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观点包括 (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下列组成部分( ))
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
- 伊德:是人格结构中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来源。它包含着个体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饥饿、口渴和性欲。伊德以快乐原则运作,寻求立即满足其需求,而不考虑后果。
-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调节和控制伊德冲动的部分。它根据现实考虑调整个体的行为,以便获得满足,同时避免危险。自我以现实原则运作,权衡利弊,并做出适应性的决定。
-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价值观的来源。它反映了社会规范和父母教养。超我监督自我的行为,并产生良心感和自豪感或罪恶感。
伊德的组成部分
伊德的组成部分包括:
- 本能:本能是伊德中与生俱来的生物驱力,推动着个体的行为。弗洛伊德将本能分为两类:
- 生存本能:旨在维持个体的生命和繁衍,包括饥饿、口渴和性欲。
- 攻击本能:旨在保护个体免受伤害并克服障碍,包括愤怒、攻击性和破坏性。
- 愿望:愿望是伊德中对本能需求的意识表达。愿望根据快乐原则运作,寻求立即满足,而不管后果。
- 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保护自我免受伊德的焦虑引起的要求。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
- 压抑:将痛苦的想法或情感赶出意识。
- 否认:拒绝接受痛苦的现实。
- 投射:将自己的痛苦想法或情感归咎于他人。
伊德与人格结构的其他部分
伊德与人格结构的其他部分不断地相互作用。伊德不断地向自我施压,要求立即满足其需求。自我通过调节和控制伊德的冲动来平衡这些需求,同时考虑现实考虑。超我通过引入道德感为自我的决定提供指导。
在正常的心理发育中,自我和超我逐渐成熟,能够有效地控制伊德的冲动。如果伊德的冲动太强烈,或者自我和超我太弱,可能会导致心理冲突和症状。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