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秘史:从才人到女帝的传奇之路 (武则天秘史百度百科)
早年经历
武则天,原名武曌,出身于官宦之家。她出生于公元624年2月17日,父亲武士彟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据传,武则天自幼聪明伶俐,过目不忘。14岁时,她被选入唐太宗的后宫,封为才人。
入宫历程
武则天入宫后,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美貌,逐渐受到唐太宗的宠爱。她博览群书,精通历史和诗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太宗逐渐年老,后宫争斗也愈演愈烈。武则天也被卷入其中,多次遭人陷害。
被迫出家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按照惯例需出家为尼,以守皇陵。她被送往感业寺,取法号“武媚娘”。在感业寺期间,武则天剃度出家,潜心修行。她的政治野心并未泯灭。
重返朝堂
高宗继位后,唐朝陷入了一段混乱时期。武则天抓住时机,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才华,重新获得了高宗的宠爱。她被召回宫中,封为昭仪。从此,武则天开始逐渐干预朝政。
夺取皇权
高宗十分依赖武则天,并给予了她很大的权力。武则天利用这个机会,逐渐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势力。她打压反对者,扶持亲信,最终夺取了唐朝的皇权。公元690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自立为帝,建立武周王朝。
统治时期
武则天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开明且有效的政策。她重用贤才,鼓励科举,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发展。她还颁布了《武则天圣历》,改革律法,加强中央集权。武周王朝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
晚年退位
晚年的武则天,由于政治斗争和家族内部矛盾的加剧,逐渐失去了权力。她于705年退位,传位于儿子唐中宗。退位后,武则天仍然享有尊荣,直到8月16日去世,享年82岁。
历史评价
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从一个出身卑微的才人,最终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她的功绩和争议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