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凯
HBO MAX一直以来钟情于女性题材,从《大学女生的性生活》到《绝望写手》再到《说唱女团》,女性向喜剧逐渐成为了HBO MAX的标志风格之一。
《大学女生的性生活》拒绝谈性色变,直面女孩们的xing爱困扰;
《绝望写手》聚焦女性的代际连接,塑造守望相助的女性友谊榜样;
《说唱女团》大胆在厌女色彩严重的说唱领域切入女性视角,女性说唱歌手挑战现有秩序。
有话题、有尺度、还有深度,HBO MAX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女性话题佳作?

(《大学女生的性生活》&《绝望写手》&《说唱女团》)
从Netflix辗转到CW,再到HBO MAX接手,《客车上的女孩》终于在3月14日上线。
作为一部女性政治新闻记者群像剧集,本剧灵感来源于纽约时报记者艾米·乔齐克跟随希拉里两次竞选的经历。
同样是聚焦新闻业里的女性,相比于AppleTV的《早间新闻》,《客车上的女孩》展现了更加多元的女性视角。
全女主角,剧情类轻喜剧,尽管背负“连Netflix都看不上”的骂名,但或许《客车上的女孩》冥冥之中就属于HBO MAX。
《客车上的女孩》
The Girls On the Bus

01
自由派VS保守派
又是一年选举季,【纽约卫报】的政治记者赛迪(梅莉莎·班诺伊 饰)来到大选的第一站爱荷华州准备开始报道工作。
指定的酒店里,各路政治立场的记者鱼贯而入。
赛迪本次主要的报道对象是卡罗兰·班奈特,她做州长时改革公立学校,有军事背景,还以笔名写过悬疑小说,非常有实力。

好巧不巧,来自【全向自由新闻】的保守派黑人女记者金伯莉(克里斯蒂娜·埃尔莫尔 饰)的报道对象也是卡罗兰·班奈特。
自由派VS保守派,白女记者VS黑女记者,政治立场夹杂种族身份,一场世纪大战即将开始!

还没开始撕,两方都看好的卡罗兰·班奈特居然卷入性丑闻,被爆参加狂野xing爱派对。
好家伙,一下子可以让前期大力吹捧她的赛迪卷铺盖回家了。

尽管卡罗兰·班奈特随即回应自己的私人性生活不应该受到公众评价,但金伯莉认为这其中还有料可以挖。
于是她找到了狂野xing爱派对的当事人,爆出了更加细节的惊天大瓜——卡罗兰·班奈特为了自己的性癖剥削无知少女。
这一轮,让热衷报道黄色新闻的右派报社【全向自由新闻】更胜一筹。

02
Z时代新闻
除了左派报社和右派报社的针尖对麦芒,《客车上的女孩》还引入了Z世代视角,展现了社交媒体下的新闻报道。
诺拉(娜塔莎·贝赫纳姆 饰)是一场大规模枪击案的幸存者,成为网红的她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改变世界。
传统报社的记者吐槽诺拉完全不懂新闻,一边推广自己的折扣码一边支持社会主义,却又不得不承认她的社交媒体粉丝数比【华盛顿邮报】还多。

诺拉推动政治议题年轻化,使得政治不再是老年人参与的游戏,极大提升了青年群体对于政治话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客观性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博主个人的意见和想法。
实时直播的兴盛进一步压缩新闻生产的时间,社交媒体对诺拉这类“草根博主”的推崇改写了新闻业态,新闻的权威性进一步被消解。
这时候我们需要反问,新闻到底是什么?

03
多元话题
不同主体对于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方法都有不同,本剧在性别维度统一的基础上,探讨了政治立场、种族立场、阶级立场等对记者身份的影响。
最具典型的莫过于金伯莉这个角色,她身为一名黑人女性,居然在一家白人至上主义的保守派报社工作。
金伯莉内心深知自己就是报社政治正确下包装门面的吉祥物,但她还是努力工作希望可以获得晋升机会。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被白人女同事陷害差点丢失独家采访机会,能力出众依旧被抢走工作……

这种发生在金伯莉个体身上的困境超越了一切身份标签,成为了本剧女性角色共同的失权命运。
于是,《客车上的女孩》不可避免会走上女性主义话题的讨论之路,几位立场不同的主角也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
女性参选人,女性政治记者,她们如何成就彼此?如何打破女性职业的天花板?如何在父权社会里掌握实权?

本剧MTC媒体综评65分,来自《Collider》的影评人指出本剧“以一种既原始又可口的方式”处理严肃的话题,从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到堕胎和腐败,但又不影响该剧的可看性和观赏性。
《客车上的女孩》后续发展如何,狠狠期待了。
图片源于网络