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决战: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火洗礼 (黎明决战百科)
黎明决战,又称“黎明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重大战役,发生于1944年10月14日至20日。这场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的最后一场重大胜利,也是日本海军在战争中的最后一场重大失败。
背景
1944年6月,美军攻占塞班岛。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军重创了日本海军,摧毁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之后,美军继续向菲律宾方向推进,计划于10月20日登陆莱特岛。
日本方面,为了阻止美军登陆莱特岛,制定了代号为“捷一号作战”的计划。根据该计划,日本海军将集结所有剩余的主力舰队,对美军登陆舰队发动一次大规模突袭,摧毁美军登陆舰队,阻止美军登陆莱特岛。
战役经过
10月14日,日本海军主力舰队从新加坡出发,向莱特湾进发。10月16日,美军侦察机发现日本舰队,美军立即出动舰载机部队攻击日本舰队。双方舰载机部队在苏里高海峡和雷伊泰湾海域爆发激烈的空战。
在苏里高海峡海战中,美军鱼雷机部队击沉了日本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以及其他多艘日本军舰。在雷伊泰湾海战中,美军舰载机部队击沉了日本航母“大凤”号和“翔鹤”号,以及其他多艘日本军舰。
10月17日,日本海军主力舰队继续向莱特湾挺进。美军潜艇部队在锡布延海峡伏击日本舰队,击沉了日本战列舰“扶桑”号和“山城”号。10月18日,美军舰载机部队再次攻击日本舰队,击沉了日本战列舰“长门”号和“榛名”号。
10月20日,美军登陆莱特岛。日本海军余下的舰队试图援救莱特岛上的日军,但遭到美军舰载机部队和潜艇部队的攻击,损失惨重。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全军覆没,仅剩少数轻型舰艇逃回日本。
结果
黎明决战以美军的胜利告终。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彻底丧失。美军登陆莱特岛成功,为解放菲律宾其他岛屿奠定了基础。
黎明决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此战之后,日本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美军则继续向日本本土挺进,最终迫使日本投降。
主要参战兵力
美军
- 38艘航空母舰
- 18艘战列舰
- 13艘巡洋舰
- 70艘驱逐舰
日本
- 10艘战列舰
- 11艘航空母舰
- 23艘巡洋舰
- 53艘驱逐舰
重大损失
美军
- 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被击沉
- 航空母舰“加冕礼”号受重创
- 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受重创
日本
- 战列舰“大和”号被击沉
- 战列舰“武藏”号被击沉
- 战列舰“长门”号被击沉
- 战列舰“榛名”号被击沉
- 航空母舰“大凤”号被击沉
- 航空母舰“翔鹤”号被击沉
影响
黎明决战对太平洋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日本海军主力舰队被摧毁,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彻底丧失。
- 美军登陆莱特岛成功,为解放菲律宾其他岛屿奠定了基础。
- 黎明决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此战之后,日本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 黎明决战极大地鼓舞了盟军士气,为最终战胜日本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