物命运的控诉。
影片的导演王宝强曾表示,他拍摄《树先生》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唤起人们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怀。
《树先生》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它直面社会问题,揭露了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境遇。影片通过对树先生这个人物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生活碾压的悲剧人物。
树先生的悲剧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尊重和关怀。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