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林徽因《人生若只如初见》:感悟时光的变迁与回忆的隽永 (《林徽因》)

Hulu9个月前发布 howgotuijian
630 0 0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感悟时光的变迁与回忆的隽永

引言

林徽因,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中流露着对时光以及回忆的深切感悟。她的代表作《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过对往昔恋情的追忆,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嗟叹和对记忆永恒的期盼。

时光的流逝

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林徽因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她写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在这首词中,林徽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伤感。她感叹如果人生永远停留在初见的那一刻,该有多么美好。时光无情,它不断流逝,改变着一切。曾经的恋人,如今却早已分道扬镳,徒留一声叹息。

回忆的隽永

虽然时光流逝,但回忆却可以永恒。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林徽因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回忆的力量: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人不见,游丝轻绕梦难寻。

在这首诗中,林徽因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追忆。她回忆起曾经的甜蜜,却发现如今已物是人非。她流下伤心的眼泪,却无人知晓。回忆中的画面如梦似幻,让她难以忘怀。

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首词和诗,让我们感悟到时光的无情和回忆的隽永。它告诉我们,时间会改变一切,但美好的回忆却会永远留在心中。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同时,这首词和诗也让我们明白,回忆是一种珍贵的财富。它可以抚慰我们的伤痛,让我们回味曾经的幸福。即使人已远去,但回忆却能让我们重新感受他们的存在,与他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结语

林徽因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首感悟时光流逝和回忆隽永的经典之作。它用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人生的无奈和遗憾,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回忆的力量和意义。这首词和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感悟,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完的感想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

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

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

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曾经沧海。

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长于情深于情,他的词清新婉约,可以直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

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就象从未谋面的网友,每次在网上遇到时候互相打个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再读席幕容的《初相遇》,她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

而诗人给它以诗意的注释,让人感觉到初相遇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人生若只如初见,岂不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有人说的对,得到了往往就不会去珍惜。

得不到才是一种境界。

或者只如初见,那种淡淡的情怀倒是让人释怀、让人坦然、让人心安。

一句心灵的问候,足以让你一生难忘,我想人生这个东西,淡然一点往往会是清风明月,太过执着,则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对于友情、恩怨、功过、得失、钱财……都看的再淡一点,情愿那初见的情节永远留在自己的梦里。

林清玄的《法圆师妹》,他说:“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开花,默默的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的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有的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

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

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

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

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

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依然那么美丽如初。

今夜春风微送,把我的心扉吹动,多少尘封的往事都清晰地留在我心中,流淌在我的梦里。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

不是吗?我记得了这样一句话: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有些书,需得慢慢阅读,缓缓品味,静静思索,徐徐回顾,我在公车上无法静心阅读,因此我选择在台灯下来阅读。

静静的夜里,村里的狗吠声不时传来,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儿,看着一本值得品味的书,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画面。

白落梅的这本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正是值得花几个晚上在台灯下阅读的好书。

如果能放上几首安静的钢琴曲,泡上一杯清茶,慢慢阅读,自然能让你拥有几个美好的夜晚,同时也能拥有一生受用的情怀,阅读他人的书籍,了解故人的故事,体会百味的人生,指引未来的生活。

买下这本书,更多是被“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话语的吸引。

这句话,本身就蕴含了多少爱的元素。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传说的书。

看完本书,你会惊叹于人世间竟然有如此奇女子,觉得她是世间所有美丽的化身,不然她怎会博得人间才子徐志摩一生的记挂,会拥有梁思成一生的宠爱,会让金岳霖终生不娶、一生默默守候。

看着书里字字珠玑的行文,心里却想起了仓央嘉措的情诗: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又浮现出纳兰性德的诗词画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那些美丽的诗词,那些如画的场景扑面而来,目不暇接。

是的,林徽因,这样一位奇女子,足以用世间最美丽的词汇来形容。

不过,我是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完此书的。

尽管她选择和梁思成在一起,但是她的心里和身边,一直还有两位才子相伴。

这时候,也许依旧是关于仓央嘉措的两句诗词能说明一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诗词语言,总是能恰如其分的表达我们特殊时刻的心情。

他们用超乎凡人慧眼,看透了人生的本质,却也无可奈何,林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却只能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金和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却只能看着这个女人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

林徽因如此。

于心,她负了徐志摩。

于情,她舍了金岳霖。

于理,她似乎对梁思成也有所欠缺。

尘缘爱,不由己。

选择了和梁思成共食人间烟火,自然不能与徐志摩康桥别恋,也不能接受金岳霖,给予爱的回报。

看似错综复杂的爱恋,却是三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同样的真爱,又是一个女人面对三个男人作出无奈的选择。

也许,林徽因正是因为对梁思成的选择,才是最佳,也许也只有梁思成能给她在这个世间最大的安全感。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想,如她这样受欢迎的女子,只有梁思成才能安然接受。

因为从我浅薄的见闻里了解,梁思成是一个安静的人,是一个居家过日子的人。

相比徐志摩的放浪形骸不羁的风情,相比金岳霖执著守候一生的痴迷,梁思成一直在林徽因身边,不离不弃,不管林徽因嬉笑怒骂,心思起伏,或者厌倦了二人世界,想寻一处安静处养身,甚至是奈不住寂寞了,约一帮友人畅谈诗文人生,梁思成一直在那里,对,他就在那里,对于林徽因,没有比梁思成更合适的人生伴侣。

相守幸福,需要的是默默的承受,默默的接受,虽然看似不闻不问,却是时刻关心,爱不在口,其实在心。

梁思成曾经问过林徽因:有一个问题,我只问一次,为什么选择的是我。

他应该问这个问题,也许在梁思成的内心里,他会觉得,他没有徐志摩的浪漫,没有金岳霖那么痴狂,他觉得自己不是付出最多的追求者,不是最爱林徽因的人。

但是,林徽因的回答让他立即释怀,也让他甜蜜到心,林徽因的回答是: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回答,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告诉你答案。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管爱的多么艰难,不管吃过多少醋(有徐志摩和金岳霖的存在,我相信作为男人,梁思成多少还是吃过一些醋的),梁思成得到了最好的答案。

剩下的,只需要两个人长相厮守,白头到老。

几场冬雨,南国伴随着从北往南的寒风,渐入冬季。

不,已经大约是在冬季,不然,为何敏感的树叶开始泛黄,街边的林荫道上已经有了落叶的踪迹?一个人,一杯茶,一盏灯,几个夜晚,这本书是配得上这样的场景的。

此时此景,即使寂寞,也会让人如此心动,即使孤独也会让你觉得那是难得的独处时光,难得美好。

也只有这个时候,才会让你觉得今夜如此美丽,竟可以做到波澜不惊,书里没有现实的残酷,人是现实当代人,却可以穿越至民国,体验那人间四月天的豁达浪漫,体会那长相厮守的纯洁爱恋,感悟那至死不渝的单相痴情。

此刻不用问世间情为何物,只需看,静静的看,看那风花雪月,看那康桥遗梦,看那红尘滚滚一世情缘。

凌冽的北风自北国西伯利亚吹来,跨黄河越秦岭,过长江,翻南岭后,仅仅只是微冷了,不过微冷微湿的夜风让尘封在书卷的词章往事幕幕涌现心头,尽管遥远的故事里似乎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但是独坐灯下,单享阅读乐趣,洗却铅华的文字幻化成自我领会的意境,那么近,那么美,又是那么让人刻骨铭心,内心不禁为之喜,为之怨,又为之悲。

喜她终觅得人生伴侣享受人间烟火,与梁思成相恩相爱,直至老去。

怨她何以对徐志摩爱之又却之?内心相爱却又决然转身?离去不着一言也不表一因?爱恨决绝,敢爱敢恨是高风亮节,一点不拖泥带水,却又是那么让人觉得哀怨悱恻。

悲她何德何能,让一代才俊金岳霖痴情一世,终生不娶却与之“相伴”、“厮守”一生。

这里分享两个小事儿,金岳霖对林徽因之爱可见一斑,甚至可以这么说,三人中最爱林徽因者,非他莫属。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金岳霖在林徽因去世时写的挽联,概括林徽因一生的最佳写照,相信当时无出其右者。

后有一日,据说是五十年代后期,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又娶了他的学生林洙,众多好友受金岳霖之郑重其事盛情邀请,却均不知何事,让收到通知的一班老友很是纳闷,当大家抵达聚集点北京饭店,饭至一半时,金站起来,饱含深情,缓缓告知大家,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一句话,一辈子,这让在场很多友人偷偷落泪,唏嘘不已。

爱如此,相爱相见足矣,不能拥有又有何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上天安排了金遇见林,也安排了遥相望却不能拥佳人入怀的残酷命运。

讲不完,一下子讲不完,一辈子都讲不完。

只能停笔,不再让情感泛滥,适时收手,人世间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吗?再进一步则多,少一分则不足,爱或者不爱,你还是你,我还是我,都在那里,只是,爱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爱了,决绝江湖,两两相望。

或许,这也不是不爱,这只是爱的另一种方式。

在不在一起,爱都在那里,徐志摩和林徽因,林徽因和金岳霖,能说他们之间没有爱吗? 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是人间永远的四月天! 大家好,我是喜欢写作的纳兰明心,这篇文章是本人习作,图片源自网络(如侵必删)。

欢迎大家留言聊书,文笔稚嫩,多多指教。

人们常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奈何时光与金钱无缘.那么,若初见只是人生。它存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意义?

“人生若只如初见,”原句出自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读完这首词,让我想起了席慕容的诗 初 相 遇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胸怀中满溢著幸福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曾在论坛上知道这本书,或许是对朋友的品位的认同,或许是被书的开篇吸引,我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这是一本婉约到极致的书,它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

作者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

虽然屡屡碰触内心深处最柔的那抹神经,要想尽数表明,确是超出能力之外。

这本书用女子的视角写了女性的心理;对爱情的诉求;对理想男性的要求。

书中所引的爱情故事虽然不一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佳话,但是至少能给人以启迪。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还会有开始和结束? 先说女子,两种境遇,谁也逃不出命运的冥冥安排。

班婕妤是汉成帝妃,因美而贤,深得成帝宠爱。

一日,成帝坐在高高的黄金辇上,微笑地对她伸出手,邀她同游。

她确实太清高,太讲礼仪,太正经,以“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拒之。

成帝一定是铭记在心,当飞燕和妹妹合德到来后,婕妤彻底地被冷落到一边。

她的寂寞也由此开始,以团扇自比,成为一代宫怨的代言人。

我倒十分欣赏班婕妤,欣赏她的独有的那份清高,连成帝也无法左右她的原则,虽然这女子的下场是惨了点.悲哀!江山只有一个江山,美人却是层出不穷。

再说杨玉环,骊山一见成就了她和唐玄宗的“黄昏恋”。

玄宗这样的天纵英才,旷世明主,自然有玉环这样的绝代佳人来配。

莫说两人的情投意合,单是玉环和三郎的平等又真切的平常小夫妻之爱,也被后人作为“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典范。

一荣俱荣,玉环的备受宠幸,让她的亲朋好友个个富可敌国,尽管她没有任何加官封赏的要求。

不难理解,一个男人爱着一个女人时,不用她要求,什么也为她想得周全;可若是不爱了,便也绝情的彻底,像成帝。

朋党的勾结,带来了亡国的悲剧,玉环也难逃红颜祸水的罪名。

我想,她是无辜的,尽管我嫉妒她无与伦比的美,她或许只是看到了绚烂的开头,却万万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她若是有这般的心机,便也不再是玄宗宠爱一身的玉环了。

命运伸出手来,我们都无能为力,有些爱,要用一生去忘记;恨,一样会模糊时间。

我,若是婕妤,便会伸出手去,与他两相依偎,奔向降临于我的爱情;我,若是玉环,便不仅仅会沉溺于春宵苦短,也会为他考虑一点点的社稷江山。

可我终究不是婕妤,也不是玉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没有贤能,也没有美颜,可我深知“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的道理。

纵然天空为我张开,山无棱,海枯成土,日不升,我也不弃不舍,你眼中的光辉照耀着我,世界也为之暗淡,而你依然。

从布满白绫的马嵬坡,到燃尽干柴烈火的重阳宫,你是否还会记得我们前世的缘?你若不是大唐的天子,我又何故要为你魂断异乡?你若不是那马踏匈奴的汉武帝,我又何必要给你记住那倾国倾城貌?尚若我只是你幽谷中品茶的萧统,你是否还会化作我心里永恒的相思?有人说爱情来得太快,失去得也太快,快得让人无法去体会、去留恋。

所以你受伤了,你不再相信有爱,或许不愿意再有人走进你开满桃花的深谷。

所以,我愿意为你守候,去为你取桃花笺,去为你写凭悼已死的爱情;或者在夜深处,倾听你唱的子夜歌。

愿意做那潇洒的唐寅,留恋在桃花坞里的天外天;我愿意做那专情的潘岳,为你谱上一曲亡妻的颂词;我更愿意做那《凤求凰》的相如,求得你半世的原谅;也不愿做那长门内外的赏花人,看取芙蓉为谁死。

如果我不做温庭筠,你是否就不会是鱼玄机?如果我不去当元稹,你还会是我的薛涛吗?然而好像根本就没有“如果”,如果一切都可以“如果”,还会有人去珍惜失去的东西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果我不幸成了北海牧羊的苏武,你是否还会做我怀中相伴的羔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如果我不再来,你是否就再没有音讯了呢?遇到李隆基,当萧统在心田上种下了那颗红豆树,“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唯美。

当美人花凋落在红尘中的时候,是否放浪才子的一声“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呐喊可以挽留?或许只有像红尘里犹抱琵琶的轻舟女所低吟浅唱的那般,才是最好的回答——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才能让你永远记得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

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

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

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曾经沧海。

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纳兰的词清新婉约,直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

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烟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

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 版权声明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