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二战集中营:波斯语课的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 (伊朗二战期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伊朗成为了纳粹德国和其轴心国盟友眼中的一块战略要地。为了控制该地区并获取其石油资源,德国入侵了伊朗,并建立了多个集中营来关押战俘和政治犯。
其中一个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位于德黑兰郊区的霍梅尼堡。这个集中营关押了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数千名囚犯。其中一名囚犯是一个名叫吉拉·格列高里安的犹太女子。
吉拉·格列高里安
吉拉·格列高里安出生于波兰,在纳粹入侵之前一直生活在法国。当战争爆发时,她和家人逃到了伊朗,但她的父亲和兄弟被德国人俘虏。吉拉被送往霍梅尼堡集中营,在那里她面临酷刑、饥饿和不确定的命运。
在集中营中,吉拉偶然遇到了一个名叫雷扎·帕尔维斯的伊朗狱卒。帕尔维斯是一个同情囚犯并憎恨纳粹暴行的善良男人。他偷偷地为吉拉带食物和药物,并保护她免受其他狱卒的伤害。
波斯语课
为了帮助吉拉打发时间并提高她的士气,帕尔维斯提出教她波斯语。吉拉渴望学习这门语言,因为她相信这会让她离家更近一些。他们开始秘密上课,帕尔维斯用一本禁书教授她基本词汇和语法。
这些波斯语课成为了吉拉和帕尔维斯之间的珍贵联系。他们通过语言分享文化、思想和希望。在集中营的恐怖和绝望中,波斯语课成为了他们精神上的避难所。
他们的秘密教学引起了其他集中营警卫的注意。帕尔维斯因帮助吉拉学习波斯语而面临处决的风险。吉拉知道她必须做一些事情来保护她的朋友。
大胆的计划
吉拉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她假装自己是一名波斯语教师,并向德国指挥官报告说她可以教集中营中的其他犹太囚犯学习波斯语。指挥官同意了她的要求,以为这会削弱犹太囚犯的抵抗精神。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吉拉和帕尔维斯与其他囚犯一起组织了波斯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教授语言,还传授了希望和团结的信息。囚犯们在他们的课堂中找到了慰藉和力量,并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纽带。
解放与余生
1945年,随着盟军势力的逼近,伊朗二战集中营被解放。吉拉·格列高里安和雷扎·帕尔维斯得以逃脱并重建他们的生活。吉拉前往以色列,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和教育家。
雷扎·帕尔维斯继续留在伊朗,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学者和作家。他从未忘记在霍梅尼堡集中营教授吉拉波斯语课的经历。帕尔维斯在余生中致力于促进宽容和理解。
传世的故事
吉拉·格列高里安和雷扎·帕尔维斯的故事在战后多年来流传下来,成为希望和人性的催人泪下见证。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人类精神的力量也能战胜逆境。
这个故事也被改编成一部2020年上映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波斯语课》。这部电影忠实地再现了格列高里安和帕尔维斯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恐怖以及语言和人性的救赎力量。
伊朗二战集中营的波斯语课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作为人类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持久力量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