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电视剧》: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爱情与牺牲的交织 (牛郎织女电影在线播放)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牛郎织女》被搬上电视剧屏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部电视剧以现代视角演绎了这个经典的神话,在保留原有故事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使之更贴近当代观众的心理和审美情趣。
故事梗概
牛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慧的仙女。他们偶然相遇,坠入爱河。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天庭的阻挠。王母娘娘施法,将织女带回天庭,并拆散了他们。牛郎不甘心,他带着自己的孩子,驾着牛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天河与织女相会。但王母娘娘仍然不肯成全他们的爱情,于是每年只有在七夕这一天,他们才能短暂相聚。
人物形象的现代演绎
电视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保留了传统神话中牛郎和织女的经典形象,又赋予了他们更多现代化的特质。牛郎不再是一个只会耕地的憨厚农民,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音乐家。织女也不再是一个柔弱的仙女,而是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现代女性。这些改编使人物形象更具亲和力和共鸣感。
爱情与牺牲的主题
《牛郎织女》电视剧始终围绕爱情与牺牲的主题展開。牛郎和织女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经历了重重磨难,但他们的爱从未动摇。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无数观众。电视剧还通过王母娘娘这个角色,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扼杀,发人深省。
制作精良,视听享受
《牛郎织女》电视剧在制作上也非常精良。画面唯美,音乐动听,服化道精良。剧中大量采用了特效技术,营造出如梦似幻的仙界场景。演员的演技也十分出色,将人物的心路历程刻画得入木三分。
评价与影响
《牛郎织女》电视剧播出后,收获了广泛的好评。观众赞赏电视剧对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对爱情与牺牲主题的深刻诠释,以及精良的制作水准。电视剧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的重新思考。
在线观看
如果您想观看《牛郎织女》电视剧,可以通过以下链接在线播放:
《牛郎织女》电视剧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观众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迪。推荐大家观看。
牛郎织女温兆伦版剧情简介没有保留原来故事的结局【图】
在拍摄《牛郎织女》时,“牛郎”温兆伦与“织女”郭羡妮日久生情,并公开了二人的恋情。虽然该剧的结局让牛郎织女住在一起,但温兆伦和郭羡妮的爱情却与神话传说很…
《牛郎织女》(The Legend of Love)是香港无线电视根据古代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合共20集,2003年9月18日于香港首播,由庄伟健执导,温兆伦、郭羡妮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一段牛郎织女的故事。
剧情简介
仙凡有别,岂容相恋?银河相隔,唯有七夕桥上解相思!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织女会于银河上的鹊桥相会。
此看似浪漫的七夕之约,背后原来是一段仙凡苦恋。
在天宫负责编织彩云的织女(郭羡妮饰)不慎把「云梭」掉落凡间,为怕王母娘娘(梁舜燕饰)发现,遂与情同姊妹的喜鹊(唐宁饰)偷下凡间寻找「云梭」。
织女在凡间偶遇牛郎(温兆伦饰),牛郎不辞劳苦为织女重造「云梭」,织女芳心暗许,自此常常偷会牛郎。
此事给王母娘娘发现了,织女被急召回天庭。
织女不愿放弃真爱,宁愿放弃仙界的一切,流落人间,牛郎则被王母娘娘洗去记忆……
另一边厢,喜鹊为求早日成仙,不惜偷取财神比干﹝欧锦棠饰﹞库房中的财帛,接济穷人以换取功德。
比干发现后告上天庭,喜鹊从此与比干为敌,后发现比干为无心之人,无喜怒哀乐,但却能包容喜鹊闯的祸,心受感动,故找九尾狐讨回比干的心,然九尾狐却趁机给比干装了一颗狼心。
比干自此性情大变郭羡妮简介,不断迫害牛郎织女。
喜鹊至此才知闯祸,急找九尾狐以取回比干的「七巧玲珑心」。
在拍摄《牛郎织女》时,“牛郎”温兆伦与“织女”郭羡妮日久生情,并公开了二人的恋情。虽然该剧的结局让牛郎织女住在一起,但温兆伦和郭羡妮的爱情却与神话传说很…
牛郎、织女终能在人间相遇,但却因比干的阻挠而几乎家破人亡。
织女不忍牛郎一家受苦,忍痛返回天宫。
喜鹊见状,呼唤同伴结成一度鹊桥,让二人每年在鹊桥上相会……
在剧中,王母娘娘变成好人,宠爱织女,为了让织女得到真正的人间爱情,有意让牛郎失忆。
在织女的好姐妹喜鹊的帮助下,牛郎织女好不容易相爱,又要过牛郎母亲这一关。
原来,牛郎是织造世家失散多年的儿子,原名凌虎,有一个贪财的长兄凌龙。
其间,增加了一个叫做“比干”的财神角色,他也暗恋织女,比干联合凌龙,百般作梗。
好在牛郎织女一出现危难时,便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灶神和喜鹊从中相救。
在拍摄《牛郎织女》时,“牛郎”温兆伦与“织女”郭羡妮日久生情,并公开了二人的恋情。虽然该剧的结局让牛郎织女住在一起,但温兆伦和郭羡妮的爱情却与神话传说很…
最后,该剧也没有保留原来故事的结局,而是把天上出现的牛郎织女星说成是比干和喜鹊扮演的,真正的牛郎织女则隐居木棉村,白发苍苍之时依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牛郎织女”假戏真做
在拍摄《牛郎织女》时,“牛郎”温兆伦与“织女”郭羡妮日久生情,并公开了二人的恋情。
虽然该剧的结局让牛郎织女住在一起郭羡妮简介,但温兆伦和郭羡妮的爱情却与神话传说很接近。
由于二人经常要到不同的地方拍戏,因此聚少离多,为解相思之苦,二人只能通过打电话或写信抒发感情。
牛郎织女(郭羡妮)版第一集织女下凡的插曲是什么?
《Time Slip》牛郎织女是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关节日为七夕节。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
织女星和牛郎星,《牛郎织女》传说就是讲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
从前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
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与牛郎尽享天伦之乐,荒废了布耘织霞,王母知道后,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
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
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
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
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很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
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
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
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
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泪水。
关于牛郎织女..急啊!!请各位帮忙谢谢~~!
【相关记载】关于织女,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
《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
”《史记》:“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
”《焦林大斗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
”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我国古人也把它叫做“银汉”、“星河”、“天杭”、“银潢”、“明河”、“高寒”等等。
现在天文学家叫它“银河”。
织女星在银河的东边,它的西名是Vega。
从前我国人把天空分作二十八宿和三桓,现在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公定把天空分作88个“星座”。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
附近银河里有五个几乎一样亮的恒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状,那五个星属天鹅座。
银河的西边稍为南一点有三个星排得很近,中间那个比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我国古称“河鼓”、“何鼓”、“黄姑”,西名叫Altair。
牛郎是天鹰座里最亮的恒星。
它和两旁那两个亮度小一点的星,有时候被人们合起来称为“扁担星”。
神话里说旁边那两个星是牛郎和所生的孩子。
天鹅在银河里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织布,对岸有一个牧人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放牛。
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
宋代词人秦观也被牛郎织女这个悲里带欢、欢里带悲的故事激动了文思;他把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长短句很巧妙地表达出来。
“鹊桥仙”是词里很美丽的一首。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前我国许多人相信牛郎和织女真的在七夕渡河相会一次。
那一夜,妇女们都穿针乞巧民,又以瓜果祀织女星。
这个故事也常被用作戏剧的资料,京剧、话剧和各地的地方戏里多半有“牛郎织女”这出戏。
在戏剧里,牛郎是一个农村里放牛的孩子。
他不肯帮哥哥种田,不肯帮嫂嫂车水,不肯帮妈妈做家务事。
牛郎只是贪玩,只爱作奇怪的幻想。
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他所看守的老牛。
有一晚,他在梦幻中看到天上的仙境。
他便牵着老牛动身到天上去。
同时,在天上有一位织女却想要下凡来享受人间的温暖。
王母娘娘可怜织女的孤寂,便差遣金童玉女和喜鹊把织女带到天涯海角去和牛郎相会。
“金风玉露一相逢”,真是“胜却人间无数”。
一对爱侣被送上九霄云外度蜜月去了。
牛郎游遍了天上的胜境,日子一久,也便觉得平淡无奇了。
织女得继续纺织云锦天衣,不能老陪着他。
牛郎越来越感觉无聊,又从金童得知家里的人日夕在盼望他回去,便把回家的意念告诉织女。
织女决心和他同到地上去享受那可爱的春天。
可惜事机不密,给西王母晓得了。
她赶来用玉簪划成银河一道,把牛郎和织女隔开,只答应每年七夕遣喜鹊结成天桥,使他们渡河相会一次。
牛郎回到人间,很高兴地再看到母亲、哥哥、嫂嫂。
从此,他不再偷懒,不再作无谓的幻想,天天努力劳动。
他觉悟到在现实生活里也可以创造出美丽来。
他闻到泥土的香味了,他洞悉生活的意义了。
他唯一的惋惜,就是所爱的织女不能也到地上来和他一起劳动,一起享受人间的温暖。
不过每年七夕还可以相会一次,那已经比永别好多了。
有个话剧里有几首歌曲,其中一首是俞鹏所作的《鹊相会》: 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 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 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 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
梦长夜短总是多情恼。
见东山晨星已现,天将晓。
可奈何,喜鹊频噪,催人分道。
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来到。
一直到今天,我国还有好些人真的相信牛郎织女两星每年七夕渡河相会一次,许多妇女还在那一夜向织女乞巧。
很可惜,科学告诉我们: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并不是真的,它只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神话而已。
近年来,天文学的进步,使我们对这个恒星,对其他的恒星和银河中,都认识得比从前清楚得多。
银河并不是一条河,银河里并没有一滴水,也没有桥。
它是很多恒星和星云的集合,用大望远镜就可以看出来。
牛郎织女两星虽然不是绝对的“恒”,但每逢七夕并不能看出它们向对方移动丝毫,当然更谈不到“渡河”。
每年七夕,还是一在河之东,一在河之西,彼此都在望河兴叹。
科学的进步竟打碎了他们的美梦,这使作者想起曹雪芹替太虚幻境的牌坊所作的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云债难酬。
恒星的“恒”字,只是和行星的“行”字相对而言。
实际上天上没有一个星是绝对地“恒”;每个星都在动,动多动少而已。
牛郎星每年在天球上移动0.658角秒;此外,每秒钟还以26千米(每小时千米)的速度离开我们往外跑。
所以,牛郎星在空间的速度比地上最快的客机还快几十倍。
织女动得慢一点,不过在女子百米比赛里还是可以得冠军。
她每年在天球上移动0.345角秒,每秒钟以14千米的速度离开我们行为往外跑。
牛郎和织女都比太阳大得多、亮得多。
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只是两小点的光呢?那是因为这两个恒星比太阳远得多。
牛郎的光度为太阳的10.5倍,直径大7成,质量差不多大7成。
织女的光度等于太阳的60倍,直径等于太阳的2.76倍,质量差不多等于太阳的3倍。
所以,织女比牛郎大,比牛郎亮,比牛郎重,算来还是牛郎的大姐姐。
牛郎离我们的距离为154万亿千米,比太阳远100万倍;织女离我们的距离为250万亿千米,比太阳远170万倍。
织女不仅比牛郎大好些、亮好些,而且又远好些,所以我们看起来两个星差不多一样亮。
光从牛郎星来到我们的眼里,需要16年4个月;光从织女星来,需要26年5个月。
牛郎织女两星不是在同一方向,两星之间的距离是16.4光年。
无线电波的速度和光一样,假使牛郎想打一个无线电话给织女,得等32年才有收到回电的可能。
恒星在大小、光度、温度、颜色方面相差都很大,质量却差得不很多。
20世纪以来,天文学家把许多恒星分门别类,好像生物学家把动植物分门别类那样。
科学家已经证明日光和星光都是从原子能来的。
因此,牛郎和织女这两个星也可以说是两个非常大的原子弹。
它们把肚子里的原子能变成光线发射出来。
人类在欣赏它们的灿烂的光辉的时候,竟幻想出一个哀艳动人的故事来。
童话和神仙故事并不会因物质文明的进步而被消灭。
它们可以提高少年人的幻想能力,可以作成年人的业余的消遣,又可以作为各种艺术的原料。
中国的牛郎织女可以和希腊的奥德赛、金羊毛,法国的尼贝伦指环等故事并列。
每年七夕,大家不妨继续提出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来谈:一方面欣赏这富有诗意的神话,一方面也可借机会提倡科学,使一般人注意到科学家替我们所发现的许多关于星星的新知识。
内容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
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
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
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
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
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
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
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
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
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
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
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
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
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
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
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
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
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
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
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
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科学牛郎星同织女星真的每年“七夕”相会吗?夏夜在室外乘凉的时候,可以看到头顶上方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旁边还有四颗小星,好像织布的梭子,那就是织女星。
隔着银河,在东南方有一颗亮星,两旁各有一颗小星,那就是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
神话毕竟是神话,牛郎与织女要在一夜之间相会是不可能的。
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恒星,它们都比太阳还要巨大,只因为它们离我们十分遥远。
在天文学上,测量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多用“光年”来计算。
光年就是每秒钟走30万千米的太阳光在1年里所走的距离。
牛郎星离我们有16光年,织女星离我们27光年,所以看上去只是小小的光点。
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也很远,有16.4光年,与牛郎星同地球的距离差不多,即使牛郎跑得快,每天能跑100千米,要跑43亿年时间才能与织女相会。
即使改成每秒飞行11千米的宇宙飞船,也要45万年才能飞到织女身边。
不要说一夜之间相会,即使打个电话,也要16.4年才能传到对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